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填空题)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填空题)
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 革命过度。 3.先进中国人继续学习西方、救亡图 存,由学习西方制度转向学习思想文 化。
中 国 共 产 党 成 立
背景(基础): 时间: 地点: 代表人物: “一大”内容: 意义: 准备: 国 共 合 作 时间: 合作基础: 经过: 合作成果: 时间: 目的: 结果: 意义: 失败:
国 民
2.九一八事变
经过:
结果:
政 府 日本全面侵华
时间:
胜利标志: 最主要原因: 中国全面抗日 胜利原因 国际: 胜利的意义 国内:
统 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时 期 解放战争时期:
初期,美国扶蒋反共
开始标志: 日军罪行 结局:
1945 年 8 月,迫于舆论压力,也为争取时间调兵内战,蒋介石抛出“和谈” 。中共为揭穿蒋之阴谋,更为 1.民族经济进一步被破坏(抗日没打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建国,毛泽东弥天大勇,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亲赴_______谈判。10 月 10 日,签署 到的地方也打烂了,如:四川等地) ; 《 》 。1946 年 6 月,蒋撕毁协定,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中共以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 党 的全面 进攻、重 点进攻 ,由战 略防御转 入战略 进攻, 进行主力 决战, 先后出 现 ___________ ( 解 2.民主建国的呼声高涨。 放: ) 、_________(解放: ) 、_________(解放: ) ,三大战役基 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1949 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 大江” , 取得__________的胜利, 占领南京总统府,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开办工厂,并附加 时 苛刻的条件。 (2)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扩大投资,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期 (3)战后列强卷土重来,_______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条约:《___________》
国 民 大 革 命
高潮:
北 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列强继续对华资本输出 时间: 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 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审时度势,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工人运动转向武装斗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__________, 周、 朱、 叶等人在江西省会______, 发动_________, 打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开始; 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队“上山” ,在________边界建立_______________,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创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农村根据地建设如火如荼,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国民党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先 后对根据地五次“围剿” ;因左的错误,红军第____此“________”失败,被迫_______,途中召开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的领导 地位,挽救了____和_____,挽救了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历时两年,千难 万难,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然蒋介石不顾民族矛盾,令张学良之东北军内撤,日本在没有遭到抵抗的情况下,轻松占领东 三省,东北沦陷。更甚者,蒋调内撤的东北军入陕、甘,继续“剿共” 。东北军心怀国仇家恨,抗日情绪高涨,无心内战。蒋对“剿共” 极为不满,亲赴西安督战。张少帅多次劝蒋抗日而遭拒,不得已实行“兵谏” ,逼蒋抗日,史称__________。事发后,中共积极介入, 和平处理,国共内战_____结束,______________战线________形成。 1.中国民族经济严重破坏; 2.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矛 盾; 3.中共由“反蒋抗日”转变为“联蒋 抗日”
1901 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包括:
(第一波: 两次鸦片战争 第二波: 甲午、 八国 第三波: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北 军事侵略 政治侵略: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取在华特权,扶植代理人,干涉中国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洋 内政; 经济侵略: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口号: 代表人物: 影响: 导火线: 2.经历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社会出现实业救国思 潮,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一 战”期间更是出现短暂春天;民族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革 开始时间: 地点: 口号: 意义:
政 府 统
治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英法联军“__________________” ; 签订《北京条约》内容: 割地:九龙半岛南部(英国) 赔款:英法军费各 800 万两 晚 开埠:天津 其他:华工出国 清
时 期
国际(日本) : 背景 景: 原因: 国内(清朝) :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结果:_________,签订《
中国近代史(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民主革命分为旧<1840_1919 年>、新<1919_1949 年>民主革命两个阶段)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背景: 国际(英国) : 国际(英国) : 国内(清朝) :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结果: _________,签订《 》内容 农民阶级: 时间: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地 主 阶 级 口号: 代表人物: 主张、目的: 影响: 时间: 资 产 阶 级 》内容 农民阶级: 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反侵略斗争高涨,北方出现“义和团”运 动,杀洋人、烧教堂。为镇压义和团反帝运动,八国联军出兵中国。联军攻占北京,慈 禧携皇室出逃。 资 产 阶 级 时间: 地点: 性质: 政治纲领: 时间: 经过: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颁布《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影响: 原因:袁欲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代表人物: 主张、目的: 序幕: 开始标志: 启示: 中国社会的变化 新 地主阶级: 思 潮 中国的抗争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