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登记失业率
产业组织政策由两类相辅
相成的政策组成:一类是限
制垄断的政策,一类是促进
资本集中的政策。
3、产业布局政策 是促进产业的地区 分布合理化的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的 目标是促进资源在 空间上合理配置
七、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的历史回顾
1、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的过程
“一五”时期:产业政策 的重心是发展工业,优先发 展重工业。
6、收入因素
低收入阶段:收入-闲暇
劳动力供给增加 就业压力加大
高收入阶段:收入-闲暇
劳动供给相对少
就业压力相对小
十、我国的就业形势
1、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199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情况
2002-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峰 值
城镇登记失业率 2012年为4.1% 2013年为4.05% 2014年为4.09%
“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
“大跃进”时期,是我国 产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 也是我国产业政策出现重大 偏差的时期。
“经济调整时期”,调整 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和企业组 织结构,是对 “大跃进” 时期产业政策的纠偏。
“文革”时期:这一时 期的产业政策具有两面性, 但导致结构扭曲是主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 结构加速调整,逐步形成完 整的产业政策体系。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
复习串讲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2015
一、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 管理的必要性
1、竞争导致垄断 2、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 3、不能保证公共产品充分供应 4、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对称 5、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 6、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
二、宏观管理失效的主要影响 因素
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主要表现: 一线生产人员短缺与二线非生 产性人员过剩并存;中低文化 程度劳动力短缺与大学生过剩 并存;青壮劳动力短缺与中老 年劳动力过剩并存。
2、分析和判断我国就业形 势必须考虑的特殊因素
(1)我国目前失业率的特 定内涵 “城镇登记失业率”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 力 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 631.1万人;2012年680万人; 2013年699万人;2014年713 万人,2015年749万人。
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就 业规划(2011-2015)》在分析 “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时指出: “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 力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 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用工需 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 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
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的主 要表现,一是尽管劳动力供给 有所减少,但总量依然巨大; 二是经济持续下行使就业压力 难以减缓。
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 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 重为48.2%。
(2)从产业内部关系看 第一产业,狭义农业即种植 业比重偏大,科技农业发展滞 后,种业成为“瓶颈”。
第二产业“重型化”
目前,工业增加值中,重工 业比重为70%左右。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影响:资源
依赖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弱; 抵御风险能力低。
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 展滞后。
2、政策思路:
加强第一产业,发展现 代农业。
提高第二产业,重在培 育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把节能环保、新一代 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 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 能源汽车等确定为战略性新 兴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拓展金融服务业;发展现 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 服务业。
五、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 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在 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变动。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 失业或者说在一定货币工资 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 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社会就 业状况 。 。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 家一定时期外汇收入和支出 的相对平衡。
九、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1、人口因素 人口总量
人口结构 人口质量
2、资源因素
资源状况-经济发展 -就业条件和机会
3、经济因素
经济规模 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
4、教育因素
教育水平—人口素质—劳 动力素质—岗位适应能力— 就业水平
5、科技因素
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 资本有机构成-减少用工
科技进步-新型产业- 新的就业机会
(二)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之间 的关系 1、目标之间的统一性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六、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用 以规划、干预和引导产业形 成与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 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 产业布局政策。
1、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促 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 合理化的政策。
3、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目 标要与公众利益相一致,与 公众接受程度相适应。 4、宏观决策必须科学化、 民主化。 5、宏观管理必须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
四、政府体系的内部协调
政府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协调性决定政府宏观管理 的效率。
1、决策机构与执行
机构之间的协调 2、政府各层级之间 的协调 3、政府各部门之间 的协调
1、信息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3、利益集团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4、宏观政策“时滞”的影响 5、市场主体“合理预期”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遵循 的基本原则
1、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
节为基础,并为市场机制充分 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政府宏观管理必须在一
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防止滥 用权力。
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功能 是:按照产业发展演进的规
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规律: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重工业化规律; 高加工度化规律。
2、产业组织政策
调整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 的政策为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着眼点是
解效竞争。
结论:
一是产业政策对一国经济 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 用;二是产业政策的制定和 运用既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又不能超越规律
八、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 问题及政策思路
1、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 主要问题
(1)从产业之间关系看 第一产业基础脆弱,第二产业大 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