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小讲课PPT课件
凝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70%, 出血风险<1,它们之间互不排斥
9
不同临床类别的治疗建议
发作自限,症状轻微或无者不需 治疗
症状严重如致低血压、心肌缺血 或心力衰竭,则需预防性抗心律 失常药物治疗
有脑卒中高危险因素者,需长期 抗凝治疗
10
阵发性房颤
症状轻微或无者:抗凝治疗和心室率控 制
症状严重者:按需先采取抗凝和心室率 控制治疗,然后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6
心电图特征表现
心房率350~600次/分(最慢300次/ 分,最快720次/分)
心室率90~150次/分 房颤突然出现或房早→房速→房扑→
房颤 房颤突然终止或房颤→房扑→房速→
窦性 心室率转为规则考虑:1、2、3、4
7
8
治疗
目标: 控制心室率 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华法林抗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药物选择如 阵发性房颤);
如无效或有副作用可用电复律 症状严重者考虑消融治疗
14
永久性房颤
心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疗
15
控制心室率治疗指征
指征:
心室率>100~120次/分,尤其有器质性心 脏病 者
房颤并发心衰者 不拟转复或转复不成功者,抗心律失常药引起
明显反应者
目标:
停用洋地黄2天,纠正低血钾(使血钾 >4mmol/L)
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心衰、低血压等并发 症
20
维持窦性心律,预防复发
用原来转复心律的有效药物 电复律后用奎尼丁、双异丙吡胺、氟卡尼、
索他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也可用β 阻滞剂 维持窦律1年10%~56%(胺碘酮可达83 %),2年以上10%~20%。但病死率1年 达2.9%(奎尼丁),0.4%(胺碘酮) 新近认为ATⅡ的I型(AT1)受体拮抗剂氯 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坎地沙坦有减 少房颤复发作用。ACEI赖诺普利,群多普 利也有减少房颤发生的作用
如有副作用,次选胺碘酮、多非利特 或索他洛尔;
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和奎尼丁为 三线药。
有高血压而左心室增大者:易因药物 致尖端扭转性室速,以用胺碘酮较安 全
以上亦均可考虑消融治疗
13
持续性房颤
症状轻微或无曾至少转复过一次但复 发者:心室率控制和抗凝治疗
明显症状者:在心室率控制和抗凝治 疗基础上,
4
临床表现
快速不规则心搏,病人不适、焦 虑
房室传导不协调,影响心脏舒缩 功能,心搏量减少,心力衰竭
心房内血液停滞,引起血栓栓塞 房颤本身多不致命,但其并发症
可致命
5
临床表现
从窦性突发房颤,心室率很快时 引起头昏、黑矇或晕厥
从房颤突转窦律,有较长间歇时 亦可发生头昏、黑矇或晕厥
原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引发心衰甚 至肺水肿,心绞痛
心房颤动
—— 谭娅 2015年10月24日
1
流行病学
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我国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0.77%,
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上>1%
2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孤立性房颤
分类
3
病因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器质性心脏病:风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心
病、瓣膜病、心肌病、肺梗死、慢性心衰、急 性心包炎 甲亢、病窦、预激、低温、电击、雷击后 无原因者
已数次转复但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房颤持续1年以上 有风湿活动、急性心肌炎症时,或
感染未控制 洋地黄中毒、低血钾
19
直流电同步转复
成功率67%~94%,加上药物几乎达到 100%
术前用奎尼丁、胺碘酮、索他洛尔、普罗 帕酮、氟卡尼或依布利特
能量与房颤颤动波周期的长度和有效不应 期均呈反比,与V1导联f波振幅呈负相关, 200J以上
维持心室率在60~80次/分(静息时)和90~ 115 次/分(中度活动时)
改善心衰症状 初发或阵发者心室率控制后可能自行转复窦性
16
转复窦性心律治疗指征
指征: 房颤并发心衰,心室率已控制,心功能已改善 心室率>100~120次/分,得不到控制(尤其合
并预激综合征、低血压、心绞痛、心衰者) 房颤持续时间<6~12个月 心脏手术后房颤持续1~3个月 基本病因已去除,仍有房颤。年轻特发性房颤
21
抗凝治疗
房颤72小时后可能房内有血栓形成, 食管超声心动图发现14%左心耳有 血栓。
准备复律的病人有血栓者复律前给华 法林5~10mg/d,使凝血酶原时间 为正常的1.3倍~1.8倍,国际正常化 比率(INR)达2.0~3.0,3周后复 律,复律后继续服药3~4周(防心 房顿抑而再形成血栓的可能)
22
无或有轻基础心脏病者 用普罗帕酮或索他洛尔(一线) 如无效或有副作用,用胺碘酮、多非利
特
11
阵发性房颤
有器质性心脏病者 有心力衰竭者:用胺碘酮、多非
利特维持窦性心律 有冠心病者:首选索他洛尔(β
阻滞+K通道阻滞) 除非有心衰;次选胺碘酮、多非
利特
氟卡 尼、普罗帕酮。
病人。 心房内有血栓或既往有栓塞史者,抗凝治疗3周
以上再复率
17
目标:
转复窦性,恢复心房功能 改善血流动力情况,消除症状(尤其是心
衰),提高运动耐量 减少血栓栓塞发生率 避免长期抗凝引起出血的危险
18
禁忌
心脏明显增大(心胸比>55%), 巨大左心房
心室率自然缓慢(病态窦房结), 或有高度至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