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1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⑵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⑴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⑵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
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②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③细胞学说的内容。

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2、教学难点:
①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②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

考虑到高一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是由于初三一年都没有接触,难免会遗忘。

而这又只是高中生物的第二节课,学生还未能投入生物课程的学习中,针对这个情况,本课将采取学生动手操作、教师以图片、模型展示,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从而更利于知识的巩固。

[导入新课]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
(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
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板书标题]
一观察细胞
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
1.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⑴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
⑵有关放大倍数问题Array
①是长度或宽度的放
大,②放大倍数(160×)= 物
镜(16×)×目镜(10×)
⑶低倍镜与高倍镜的比
2.高倍镜的使用:
⑴以一个大组为单位,分别制作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鱼的红细胞装片。

⑵使用步骤:
*取镜与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①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②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④观察并用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看到图像如下:
结合课本讨论的问题进行:
①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②归纳共性,描述差异,分析原因:
共性: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差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原因:这些细胞所处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 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③展示大肠杆菌的电镜图片和结构模式图,分析和上述细胞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处有鞭毛。

[由此过渡导入]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多媒体展示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图像,学生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讲授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
2.多媒体展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群
#(重点讲述,识记)蓝藻
⑴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⑵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⑶又称为蓝细菌,包括发菜、念珠藻、颤藻、蓝球藻等。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DNA,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原核
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
1.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
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揭示了细胞统一性、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细胞学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由
器官层次进入细胞层次,可以通过对细胞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他生命现象,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②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分析]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知道科学家及其观点或成就
#归纳:>>>细胞学说的修正和完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七课末小结
九作业布置
十课后反思
1.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涉及到第3章中的一些知识点,应在课
堂上做淡化处理,重点在两者的主要区别。

2.有关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和后面第2章第1节有关物质的鉴定实验放在一
起做。

3.及时适当的添加一些知识点,补充有关显微镜的知识点、原核生物和真核
生物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