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执教:田东县作登乡中心小学韦启强执教年级:四年级人数:50人教学内容:1、少儿健美操:我是奥运小福娃2、游戏:小小福娃火炬手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健美操学习探究的各项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掌握健美操动作,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提问式导入。

课堂学习提示。

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师生问好,精神饱满。

进入情景,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2.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五个可爱的好朋友,请大家猜猜他们是谁?”教师击掌,请出五位带有福娃头饰的小朋友: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出场。

教师提问:“2008年将要在哪里举行奥运会呢?北京奥运会的具体时间是2008年的几月几号呢?”由此引出本课主题:“今天我们就是一个可爱的奥运福娃,让我们一起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谈话式开课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①②③④⑤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二、准备活动1.热身:边走边看奥运操(猜一猜,做一做)2.口号:福娃福娃动起来!3.情景:“小福娃们想不想去看奥运会呢?好吧,那就跟上老师的步伐,看看哪一个小福娃最聪明,能最快猜出老师表达的奥运项目。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4.动作:游泳篮球射击拳击跨栏教师活动:1)情景音乐。

2)教师热情投入,激发引导,与学生互动。

3)鼓励表扬。

学生活动:1)随音乐节奏,边看边猜边做动作。

2)跟上老师的步伐。

3)勇敢的表达自己,大胆创新。

4)积极互动,较好地完成各项目动作。

三、学习福娃加油操:(4×8拍)1.情景:“刚刚我们观看的奥运项目精不精彩?那么我们能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带上最美好的祝福,学习一套奥运福娃加油操,为北京加油,为奥运加油!2.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加油,奥运加油!教师活动:1、教师情景导入。

2、介绍奥运口号。

3、示范讲解福娃加油操。

4、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所学动作,创编结束造型。

5、分组指导。

6、组织汇报表演。

7、调整队形,前三组展示,其它组喊口令。

8、适时鼓励和表扬。

学生活动:1、学习福娃加油操。

2、分组练习表演福娃加油操。

3、教师点评,表扬鼓励。

4、小组创编福娃加油操队形和结束造型。

5、比一比:五个福娃啦啦队,看哪一组的小福娃最热情,分组表演。

6、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组织与要求1、用动作吸引学生,调动学习的兴趣。

2、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接力游戏:小小福娃火炬手1.绣球: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美丽的绣球不但具有社交娱乐的作用,而且能锻炼人的体力和意志,提高灵敏性和身体素质,培养自信和积极向上的高尚品质和情操,表达广西人民的快乐和热情。

2.情景:“有哪个小福娃知道奥运圣火的发源地在哪儿呢?对了,就是在遥远的希腊雅典。

现在就让我们做个小小的火炬接力手,传递奥运火炬和绣球,把广西小朋友的热情传到世界各地,把奥运圣火从雅典带到我们的家乡,传到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3.规则:分成五组迎面接力,传递奥运火炬和绣球,最先传递完毕的小组为优胜队。

教师:1、简单介绍绣球的由来和奥运火炬的知识。

2、讲解比赛规则。

3、强调安全。

4、组织游戏,及时点评。

5、鼓励后进小组,力争下次取得好成绩。

学生:1、积极参与小组竞赛。

2、主动为队友加油助威。

3、团结协作,为小组争光。

组织与要求⊙⊙⊙⊙⊙⊙⊙⊙⊙⊙⊙⊙⊙⊙⊙⊙⊙⊙⊙⊙⊙⊙⊙⊙⊙①②③④⑤a○ ○ ○ ○ ○b①②③④⑤⊙⊙⊙⊙⊙⊙⊙⊙⊙⊙⊙⊙⊙⊙⊙⊙⊙⊙⊙⊙⊙⊙⊙⊙⊙1、分成五组,每组同学迎面站立,每组a同学手持火炬向前跑,b同学手持绣球向前跑,ab相遇交换绣球和火炬,最先完成传递的小组为获胜队。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五、结束部分:祝福奥运放松操情景:让我们手拉着手,带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欢迎全世界的朋友到中国来,到北京,看2008北京奥运。

祝福北京,祝福奥运。

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放松。

2、祝福2008北京奥运。

3、小结点评。

4、师生再见。

学生活动:1、放松心情,身心愉悦。

2、带上美好祝福,预祝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

3、师生再见。

组织与要求:用舒缓的音乐使学生身心逐渐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下面我们来看看张老师的对这节课的设计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通过直观模仿,合作探究等教学形式,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学生在观摩演练,比较发现,感受领悟中掌握动作,师生在互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课堂生成和创新。

二、教材分析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养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体育项目。

本课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创设主体情境,让健美操的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贴进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

三、学生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

学生特征:活泼好动,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的独立性正逐步增强。

只要求掌握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主要是围绕“我是奥运小福娃”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四、教学运用教法上:采用讲解、示范、语言提示、表扬鼓励、纠错、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教学,达到快乐教学目的。

学法上:采用观察、思考、自学自练、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体育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发展个性。

五、教学过程四个课堂环节:开始部分:主题鲜明——为2008北京奥运加油!准备部分:用肢体描述奥运会几个项目,让学生了解比赛部分项目。

主体部分:用口号简单的健美操动作广西有名的民族体育项目绣球,表达广西学子心聚奥运,为奥运增添光彩的心愿。

结束部分。

在“奥运之歌”师生共舞,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课例评析听了张老师的这堂体育课,给我总的感觉整堂课,构思合理,教学目标清晰,教师在课中创设了一个符合该年级身心特点的情景,尤其是结合当时形势,选择《我是奥运小福娃》为主题,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祝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了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体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与健康,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形式发生变化。

本课中,学生无论是在准备活动阶段,还是在学习健美操的时候,以及在游戏的时候,都体现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表现在:(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如学生活动时的神情、兴趣、注意力、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及积极性等。

我们在听课时看见,整节课,学生都能自觉地,主动的,热情地参与到活动中。

(2)参与的广度,如参与学练活动的人数、形式、时间等。

在这节课中,从头到尾,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广度。

(3)参与的深度,如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或有个人见解的问题,能按正确要求进行练习或改变方式、方法进行练习;练习中相互协作,共同分享等。

同样,在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自己在健美操和游戏时都能有自己的创想,发挥集体智慧,创编优美的结束造型。

说明学生不仅仅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的练习,而是动脑筋自己练,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2、器材的使用既合理实用又有创新张老师在这节课中使用的绣球和火炬,表达了我们广西壮乡人民对祖国的祝福,她能巧妙地运用到实践中并取得很好效果,说明老师在课前准备时,动了脑筋。

学生利用这个绣球和火炬进行接力的练习非常有实效,而且最后运用绣球进行火炬接力游戏时,看似简单却很有创意。

当然,本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在关注每个学生方面,老师还有待提高。

课中,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大,因此老师在关注的面上还不够广。

因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如何撰写一个课例第一阶段:琢磨典型的课例如果从来没有写过课例,在前期准备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课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重点领会如下几个方面:课例作者如何陈述时间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研究的主题和产生的主要问题?如何处理课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主题如何与选择的课堂教学情境或内容相关联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体会课例的几个要求。

(2)第二阶段:回朔教学实例的产生过程,可以回想自己头脑中认为精彩的教学实例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如下方面:当时有哪些人参与教学研究过程,哪些人在哪个阶段的观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教学实例产生前后上过几轮课?教研活动是如何展开的?在不同阶段授课老师的心理感受、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样的?不同阶段的每个参与者的观点是如何发生改变或者逐步深入的?这些问题的回朔性思考是为了引发当时的经历和感受,目的是抓住精彩教学实例产生的前因后果和重要细节。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课例分析教材分析: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

是一种垫上运动。

它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前滚翻作起来灵活、轻巧、连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教学,锻炼身体的价值比较高,学生也乐于学。

学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

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优良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教学理念:一节课的成败,不光看学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学方法是否运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体育意识淡薄,理解能力较差,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和分组练习法。

教师准确、优美、大方的动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一学就会。

再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学中还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愉快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技能,养成学生爱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专项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5>跳跃运动二、基本部分1、用皮球和方砖,引入新课形象、具体、直观的教具,通俗明了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时,应不急于开正题,而是拿一块方砖和一个皮球,放在学生面前。

对学生提问:老师给这两个东西同时施加一点力,谁滚的又快又好呢?同学们肯定说是皮球。

紧接着再问:皮球为什么会滚,而砖不会呢?有的学生回答:皮球是圆的,而砖是方的。

好,下面我们就学习象皮球一样的滚动动作,它就叫前滚翻,大家愿意学吗?同学们肯定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并让学生跟着老师熟记动作口诀:两手撑垫低头抬臀用力蹬地团身滚翻屈膝抱腿快快起来3、学生分组练习3次4、借用呼拉圈,突破重点、难点5、利用多样形式,激发练习性趣评析在练习前滚翻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