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量定理
教学要求:
1、 理解动量定理的含义和表达式
2、 2、能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和处理简单的计算问题。
重点:动量定理。
难点:动量定理的矢量性。
一、引入
1、 冲量作用在物体上会引起物体动量的变化,有何关系?
2、 实验:鸡蛋掉在一块海绵上不破,为什么?
二、动量定理
一个具有一定动量的物体,在F 的作用下,经t 秒后,动量的变化和冲量有何关系?
在恒力F 作用下,质量为m 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速度由v 变化到v '。
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有F=ma ,式中F 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等式两边同乘时间t ,mv v m mat Ft -'==
式子左侧是物体受到所有外力合力的冲量,用I 表示。
mv 和v m '是冲量作用前、作用
后的动量。
分别用P 和p '表示。
p '-p 是物体动量的改变,又叫动量的增量。
等式的物理意
义是:物体动量的改变,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冲量的总和。
这就是动量定理。
1、 定义:物体动量的改变,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冲量的总和。
2、公式:I=p '-p
3.注意点: a. 公式中的I 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总冲量,引起物体动量变化的是物体所
受的合外力的冲量。
b. 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通常为单一物体.
c. 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
动量方向根合外力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
d. 动量具有相对性,通常取地球为参照物. 动量的变化△P=P 2-P 1是动
量的矢量差.
e. 该式对变力也适用。
三、典型题例
例1.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动量的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B.动量的方向与冲量的方向相同;
C.动量的增量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D.动量变化率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例2:质量2kg 的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μ,木块在F=5N 的水平恒力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运动。
g=10m/s 2,求恒力作用木块上10s 末物体的速度。
例3.从五层楼约20米的地方掉下一个重0.1千克的易拉罐,砸到人的头上,若作用时间为0.01秒,则它对人的作用力多大?(强调:高空掷物的危害性)
四、课堂小结
1.动量定理反映了物体受到所有外力的冲量总和和物体动量的改变在数值和方向上的等值同向关系。
2.冲量、动量都是矢量,动量定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方向。
物体只在一维空间中运动,各力也都在同一直线时,动量、冲量的方向可用正、负号表示。
五、水平训练
课课练上的题目。
六、作业
.书上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