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长日常工作七步法

班组长日常工作七步法

班组长日常工作七步法
班组长工作法,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各有特色,通过近年的实践,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队组的管理水平,现将经验做法总结如下:概括起来为:会前摸底、会上交底、入井前和上岗前查看、班前安全确认、班中巡查、交班前验收和进行安全交接、班后总结。

第一步:会前摸底
上班后要在队部对前一班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查值班记录、有关台账、询问生产情况,通过查询掌握现场情况和值班员进行初步沟通、分析、讨论,研究本班的工作安排,统一意见,形成共识,然后根据初步工作思路,在会前对当班准备安排的工作要进行梳理,再从劳动组织、岗位分工等是否调整、本班应解决的重点问题等进行梳理,理出重点、理出头绪,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要做笔记整理,以防会中出现疏漏,这样才能考虑周全,以便把工作安排细、安排实,达到科学合理。

第二步:会上交底
按照班前会模式和程序进行工作安排。

要首先考虑工作安全,根据已梳理的情况,合理布置各项工作。

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安全交底,使大家明确当日当班的安全重点、难点,掌握防范事故的技能和措施。

要注意职工的精神状况、情绪波动,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并进行安全确认,注意严禁带病、带情绪上岗,注意不放心的人的确认和思想工作。

会中还要注意听取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修正自己的意见,尽量使工作安排科学合理,提倡“快乐工作法”,使职工在工作中,有紧有松、有张有弛,避免超负荷、超时、超压力状态工作。

第三步:入井前和上岗前查看
在入井前和上岗前要对本班组人员进行上岗位前的安全确认,确认内容:一是
对安排应携带的工器具、小材料、配件等是否带全,应办的手续是否办理,以便不影响工作;二是查验规程规定的劳保、着装、佩带保护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并给以及时纠正;三是查验有无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以便及时制止。

如酒后和带病上岗,以及精神不振,未休息好疲惫上岗等不良现象。

通过三确认完成入井和上岗前的确认。

第四步:班前确认
进入工作现场后,在正式作业前进行现场接班和安全确认。

要求班组长必须按照交接班要求,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与上一班的班组长进行安全交接,对上一班交待的安全生产情况和问题进行确认,并履行手续。

接班后要求各岗位在作业前要按照“想、看、动、查”的确认程序,对作业现场条件、设备状况、地质因素等进行具体确认,班组长则要对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必备条件和有关规定对主要岗位进行查验,对相距较远的地点即长线作业(运输线),要通过信号、通讯手段进行联系呼应确认。

对通风、供电、排水、供水、运输系统等环节,顶底板支护情况、现场文明情况等和当班兼职安全员、验收员进行全面的安全确认,在确认每个岗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方可发出指令,开始本班的安全生产,否则必须纠正问题,具备条件。

每班交接班和安全确认的时间一般原则为30分钟,确认后,作业前必须向队部进行电话汇报情况。

第五步:班中巡查
班组长在班中要认真履行班组长的责任,要注意抓住重点工作、重点岗位、重点地点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

要进行巡查,要及时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

要重点查看各岗位是否按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作业;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不安全问题和隐患;工艺程序、质量标准是否达标;安全仪器、仪表和安全设施是否正常使用。

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和进行安全提醒,对违章作业必须制止,对影响安
全生产的隐患问题,必须不折不扣停产处理。

生产过程中班组长必须采取流动检查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作业范围内的各个岗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面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才能及时在动态过程中发现环节上,设备、设施、环境、标准化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和工艺程序上的不合理因素,以利于向上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改进。

每班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原则规定班中巡查不少于三次,采掘队班大面广、地点多,属大班组生产,运输线长,属长线作业,个别岗位(如皮带机、绞车等岗位)可采取通讯信号的联系方式进行询问或责成岗位工汇报,但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严密的联络方式和内容要求。

班组长在班中要根据巡查情况,向队部进行工作汇报,正常情况下班中不少于一次,有问题必须随时汇报。

第六步:交班前验收和进行安全交接
工作任务完成后或交接班时间已到,必须停止生产,每班各岗位要留出一定时间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有关制度要求,做好交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班组长和当班安全验收员要对各岗位工作现场的安全和任务验收,并对现场安全条件进行再一次确认,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必须当班纠正,为下一班创造条件,对当班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进行问题交接,必须给下班交待清楚。

当班和下一班接班的班组长必须实现现场交接。

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履行好程序,做到安全交接、清楚交接。

班组长完成交接班工作后,应及时向队汇报,汇报后队部无其它任务交待,下一班方可安全上岗接班,本班方可安全离岗。

第七步:班后总结
升井或下班后,班组长要组织当班技术骨干进行班后总结,总结本班的经验、存在问题(包括出现的新问题、新难题)和今后要防范和改进的措施、注意事项。

要从人、机、物、环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总结,以便下一班的工作安排和进行计划调整,总结后进行队部汇报和填写汇报记录,至此,班组长一个班的工作全部结束,
形成一个循环闭合。

附:班组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班组长要执行好“三汇报”制度,即交接班汇报、班中汇报、班后汇报。

以便队部值班员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安排布置工作,使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工作正常有序衔接。

2、班组长要不断学习班组安全基础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对安全问题,危险因素的辨识能力,提高组织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班组现场的指挥能力,适应公司的发展。

3、第四步工作法中,要求各岗位在作业前要按照“想、看、动、查”的确认程序进行,其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想”——操作者在对操作对象实施操作前想一想本岗位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内容,以确认安全注意事项。

“看”——作业人员要查看所操作(作业)的对象(设备、设施)和人机结合面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准备操作设备的仪表、一些显示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是否正常完好、操作定位是否正确、作业岗位现场顶底板、作业环境等安全条件是否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动”——就是对现场明显看出不符合作业条件的情况要进行修正,对接班现场卫生和物品摆放、各种标志、标识、牌板等现场管理内容要认真交接,并对有变化不符合要求的要纠偏,按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对本岗位进行整齐、整洁。

“查”——就是对与本岗位相关联的设施、设备、顶底板条件、主要系统(防洒水、供排水、供电等)等确认,对与相关联的上下道工序岗位人员是否到位,预先进行联系,查询安全状况,提前进行作业前联系呼应安全确认,查看本岗位周围及负责的责任区内有无其它人员作业,是否影响安全生产,并及时进行安全提醒,
清退闲杂人员和检修人员,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