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律师行业调查报告篇一:律师职业调查报告律师职业调查报告因本人专业是法学,故利用假期的时间对律师职业进行了一些相关调查,了解律师的收入、职业状况、工作状况,对我国律师面临的困难有所了解律师业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具有挑战性、非常具有实现自身价值机会人们赋予律师的地位状况以种种象征意义:律师的地位反映了公民权利受尊重的程度,反映了国家的法制状况,反映了社会文明和开化的进程。
在我国当前,法治、人权已经成为正当化的强劲话语,这一切让我们对律师的地位有所期待。
然而,如果仔细了解,我们会发现律师的社会地位和执业环境却不容乐观,令人忧心。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便是司法资格考试现状,从合格率来看司法资格考试,呈“东高西低”格局,司法考试合格率地域分布很不平衡。
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合格率较高,报名比例超过了10%;西部各省、区法律服务行业后备人才补充的困难和急需。
而司法考试通过率,20XX年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共有36万多人参加报名。
合格分数的合格率相对较低,有的地区甚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合格率。
由于这些地区法律后备人才严重匮乏、需求矛盾突出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司法部确定特定地区的合格分数线放宽为225分,以缓解这些地区法律职业部门和社会线为240分。
据此合格分数线,全国共有24000多人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县的合格分数线放宽到235分,据此合格分数线,全国新增700多人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首次国家司法考试合格率占报考人数的6.68%。
第二次国家司法考试于20XX年10月举行,报名人员总数为19.7万人。
合格分数线为240分(西部条件放宽地区的合格分数线为225分)。
全国共有17000多人达到此合格分数线,占报名人员总数的8.75%,占实际参考人数的10.18%,较之于20XX年的6.68%和7.74%分别有所提高。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95.57%,法律专业专科学历人员占4.43%。
第三次国家司法考试于20XX年9月进行,报名人员为19.5万多人。
合格分数线为360分,西部条件放宽地区的合格分数线为335分。
全国共有2万余人达到合格线,占实际参考人数的11.22%,第四次国家司法考试于20XX年9月进行,报名人员为24.4万人,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放宽线为330分。
全国共有31664人合格,占实际参考人数的14.39%。
20XX年是6.68%,20XX年是8.75%,20XX年的通过率为11.22%,20XX年的通过率为14.39%,20XX年的通过率达到约17%,20XX年的通过率达到约20%。
20XX年通过率25%,20XX年通过率是22%左右。
这于是产生了两个问题,首先通过率变高之后,其含金量是否会因此而降低?第二便是律师从业人员的增加,是否会导致行业的激烈竞争?而相关偏远地区却人才紧缺。
我国在20XX年之前要实现10000个人中有一个律师的目标,以建立起初步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
在传统业务竞争市场面临律师的“全国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都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北京的律师总人数在20XX年就已经一万五千人了。
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将近全国律师人数的一半,在北京几乎三分之一以上的律师来自外地,在上海遍地都是“北方的狼”,在深圳本地律师几乎廖廖可数。
另据不完全统计业务收费占全国律师收费的三分之二,20XX年北京律师的年业务收入已经突破七十亿,几乎是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律师的业务收入总和。
由于竞争的加剧,生存竞争的不断恶化,律师的从业人数在短期内将有减缓的趋势。
其次便是律师的整体收入水平,谈及律师,不少人立刻把他们和高薪联系在一起。
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现实中律师收入与‘高薪族’相差很远。
律师整体收入并不高,律师之间收入水平差距相当大,年收入在300万以下的律师所占到55%,是保证基本生存的水平。
合伙人收人比律师收入多,合伙人个人平均收入在50万以下的占40%,律师平均收入在10万以下的占2/3其中一半的人员在5万以下。
目前,很多青年律师在从事律师业时更是辛酸,初入行的“小律师”往往因为案源少收入并不高。
要成为一名律师,除了通过司法考试外,还需要在律师事务所经1至2年的实习期,才能拿到执业资格。
实习期的收入是由实习老师“看着给”的,有时为了争取到实习的机会,免劳务费的实习也屡见不鲜。
成为正式律师后两三年内,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很难得到当事人信任,加之社会关系面不宽,接手的案子很少,代理费也低。
除去交给律师事务所的费用和税费,一般从业3年左右的律师平均年工资在三四万左右,和普通小白领差不多。
除去基本的生存成本和办案成本,所剩无几。
因此许多律师入行不久便转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而在业内有名气或从业时间长的“大律师”境遇则大不相同。
由于经验丰富、社交圈广,这些律师往往有较多的案源,代理费也较高。
他们除了兼任单位的法律顾问,获得稳定的收入外,还代理一些标的较大的经济类案件,可以获得可观的代理费。
据业内人士透露,江苏省内的律师最多的一年纯收入可以超过百万,但是和上海、北京等地名律师年入千万的情形比起来还“寒酸”得多。
据律协人士估计,处在中间阶层的律师平均年收入在20至50万间,这些人约占了执业律师的一半左右。
据调查,大部分的人在选择解决纠纷的途径时会选择调解或和解,很少有人选择诉讼,究其原因,首先,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认为找律师就是为了打官司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当事人求助于律师的目的也恰恰是为了避免诉讼,选择更好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现在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事人会从自身利益的现实出发,考虑到财力、精力以及以后的发展需要,不愿与侵权方对簿公堂,把对方视为敌人,从而选择非诉讼方式。
最后并非重要的一点是,诉讼费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回避诉讼。
简言之,这个结果也反映我国律师的业务范围从诉讼领域向非诉讼领域转变。
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及法制的不断完善,公民法律信仰、法律素质提升,律师的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宽,非诉讼律师事务中律师业务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同时大部分的人认为请律师打官司比较有用,并且对律师在社会生活有良好的作用。
由此可见,社会公众对“术业有专攻”这句古语的认可程度还是较高的,律师这个社会医生,对于确保和维护社会肌体的健康所起的作用不能忽视,律师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但社会公众同时也对律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律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法律知识体系,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法律事实的认证、取证的实战能力、比较好的语言素养等。
相信这样,律师在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日益突出。
律师在执业面临一些困难,如律师行业存在执业风险危机,现行法律法规对律师执业风险保护制度不健全,使得律师的执业风险日趋加大,同时由于刑法的限制,使得律师在担任刑事辩护中虽没达到“谈刑色变”的地步,但恐被以“伪证、串供、泄密”追究律师刑事责任的风险危机则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存在生存危机。
对律师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律师的意外伤害、疾病、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使律师的后顾之忧尤甚。
对青年律师而言,生存的危机感更强。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获取律师资格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接到案子,这就意味这他无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
当前,世界上政治民主化,经济一体化,社会平民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各国的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更加公平、激烈、复杂的竞争,中国的发展受国际社会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律师怎么办,国家设置什么样的律师制度指导律师发展,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经济表明,凡是民主法制健全的国家,律师必然是国家的民主和法制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经篇二:律师行业现状调查报告律师行业现状调查报告前言收入高、工作强度大、专业知识丰富、“人脉”资源广……人们常把这些词汇与律师形象联系在一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律师这个职业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查律师的消费状况,可以使人们更加了解现在的生存状况。
而现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
第一部分:律师行业现状1.律师职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概况,一般的社会印象由于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固化的封建统治,律师的前身“讼师”被视为是民风浇灌的罪魁祸首,被历朝统治者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由而禁止此行业,自然,律师也就在公众中留下了“讼棍”、“哗徒”等恶名。
自改革开放以来,律师业不再是禁止之业。
人们赋予律师的地位状况以种种象征意义:律师的地位反映了公民权利受尊重的程度,反映了国家的法治状况,反映了社会文明和开化的进程。
2.律师规模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执业律师有11万多人,律师事务所近1.2万家。
这11万人,相对于全国13亿人口的总数来说,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律师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万分之0.8,这个数字在普通法系的美国和英国,分别是万分之32.7和万分之15.4;在大陆法系的德国和法国分别是万分之8和万分之4;即使是在特别强调非讼的日本和印度,也达到万分之1.2和万分之1.3。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律师队伍数量的发展有着很大空间。
3.收入状况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律师每人年平均业务收费收入在20XX年就达到了6.5万元,北京地区的律师在20XX年每人平均业务收费收入是40万元,目前,北京的律师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最差的律师生计都成问题,年薪3万元-5万元的不在少数,10万元的比较正常,上百万的只占少数4.律师执业环境政策环境律师执业的法制环境不宽松,一直制约着律师执业权力的有效行使,特别是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尤为突出,普遍存在“三难”:一是会见难,二是代为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难。
三是阅卷难。
由于律师在刑事案件代理中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行使,直接导致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比率大幅度下降,有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70%以上的刑事案件没有律师的介入。
律师存在执业风险危机。
现行法律法规对律师执业风险保护制度不健全,使得律师的执业风险日趋加大。
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