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重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秘密★启用前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上期半期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 2018.12物理试题共5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答案涂黑.3.答题卷上,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6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9-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选对未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B. 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D. 力学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力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 ,这段时间内A. 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B. 加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C. 末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D. 它在2t时刻的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小孩未推动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小于箱子推小孩的力B. 甲图中小孩未推动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 擦力C. 乙图中小孩推动了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摩 擦力D. 乙图中小孩推动了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时间大于箱子推小孩的 时间4.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物体没有惯性D.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5.下列图像中可以判断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B C D6.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已知物块P 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F 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 .一定不变 B .一定变小C .一定变大D .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7.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悬挂在A 点,OA 为可绕O 点转动的轻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30θ=,AB 为轻绳,与竖直墙面的夹角60α=,轻绳AB 和轻杆OA 中的弹力分别是A.1,22mg mgB.1,22mg mg C. ,mg mgD. mg8. 如图所示,小球A 、B 、C 的质量均为m ,A 、B 间用细线相连,B 、C 间用轻质弹簧1k 相连,然后用轻质弹簧2k 悬挂而静止,则在剪断A 、B 间细线的瞬间,A 、B 、C 的加速度分别是A. 3A a g =, 2B a g =, 0C a =B. 0A a =, B a g =, C a g =C. 2A a g =, 2B a g =, 0C a =D. A a g =, 2B a g =, C a g =9.某物体以20m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210m s .3s 内物体的 A. 位移大小为15 m ,方向向上 B. 路程为20 mC. 平均速度大小为10m s ,方向向上 D .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30m s10.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共点力1F 和2F 的大小不同,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则A .合力F 可能沿1F 和2F 夹角的角平分线B. 保持1F 和2F 的大小不变,夹角θ增大,合力F 一定减小C. 保持夹角θ不变,若1F 和2F 中的一个减小,合力F 一定减小D. 保持夹角θ不变,1F 和2F 同时增大一倍,合力F 也增大一倍11.一人乘电梯下楼,在竖直下降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下为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 .2s t =时最大 B .2s t =时最小 C .8.5s t =时最大12图(a )D .8.5s t =时最小12. 如图,曲线a 和直线b 分别是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速度—时间(v t -)图线.已知在1t 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由图可知 A. 在时刻1t ,b 车追上a 车 B .在时刻2t ,两车第二次相遇 C. 在时刻2t ,a 、b 两车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1t 到2t 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物体到位置A ,物体静止后,撤去F ,物体开始向右运动,在位置O (弹簧原长位置)离开弹簧后,继续运动到最远位置B 。

已知0AO x =,02OB x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在AO 段,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B .物体在AO 段与OB 段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在AO 段,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4. 如图(a ),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已知量,且有22sin cos 1θθ+=则可求出 A. 物块的质量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 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D. 物块滑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4分)二、实验题(共24分)15.(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O ,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①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F 和2F ,用铅笔描下O 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F 和 ; ③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1F 、2F 、3F ; 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1F 和2F 的合力F ;⑤比较 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

16.(1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的质量M 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重物相连.开始实验时,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重物落地后,滑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木板上(尚未到达滑轮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重力加速度29.8m g =.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8、9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⑴ 纸带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⑵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重物在两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落地的.⑶ 为使重物的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滑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重物的质量m 滑块的质量M .(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⑷ 重物质量m 已知,为测量滑块的质量M ,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 .木板的长度LB .重物落地前滑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1aC .重物落地后滑块减速阶段的加速度2aD .滑块运动的时间t⑸ 重物落地后滑块减速阶段的加速度2a = 2m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四个小题,依次各题为10分、10分、15分、15分,共50分.要求写123456789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 (10分)把一个质量为0.65kg m =的篮球从距地面 4.0m h =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经1.0s t =篮球落到地面。

假设篮球所受空气阻力恒定不变,重力加速度210m g =。

求⑴篮球下落的加速度a 和篮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v ; ⑵篮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f .18.(10分)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 和悬挂的物块B 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 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 的上端连接于O 点.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 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θ=,斜面倾角30α=,物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5kg A m =, 1.5kg B 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 m k =,重力加速度210m s g =.求 (1) 弹簧的伸长量x ;(2)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f 的大小和方向.19. (15分)战士拉车胎进行100m 赛跑训练体能.车胎的质量8.5kg m =,战士拉车胎的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θ=,车胎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0.7μ=.某次比赛中,一名战士拉着车胎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跑出20m 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跑到终点,共用时15s .重力加速度210m s g =,sin 370.6=,cos370.8=.求(1)战士加速所用的时间1t 和达到的最大速度v ; (2)战士匀加速运动阶段对车胎的拉力F .20.(15分)一质量为0.5kg m =的物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 的作用下在t =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外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求(1)1s t =和2s t =时物块的瞬时速度; (2)t =0到4s t =的时间间隔内物块的位移.命题:何勇军 审题:翟佑彬高2018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物理答案15. ② O 点 , 细绳套的方向 .⑤ F 和3F .16. ⑴ 0.04. ⑵ 4,5. ⑶ 远小于. ⑷ B C .⑸ 3.0,0.31. 三.计算题 17.(10分)解:(1)据自由落体规律有:212h at = 解得:222222 4.0m s 8.0m 1h a t ⨯=== 竖直向下 8.01m s 8.0m s v a t ==⨯= 竖直向下⑵ 篮球受力如图,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ma -=解得:0.65100.658.0N 1.3N f mg ma =-=⨯-⨯= 竖直向上 18.(10分) 解:(1)以轻绳OB 和物块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据平衡条件有x : sin 600kx F -=① y : cos600B F m g -=② 由②解得: 1.510N 30N 1cos602B m g F ⨯===代入①解得:30sin 602m=500F x k==⑵ 物块A 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据平衡条件有 x : sin300A F m g f --=aAx解得:1sin 3030510N=5N 2A f F m g =-=-⨯⨯ 方向:沿斜面向下19. (15分)解:(1)加速阶段:1102vx t += 匀速阶段:11100(15)x v t -=-联解得:8m v = 15s t = (2)由速度公式:1v at = 得:2218m 1.6m s 5v a t === 车胎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 x : cos37F f ma -= y : sin300N F mg +-= 且:f N μ=代入数据联解得:59.92N F =,沿绳与水平方向成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