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变化组织

第三章变化组织


2/2纬重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3、绘图方法:
例:作
3 1 2 变化纬重平 2 3 1
步骤:①确定Rw;Rj ②在第一根纬纱上按分式的规律填绘组织 点,第二根纬纱填绘与第一根纬纱相反的组织点。
4、织物上机 :
采用顺穿、或照图穿法。采用照图穿法时注意 每页综上的负荷应尽量相同。 穿筘2~4入/齿 5、织物外观及应用: 具有纵向条纹,如果配以较大的纬密和较粗的 经纱,条纹效果更加明显。
2、组织图画法
作图步骤:
a、 确定基础组织和斜坡长度:斜纹 础;Kj=6
b、 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3 1 2 为基 3 2 1
c、 在第一根经纱与第Kj根经纱范围内画基础组 织,从第Kj+1根经纱起,按照底片翻转法填绘组 织点。
3、上机方法:穿综采用照图穿法
4、变化破斜纹组织:
5、四枚不规则缎纹(四枚破斜纹) :
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某些变化而构 成的的各种组织。——在某些方面还保留了原组 织的某些特征。 变化方法有:
1、扩大组织循环,改变组织点的浮长。
2、改变组织点飞数值。
3、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4、同时改变组织点飞数的值和方向。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plain derivative weaves)
外观模拟图
3、应用:急斜纹组织一般应用于棉织物中 的充服呢、克罗丁等,在精纺毛织物中应用 较广泛,如礼服呢、马裤呢、巧克丁等。
4、绘图步骤:
①确定基础组织, 如
5 4 2 1
↗,取Sj=2
②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③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并在第一根经纱上按照分式 的规律填绘组织点。 ④按照Sj的规律画其它的组织点,完成组织图。
(二)复合斜纹(combination twills)
1、组织构成
2、组织参数:Rj=Rw≥5;S=±1
3、表示方法及作图方法
4、上机:因为R≥5,组织循环较大,
一般用顺穿法,穿筘2~4入/齿。
5、应用
例作
2 2 1 3

复合组织织物外观模拟图
二、改变组织点飞数值法构成角度斜纹
(elongated twills )
缎纹得到的。
Rj=Rj基×(Rj基-1)
阴影缎纹外观模拟图
返回
4、上机:照图穿法
(五)芦席斜纹(entwining twills)
1、构成:利用改变斜纹线方向—— 一部分斜纹线 向右,另一部分斜纹线向左,外观呈芦席状。
2、作图:
a、 确定基础组织(一般采用双面加强斜纹)。 例:以2/2斜纹为基础;画平行线条数为4条 b、 计算组织循环为: Rj = Rw =R基×同一方向平行斜纹线条数=4×4=16;
3、组织图画法:
作图步骤: 1、
3 1 确定基础组织,例: 2 2
斜纹为基础; Kj=8,Sj’=4
2、 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Rj = Rj’×n (Rj’为一个锯齿的经纱根数);Rj’=(2Kj-2)-Sj’
=2×8-2-4=10
n为一个组织循环中的锯齿数, n=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 线数( Rj基) 基础组织组织循环纱线 数与锯齿飞数的最大公 约数

1 3
斜1 3
破斜纹,
6、应用:
棉织物有线呢、床单;毛织物有各类花呢、海力蒙。
7、纬破斜纹组织:沿着纬纱上下组织点成底片翻 转构成。
(三)菱形斜纹(diamond twills)
1、构成:织物表面呈现菱形斜纹纹路。
2、表示方法:
2 2
为基础组织
Kj=Kw=4
变化Sw的数值,构成纬曲线斜纹。
2、设计注意事项: ①使∑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 数倍;
②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 (连续组织点),以保证曲线连续。
3、作图方法 例1:以 ↗为基础组织,Sj=1110,1101, 0100,1010,1101,1111
Rj=24(Sj的个数);Rw=分子+分母=8
织物表面的斜纹线倾斜角度的影响因素
1、当Sj=Sw=±1时
tgθ =Pj/Pw:
当 Pj=Pw时,θ =45°
Pj<Pw时,Pj/Pw<1,θ <45° Pj>Pw时,Pj/Pw>1,θ >45° ——θ 的大小与Pj成正比,与Pw成反比
2、当Pj=Pw时, tgθ = Sj/Sw
θ 的大小与Sj成正比,与Sw成反比
一、加强缎纹
(reinforced satin or sateen )
缎背华达呢组织
二、变则缎纹
(irregular satin or sateen weaves)
在缎纹组织中,构成一个完全组织循环的飞数值始
终不变,称为正则缎纹;如果一个组织循环中飞数
是变数,称为变则缎纹(有两个以上的飞数值)。
8 = 8与4的最大公约数 =2
所以Rj=10×2=20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8
3、 标出画图范围和Rj’、 Kj的位置。
根据Sj’画出各个锯齿的起始点。
4、 按照画山形斜纹的方法填绘组织点。
例2: 1
2 1 2
复合斜纹为基础;Kj=8, Sj’=4
Rj’=(2Kj-2)-Sj’=2×8-2-4=10 n=6/2=3 所以Rj=10×3=30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6
第二节
斜纹变化组织
(twill derivative weaves)
斜纹变化组织是在原斜纹组织的基础上加以变 化得到的。 变化的方法有: 1、增加组织点法
2、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数值或方向
3、同时采用几种变化方法,可以得到各种各样 的斜纹变化组织。
一、增加组织点法 (一)加强斜纹 (二)复合斜纹 二、改变组织点飞数 值法构成角度斜纹 (一)急斜纹组织 (二)缓斜纹组织 (三)曲线斜纹
与第一根经纱相反的组织点。
4、织物上机:穿综:顺穿或飞穿; 穿筘:2~4入/齿
5、织物外观及应用:
具有横向条纹,如果配以较大的经密 和较粗的纬纱条纹效果更加明显。
(二)纬重平组织(weft-rib weave )
1、构成方法
2、表示方法:分式表示
第一根纬纱上经组织点 数 第一根纬纱上纬组织点 数
3 1 3 1
例2:以 2 2 为基础组织,Sj=1 1 0 1,0 1 0 0, 0-1 0 -1,0 –1 –1 (∑Sj=0)
Rj=15;Rw=8
3 1
4、上机:采用照图穿法
5、应用:装饰织物,服用织物的女士呢、粗花呢等。
曲线斜纹外观模拟图
三、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一)山形斜纹 (waved or pointed twills ) 1、经山形斜纹 构成: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一及第Kj根经纱作
c、将Rj左右平均分成两部分,在左半部分的左下角开始, 按照基础组织画一条右斜纹线。
d、在右半部,从第一条斜纹线上端向上移动基础组织的连 续经组织点数,并以此为起点向下画一条左斜纹线。 e、 以基础组织的交错规律画其它右斜纹线。同理,向右 上方移动相同距离画左斜纹。
第三节 缎纹变化组织
(satin or sateen derivative weaves)
三、改变组织点飞数的方向 (一)山形斜纹 (二)破斜纹 (三)菱形斜纹 (四)锯齿斜纹 (五)芦席斜纹 四、其他变化斜纹组织 (一)螺旋斜纹 (二)阴影斜纹 (三)夹花斜纹 (四)飞断斜纹
一、增加组织点法
(一)加强斜纹(reinforced twills)
1、组织构成 2、组织参数: Rj=Rw≥4;S=±1。 3、表示方法 4、应用
3、同时考虑密度与飞数 对织物表面斜纹线倾 斜角度的影响,

Pj Sj tgθ = Pw Sw

(一)急斜纹组织
(steep twills)
1、构成:利用改变经向飞数值的方法构成。急斜纹 组织常采用复合斜纹为基础组织, Sj>1,θ >45°。 2、表示方法: 例
5 3
↗基础组织
Sj=2的急斜纹
菱形斜纹外观模拟图
3、组织图画法
2 1 作图步骤:例: 2 2
斜纹为基础;Kj=Kw=7
1、 确定基础组织和斜坡长度 2、 计算组织循环 3、 标出范围和Kj、Kw的位置 4、 在Kj、Kw根经纱范围内画
基础组织,再按照画山形
斜纹的方法填绘其它组织

有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则由经、纬破 斜纹联合而成,要按照破斜纹的规律画组织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一)重平组织
(二)方平组织
第二节 斜纹变化组织
第三节 缎纹变化组织
返回
本章要点
1、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缎纹变化组 织上机图的画法,及常用织物。 2、小样试织实验,使学生了解织物的织造过程 并加深对织物组织的理解,并初步掌握织物设计 的方法。
3、通过计算机上机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Lectra ColorWeave软件绘制织物组织图的方法。
4、上机:采用照图穿法。
5、应用:菱形斜纹一般应用于棉织物中的线呢和 床单布,毛织物中的花呢类织物。
• 按照菱形斜纹组织的绘图原理,改变其基础组 织,可以得到各种变化菱形斜纹,花型更加美 观。
(四)锯齿形斜纹(zigzag twills) 1、构成:与山形斜纹不同的是:山峰和山谷不位于 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呈锯齿状。 2、表示方法:例:32 12 基础组织;Kj =8;Sj’=4
二、方平组织(basket or hopsack weaves)
1、构成方法:
2、表示方法:分式表示
第一根经(纬)纱上经 组织点数 第一根经(纬)纱上纬 组织点数
2/2方平组织外观模拟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