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
6-Feb-13
二、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和主要内容
� 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 以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和 Internet 技术为依托,
采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先 “十五 ”或更长时间的建设,建 进的技术手段,经过 进的技术手段,经过“ 十五” 成具有实时交互功能的、多通道和多功能(视频广播 、多媒体交互式光盘、基于 Internet )的、技术先进的 气象远程培训系统,以适应气象部门实施人才战略、 拓展气象业务领域的需要,适应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 基层台站职工知识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6-Feb-13
基于Internet远程培训系统
� 实现功能 :
� 基本:注册与登录、选课与交费、新闻与通知、电子
信箱、电子图书 /数字图书馆、论坛等。 � 教学支撑 :学员 、教师 、师生交互 。 � 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报 表管理、资源管理等。 � 系统管理:身份认证、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 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计费管理等
6-Feb-13
3、发展远程教育将使各类教学 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 气象培训的特点之一是教学内容中图形图像占很
大部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形图像 信息用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 式呈现可以使学员对所学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更容易掌握。 � 远程教育方式更有利于综合利用各类现有的教学 资源、实现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事业单位在 教育资源方面的共享,扩大培训资源,提高培训 效率。
6-Feb-13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统
� 实现功能:
� 提供开展气象远程培训教学和面授培训辅助教学的多
� � � �
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软件资源的教学运行支持,提供 各种学习、学习讨论、辅导答疑、测试、模拟试验等 所需的资源。 提供开展面向行业外气象相关专业业务拓展培训和部 分面向社会新技术培训教学运行支持。 提供音视频课件后期制作主要功能,包括非线性编辑 、数字特技、 VCD/DVD制作功能。 提供多媒体课件制作、维护,教师备课等素材、工具 支持。 提供开展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环境支持。
6-Feb-13
2、建设气象远程培训系统是气象部 门工作特性的需要
� 气象部门是国务院直属的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机构 ,具有台站人员高度分散、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等特点 ,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实行条条领导的单位。
� 全国有5万多职工,有 2600多个气象台站,分散在全国各地,尤其
是西部地区等艰苦台站有许多人工作在条件非常艰苦、交通不便 的边远地区。 � 高新技术的应用,给各级气象台站人员提出了急迫的培训需求,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 气象业务专业性强,其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难以承担气象部门职 工的培训任务 。
6-Feb-13
视
视频单 议 电视会 、 互 音频交 向广播
卫星
频
音
单
频
向
交
广
互Leabharlann 播 视 会、视
议
电
频 单
向
广 播
WWW服务器 FTP服务器
9210主站 接收机 计算机 课件服务器 单收站 计算机
其他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主站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课件服务器 VOD服务器
二级站 省培训中心
计算机 多媒体教室
6-Feb-13
4、发展远程教育将有利于加快 行业技术成果的推广速度
� 气象现代化的建设要求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业务
人员掌握,以便尽快发挥现代化设备的效益。远程教 育,特别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 新技术、新成果向全国推广,而且可以方便、及时地 更新内容。因此,远程教育可以加快行业技术成果的 推广速度,缩短应用周期。
6-Feb-13
1、建设气象远程培训系统是 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 (续)
� 现有的培训能力难于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人才培
养的需要
� 气象部门 5万多职工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需求 � 培训条件和资金的限制 � 基层台站人员,尤其是西部地区人员接受培训的机会
极少
� 远程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的途径:不受
时间、空间的限制,时效快、受训面广、效益高 。
� � � � �
复建设。力求做到边建设,边发挥效益,注重实效, 逐步完善。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开放性和标准化 。 效益优先和实用性 。 可靠性和安全性 。 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应用管理并重。
6-Feb-13
四、系统结构和技术方案
� 系统结构 : � 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二级站(省级培训中 心)和三级站(地县气象局)三级子系统构成。
6-Feb-13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 气象远程培训系统由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二级站(省级培训中心)和三级站(地县气象局)三 级子系统构成。
6-Feb-13
主站的建设的四个子系统
� 远程直播教学系统 � 基于Internet 远程培训系统 �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统 �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
6-Feb-13
主要内容
�
系统建设的目的和依据
�
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
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
系统结构和技术方案 � 项目关键与应对措施
�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Feb-13
一、系统建设的目的和依据
�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建设气象远程培训系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
6-Feb-13
地县气象局(台、站) ) 三级站( 三级站(地县气象局(台、站) 地县气象局(台、站))
� 主要利用9210单向广播系统,在原系统中安装多媒体
解压卡收看主站播放的节目,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话拨 号登录到主站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流。
6-Feb-13
三、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重
三级站 地县气象局
下发光盘
计算机 路由器 直播教室 课件制作工作站
Video Screen 路由器 Modem
Internet
6-Feb-13
拟采用的几种形式
6-Feb-13
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 气象部门的行业资源为气象远程培训的开展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远程教育提 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 国内外开展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前景 � 培训中心及局大院现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及经验
6-Feb-13
气象部门的行业资源为气象远程培训的 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了远程培训的方式。远程培训主要为:利用 Internet 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 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技术 、CD-ROM光盘分发等 。 � 欧洲国家在开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方面,速度发 展也很快,不仅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等硬件平台 ,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制开发了一批有影响的气 象课件。
6-Feb-13
6-Feb-13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统
� 建设内容: � 多媒体教育资源存储、服务支持环境。主要包括:大 容量数据库系统及相关硬软件。 � 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发集成环境。主要包括:音视频后 期制作设备, VCD/DVD制作设备,课件开发工具等。 � 多媒体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包括较高档次多媒体技术 研究开发环境和工具等。
备 � 可以实时地将采集的信息存录 、上传到 9210总站 、向 全国气象部门进行直播 � 可以在局大院内实现教学过程的网络直播 � 可以通过 9210语音系统和气象部门邮件系统等进行语 音或文字交互
6-Feb-13
基于Internet远程培训系统
� 建设内容 : � 气象远程网站系统 ,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学的各类服 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硬件设备以及 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 � 远程教学和教学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一套教学习和教 学管理应用软件 。
�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 9210系统),
其主站就位于北京,接收点分布到地县(市)级 ,覆盖面广 ”期间建设了全国气象部门办公自动化系 � “九五 九五” 统,实现了中国气象局与各省、地(市)局,省 局之间,省内各地(市)之间管理信息点对点和 广播式数据通讯、语音通讯、电话会议、传真、 电子邮件以及监控等功能 � 中国气象局正在建设的基于卫星的视频会议系统
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 随着我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国民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的准 确率和气象服务的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 随着卫星、雷达、计算机与通信等高新技术在气象部门的广 泛应用,对气象部门职工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 高的要求 。 � 气象部门在努力做好传统气象工作的同时,要实现气象业务 稳步向气候系统领域拓展的发展战略,要实施新的人才战略 ,都对气象部门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科技人才队伍和 科技服务与产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
6-Feb-13
二级站(各省培训中心)
� 建设内容:
� 建设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教室
� 实现功能:
� 依托9210视频单向广播接收系统收看主站播放的教学
节目 。 � 依托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实现与主 站进行实时双向交互式教学、讨论、答疑等 。 � 根据主站的统一要求对本站学员进行辅导、向主站反 馈教学信息等 。 � 对地县级(台、站)点进行教学辅导 (必要时)。
6-Feb-13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 建设内容: � 依托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的实时交 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 各种宽带接入方式的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6-Feb-13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 实现功能: � 提供双向的实时教学转播 � 交互式的检索与应答的真视频点播 � 网上虚拟实验和多媒体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