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80790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80790
教学支撑 :学员 、教师 、师生交互 。 教学管理 :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工作管理、报
表管理、资源管理等。 系统管理:身份认证、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
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计费管理等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
统
建设内容:
多媒体教育资源存储、服务支持环境。主要包括:大容量数据库系统及 相关硬软件。
其它资源
无线网关
统一消息平台 电缆调制器 卫星接收器
交换机
应用层
消息层 接入层
CDMA GPRS
HFC
VSAT
FTTB+LAN
五、项目关键与应对措施
远程教育资源的组织和落实
积极选用国内外现有的能符合气象部门培训需要的教 学资源
组织人力(含科研、业务单位)抓紧开发出一批气象 部门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急需的重点课件
“九五”期间建设了全国气象部门办公自动化系 统,实现了中国气象局与各省、地(市)局,省 局之间,省内各地(市)之间管理信息点对点和 广播式数据通讯、语音通讯、电话会议、传真、 电子邮件以及监控等功能
中国气象局正在建设的基于卫星的视频会议系统
展 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 计逐算步障机 应网 用络 到、 社通 会信的技各术个与领多域媒体技术的科学成果
高新技术的应用,给各级气象台站人员提出了急迫的培训需求,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效益。
气象业务专业性强,其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难以承担气象部门职 工的培训任务 。
3、发展远程教育将使各类教 学
气象资培源训得的特到点更之一有是效教学的内利容用中图形图像占很
大部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图形图像 信息用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 式呈现可以使学员对所学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更容易掌握。
四、系统结构和技术方案
系统结构 :
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二级站(省级培训中心)和三级站(地 县气象局)三级子系统构成。
拟采用的几种形式
依托气象业务卫星通信网,以视频广播和音频交互相结合 的实时制作和播放方式,远程用户在本地通过“单收站” 接收下传的视频节目,并在本地进行学习 ;
以多媒体光盘(CD 或DVD)和录像带为载体的方式,远 程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自主学习或在本地观看录像带 ;
基于Internet远程培训系统
建设内容 :
气象远程网站系统 ,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学的各类服务器、核心交换机 、防火墙、路由器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
远程教学和教学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一套教学习和教学管理应用软件 。
基于Internet远程培训系统
实现功能 :
基本:注册与登录、选课与交费、新闻与通知、电子 信箱、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论坛等。
二、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和主要内容
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和Internet技术为依托, 采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先 进的技术手段,经过“十五”或更长时间的建设,建 成具有实时交互功能的、多通道和多功能(视频广播 、多媒体交互式光盘、基于Internet)的、技术先进的 气象远程培训系统,以适应气象部门实施人才战略、 拓展气象业务领域的需要,适应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 基层台站职工知识更新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远程直播教学系统
实现功能:
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 可以同时采集4路信息 可以在前台和后台方便地控制直播教室的各种教学设
备 可以实时地将采集的信息存录 、上传到9210总站 、向
全国气象部门进行直播 可以在局大院内实现教学过程的网络直播 可以通过9210语音系统和气象部门邮件系统等进行语
音或文字交互
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气象部门的行业资源为气象远程培训的开展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远程教育提 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国内外开展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前景 培训中心及局大院现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及经验
气象部门的行业资源为气象远程
培训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简称9210系统), 其主站就位于北京,接收点分布到地县(市)级 ,覆盖面广
)
主要利用9210单向广播系统,在原系统中安装多媒体解压卡收看主站 播放的节目,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话拨号登录到主站服务器进行信息交 流。
三、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力求做 到边建设,边发挥效益,注重实效,逐步完善。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开放性和标准化 。 效益优先和实用性 。 可靠性和安全性 。 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应用管理并重。
基于Internet的交互式远程培训教学、考试与管理方式。 远程用户通过Internet进行各种交互(包括Email、BBS 等提问、答疑、讨论)、学习,参加相关的考试,并取得 相关的资格等 ;
依托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和其他各种宽 带接入方式,实现实时交互方式的远程培训。
教师电脑 笔记本 实物展台
2、建设气象远程培训系统是
气象部门工作特性的需要
气象部门是国务院直属的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机构 ,具有台站人员高度分散、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等特点 ,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实行条条领导的单位。
全国有5万多职工,有2600多个气象台站,分散在全国各地,尤 其是西部地区等艰苦台站有许多人工作在条件非常艰苦、交通不 便的边远地区。
实现功能:
依托9210视频单向广播接收系统收看主站播放的教学 节目 。
依托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实现与主 站进行实时双向交互式教学、讨论、答疑等 。
根据主站的统一要求对本站学员进行辅导、向主站反 馈教学信息等 。
对地县级(台、站)点进行教学辅导 (必要时)。
三级站(地县气象局(台、站)
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发集成环境。主要包括:音视频后期制作设备, VCD/DVD制作设备,课件开发工具等。
多媒体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包括较高档次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环境和工 具等。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统
实现功能:
提供开展气象远程培训教学和面授培训辅助教学的多 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软件资源的教学运行支持,提供 各种学习、学习讨论、辅导答疑、测试、模拟试验等 所需的资源。
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气象远程培训系统由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二级站(省级培 训中心)和三级站(地县气象局)三级子系统构成。
主站的建设的四个子系统
远程直播教学系统 基于Internet远程培训系统 多媒体教育资源综合开发系统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程直播教学系统建设内容:
改建一间设施较为先进、能容纳80人左右的多功能直播教室 多媒体教学系统 视频摄录、采集及存储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灯光及音效系统
5、发展远程教育将有利于提
高集中在校培训的质量和效
教学益单位对学员培训前必备的基础知识的要求很
难进行客观的检查和把关。学员入学后知识程度 往往参差不齐,差距很大,一方面给教学组织带 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 现和教学质量。
远程培训为集中在校培训前的预培训提供了可能 。学员在参加在校集中培训前,可以通过远程培 训的方式,学习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远程预培 训为在校集中培训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使学员可 以在校集中精力学习新东西,研讨重点问题,从 而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依托全国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及电视会议系统的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 统
各种宽带接入方式的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实现功能:
提供双向的实时教学转播 交互式的检索与应答的真视频点播 网上虚拟实验和多媒体阅览室
二级站(各省培训中心)
建设内容:
建设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媒体教室
国内外开展远程教育 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前景
美国气象部门在对职工进行培训过程中也广泛采 用了远程培训的方式。远程培训主要为:利用 Internet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 和单向式预录视频教学技术 、CD-ROM光盘分发等 。
欧洲国家在开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方面,速度发 展也很快,不仅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等硬件平台 ,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制开发了一批有影响的气 象课件。
提供开展面向行业外气象相关专业业务拓展培训和部 分面向社会新技术培训教学运行支持。
提供音视频课件后期制作主要功能,包括非线性编辑 、数字特技、VCD/DVD制作功能。
提供多媒体课件制作、维护,教师备课等素材、工具 支持。
提供开展多媒体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环境支持。
实时交互方式远程培训系统
建设内容:
培训中心及局大院 现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及经 “九验五”期间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了北京气象学院
多媒体中心,培养了一支相应的专业技术队伍 ;
几年来,培训中心已经开发制作了一系列的多媒 体培训教材(如: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岗位培训 多媒体补充教程等),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经验 ;
培训中心地处局大院,可以充分利用局大院的人 才和技术条件;
远程教育方式更有利于综合利用各类现有的教学 资源、实现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事业单位在 教育资源方面的共享,扩大培训资源,提高培训 效率。
4、发展远程教育将有利于加
快
行业技术成果的推广速度 气象现代化的建设要求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业务人员掌握,以便 尽快发挥现代化设备的效益。远程教育,特别是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新技术、新成果向全国推广,而且可以方便、及 时地更新内容。因此,远程教育可以加快行业技术成果的推广速度, 缩短应用周期。
尽快制定课件开发计划
加强对课件制作的经费投入 远程教学业务维持费用 与气象业务系统的协调 :在保证气象业务正常运
转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部分资源。
挪威语:Takk
VGA系统示意图
VGA一分二
VGA
四选一
VGA一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