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________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________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2. 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________B. 人口数量萎缩C. 人口老龄化________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3. 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A. 电子装配业________B. 汽车制造业C. 金融服务业________D. 文化创意产业2. 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无锡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等级最高___________B. 杭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C.在行政管理上,苏州隶属于上海D. 基础设施网络的密度受河流、湖泊分布的影响2.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问题大都根本解决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3.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开始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
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城市会出现“荷兰病”的是A.株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桂林____________________C.拉萨____________________ D.鞍山2. 这类城市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B.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外联系C.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3. 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① 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 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 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导,发展农业④ 向我国西部油气资丰富的地方搬迁A. ① ②______________B. ② ③______________C. ② ④___________D. ③ ④4.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 高档服装________B. 可口可乐饮料________C. 电子装配________D. 飞机制造2. 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________B. 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C. 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________D.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外资企业5.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甲 B.乙 C.丙 D.丁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 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 ② 地水土流失严重C. ③ 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 ④ 地风沙危害严重6.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
据此完成下列下列问题。
1. 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① 地形阻挡② 受盛行风控制③ 寒流降温④ 受海洋影响大A .① ③________B .② ④________C .② ③________D .① ④2. 该岛屿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的是A .商品谷物农业________B .水田农业C 畜牧业________D .园艺业3. 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 .岛屿封闭B .地形单调C .降水过多________D .人类破坏7.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
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 2007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下列问题。
p8. t-fami 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计占总面积比例 (%) 17 12 32 18 21 1001.A. 甲B. 乙C. 丙D. 丁2.A. 滩涂→ 盐荒地→ 旱地B. 盐荒地→ 滩涂→ 旱地C. 旱地→ 盐荒地→ 滩涂D. 林草地→ 旱地→ 滩涂9.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____________________B.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____________________D.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2. 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A.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___________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______________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10. 下图中左图为台湾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该海岸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城市附近A. 台北________B. 花莲________C. 彰化________D. 高雄2. 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活动是A. 晒盐业________B. 水稻种植业________C. 石油化学工业________D. 茶叶栽培11. 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A. ②B. ③________C. ④________D. ⑤2. 图中④ 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A.暴风雪B.飓风C.沙尘暴D.酸雨3.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⑤ 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_________B. ② 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多C. ⑥ 地附近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D. ① 地比⑥ 地多地震,且① 地比⑥ 地大陆架狭窄12. 星巴克(Starbucks)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在美国西雅图市。
咖啡豆的主产区在巴西南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印度群岛国家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品质世界闻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美国咖啡连锁店的咖啡豆来自于牙买加,运到美国采用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 B.海运C.铁路 D.空运2. 沙特阿拉伯的星巴克原料咖啡豆,来自埃塞俄比亚等地。
埃塞俄比亚相对于牙买加优势在于A.距离更近____________________ B. 劳动力更廉价_________ C.土壤更肥沃___________ D.气候更优良13. 麦麦高铁是我国海外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km/h的海外高铁,也是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工程主要包括: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2座,地下通道3座,涵洞135座,全长450千米。
下图为麦麦高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麦麦高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对该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技术是制约该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C.该工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D.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石油输出2. 沿麦麦高铁一线可见A.大片茂密林地 ______________ B.河网密布______________ C .冰雪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 D.沙地广布1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甲、乙海域分别是A. 大西洋和加勒比海B.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C. 加勒比海和太平洋D. 太平洋和墨西哥湾2. ①运河大大缩短了A. 北美西海岸和南美西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B. 北美东海岸和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C. 北美西海岸和北美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D. 北美西海岸和亚洲东海岸之间的海运距离3. 若尼加拉瓜运河建成通航,则经济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的国家是A. 墨西哥B. 埃及C. 新加坡D.巴拿马4. 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可能遇到自然障碍有A. 沿线湖泊众多______________B.火山、地震活动频繁C.高寒冻土广布______________D. 溶洞、暗河众多15.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影响路线③入秋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纬度与大气环流B.地形与大气环流C.纬度与地形D.人类活动2. 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线路是A.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②C.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④二、综合题1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约占全国5.8%。
目前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共有16座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材料二: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将重庆、成都与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这也是深化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图甲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乙为中国局部区域图,阴影部分为“西三角经济区”。
(1)“西三角”中成都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仅为600公里,但气候特征差异却非常大。
p17. 城市 1月均温(℃ ) 7月均温(℃ )年降水量(mm)西安 -0.9 26.6 658 成都 6 25.1 1500 指出西安和成都一月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