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鼠实验性缺氧-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心课件ppt

最新小鼠实验性缺氧-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心课件ppt


[护理问题]
• 1 缺乏不同阶段流产的卫生知识 • 2 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危险:与出血有
关 • 3 有感染的危险:与反复出血抵抗力下
降,宫腔内容物残留及手术有关 • 4 躯体移动障碍:与先兆流产卧床休息
有关 • 5 预感性悲哀:与可能失去胎儿有关
[护理措施]
• 1 先兆流产的护理
• (1)一般护理:解释、避免紧张;卧床休 息,作好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灌 肠;行会阴护理,禁止性生活。
4.肝脏颜色的观察:
将10只小白鼠(未死者处死)按顺序放于蜡盘中,用剪刀剪 开腹部并向上翻起腹壁,暴露肝脏,观察肝脏颜色变化。
【注意事项】
1.缺氧瓶内外表面要干净透明,以利观察动 物在瓶内的表现。
2.必须保证缺氧瓶完全密闭,否则会影响实 验结果。
3.给小白鼠腹腔注药时要稍靠右下腹,勿损 伤肝脏,也不要将药注入肠腔或膀胱。
4.外界不良因素
• 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可直接 或间接对胚胎或胎儿造成危害,引起流 产。
[流产分型]
• 1.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出现阴道流血 或下腹痛,宫口未开,尿妊娠实验阳性, 妊娠产物尚未排出有可能继续妊娠者。
• 处理原则为卧床休息和对因治疗,给予 心理安慰,镇静剂的使用,黄体功能不 全者用黄体酮,密切观察病情。
• 处理原则为尽早排空子宫,用雌激素,增加 子宫韧度。术前查凝血功能,子宫小于3月孕 可直接性钳刮术,术中用缩宫素;子宫大于3 月孕行缩宫素静滴引产,促使胎儿,胎盘娩 出,必要时清宫。
• 6.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 或三次以上者。早期流产原因常为黄体 功能不足、甲低、染色体异常。晚期流 产最常见的原因为宫颈内口松驰、子宫 畸形、子宫肌瘤等。习惯性流产以预防 为主。
• 2.难免流产:阴道出血多,腹痛剧,宫 颈口已扩张或部分胎块组织在宫颈口。
• • 处理原则为清宫、止血、抗感染补液。
• • 3.不全流产:部分妊娠物已排出体外,
尚有部分残留在宫腔内,尿妊娠实验阴
• 性。处理原则同2。
• 4.完全流产: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尿妊娠实 验阴性。排出物必须检查。
• 5.过期流产(稽留流产):胚胎在子宫内死 亡已超过2个月,但仍未自然排出者。
排出者。 • 人工流产:用人工方法使妊娠终止者。
[病因]
• 1.遗传基因缺陷 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占 50-60%,多为数目异常,其次为结构异 常。
. 2.母体因素
2.母体因素
• (1) 全身性疾病:妊娠期高热引起子宫收 缩发生流产;细菌或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 血循环,导致胎儿死亡引起流产;心衰严重 贫血导致缺氧引起流产;慢性肾炎或高血压 胎盘可能发生梗死引起流产。
4.测量耗氧量前,高、低温环境中的两只缺 氧瓶必须在室温下平衡15分钟左右。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 第一节 流 产
定义
• .流 产: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 不足1000克者。
• 早期流产:流产发生在12周以前者。 • 晚期流产:流产发生在12~28周者。 • 自然流
3. 中枢神经系统状态对低气压所致乏氧性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7、8、9号三只小鼠,于抽气前10分钟分别腹腔注射1%咖啡因、 0.25%氯丙嗪、生理盐水0.3ml。 (2)将三只小白鼠放入负压吸引器的低压槽内,密闭容器。 (3)打开负压吸引器电源,抽气减压,从压力表上观察,减压速度为每 分钟上升2000m,模拟高度,直至9000m,自减压开始记录时间,直至小 鼠死亡,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表现,记算存活时间。
• (2) 生殖器官疾病: • (3) 内分泌功能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孕妇,
体内孕激素水平低,蜕膜发育不良引起流产; 甲低孕妇因胎盘发育不良导致流产。
• (4) 免疫因素:母体排斥胎儿,母体有抗 精子抗体常导致流产。
• (5) 其他
3.胎盘因素:
• 滋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不全是胚胎早期 死亡的重要原因。
【实验目的】
1.掌握各型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2.观察缺氧时呼吸系统的改变及血液颜色的变化。 3.了解环境温度改变对缺氧的影响。 4.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改变时机体对低气 压所致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
2.环境温度改变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两个氧瓶,各放入钠石灰5克。 (2)取500ml烧杯两个,一个加入碎冰块,将杯内水温调制0~-4℃, 另一个加入热水,将温度调制40~42℃。 (3)取5、6号两只小白鼠,称重后装入两个缺氧瓶内,盖紧瓶塞,然 后将两个缺氧瓶分别放于装有碎冰和热水的烧杯内。 (4)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存活时间,并与室温条件下的1号小鼠进 行对比。
小鼠实验性缺氧-河北北方学 院病理生理实验教学中心
前言
缺氧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根据其原因不同可分为乏氧 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四种类型。引起 乏氧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大气中氧分压降低和呼吸系统疾病,其 共同特征是动脉氧分压、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均降低,实验中将 小白鼠放入装有钠石灰的密闭缺氧瓶内,造成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从而引起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性质和含量改 变所致的缺氧,本实验利用一氧化碳和亚硝酸钠中毒的方法,使 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血液性缺氧,其中亚硝酸钠中 毒所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可被还原剂美蓝还原成正常血红蛋白, 恢复带氧能力,达到抢救和预防的目的。机体对缺氧耐受性受多 种因素影响,本实验将探讨环境温度改变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 态改变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兴 奋时,机体代谢率增高,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增加,对缺氧耐受性 降低;反之,机体对缺氧耐受性增强。
•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阴道流血及有无 组织物排出,B超协助检查。
• (3)遵医嘱行药物治疗:维生素E、叶酸有 助于胚胎发育,是常用药物。精神紧张、早 孕反应重者,给溴化剂等镇静药物;黄体功 能不全者肌注黄体酮;甲低者,给甲状腺素 制剂。
• (4)出院宣教:胚胎发育良好者,可出院, 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出现异常, 随时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