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经济宏观大环境日新月异,居民的生活质量较之过去也迎来很大改善。
就经济角度而言,浙江省在我国经济总体格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超越了长三角范围,经济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方面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代表着我国的较高水平。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居民理财现状进行研究,讨论居民理财的影响因素和理财选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出相应建议,希望提高居民的风险意识和防范,使每个人对自己将来的财富需求或储蓄有个更有计划的安排,培养个人良好的理财习惯和理财意识,合理分配拥有的财富资源,利用它们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经济财富。
这样做利人利己,也会对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更大的价值。
一、居民金融理财概述(一)居民金融理财的作用在满足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质需要之后,居民就拥有了金融理财的前提,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实现手持资金的价值最大化,避免产生资金的闲置浪费现象,并且在生活的现在和未来我们都会面临很多方面的需求,例如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抚养子女的需要、赡养父母的需要、应对意外事故的需要、养老的需要等等。
基于这些考虑,合理使用储蓄、债券等理财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财富拥有量,为自己的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居民金融理财的影响因素张奕林(2015)认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固定收入、负债情况、对理财的了解、理财方式偏好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居民的理财计划。
我认为影响居民金融理财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收入,金融产品预计收益率,个人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承受能力。
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能承受的风险有所不同,青年时段没有过重的需求压力,会选择风险较高的理财工具,中老年则有较多压力会选择较为保守的工具。
收入则决定了某个居民可用于金融理财的数额多少。
在居民金融产品的选择方面,个人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承受能力扮演着关键角色,决定着居民最终作何选择。
金融产品预计收益如果较高也说明该产品有相应高的风险,风险承受较低的居民应当慎重考虑。
二、浙江省居民理财现状及问题(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为了了解浙江省居民理财现状,在浙江省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问卷总量时是500份,有效问卷472份,占总数的94%。
有效问卷里有42.8%是由男性受访者提供,剩余的则为女性提供,没有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现象。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分析浙江省居民理财存在的问题: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的方式对全部浙江省居民发放。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详细记录被调研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对被调研者的理财情况以及对当前浙江省的居民理财环境和存在问题的看法。
(二)浙江省居民理财的现状1.居民理财资产比例表1样本人群的月收入表3投资理财占您总收入的比例数主要为3个人。
根据浙江省物价水平推算,每人每月开销约为2500元。
因此居民月收入水平10000万元以上的居民,每月将会剩余部分可支配资金用于理财或现金持有,随着资金的积累,居民手中可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持续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的资产也逐渐贬值,浙江省居民也意识到居民理财的必要性,根据表2可知,超过一半居民认为居民理财是一直有必要的。
表3表明,收入的增加为居民投资理财带来了积极影响,居民由此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居民财富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同时,表3也表明居民投资理财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10%以下和10%-30%分别为41.31%和33.90%.2.居民理财方式图1样本人群理财方式由图1可知,目前,浙江省居民理财方式以储蓄存款为主,被访者采用储蓄存款的理财方式的比例为91.6%。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居民选择储蓄存款的居民理财方式,占比为91.6%。
就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的稳定性方面而言,储蓄存款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
活期存款则存在收益较低的问题。
固定期限储蓄则是在规定的存期内,居民可以和银行共同讨论决定相关的细节方面信息,收益率高于活期储蓄。
接下来基金占比为40%,是问券受访者的第二选择。
调查选项中占比最少的是贵金属只有9.7%,这种投资方式可以作为一种躲避风险的手段。
3.居民理财资产收益表4 2016年年末浙江省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资料来源:浙江统计信息网,统计数据-金融,2016年12月居民财产结构中,储蓄占的比例过高导致财产收益率较低。
居民的理财方式比较单一且范围集中,大部分都是选择了消费这一手段。
采用较多的理财方式为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和保险等。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有22%的居民采用了是储蓄存款的理财方式。
同时,根据中国统计局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底,我国人民储蓄存款金额达485, 000亿。
从表4可以看出,浙江省居民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5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率达到10.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0.3%。
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180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7.0%。
年末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875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1.4%。
居民将钱存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理财数额增长较大,从贷款情况来看居民个人贷款也在增加,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实事上,银行存款具有两个大缺点分别为财产保值性和财产增值性较差。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因为物价上涨从而造成实际利率为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此外,银行存款占比较高也不能满足人民对财富增长的需求,这将造成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下降。
居民适当存放部分流动资金作为储蓄存款以备不足之需,其余的可支配资金应投资于其他理财工具上,增加资金使用效益。
图2 2007-2016年储蓄存款占比(三)浙江省居民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缺少居民理财专业人员投资是一项难度较大且变化较快的经济活动,它对该行业人士的技术知识专业要求非常高。
从事该行业人士除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资产管理技巧、多年的实战经历外,还应了解法规、管理、运营、销售等有关的基本情况。
现在不少银行的客户经理前身是银行储蓄所的员工,因此他们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令人堪忧,达到其工作的严格要求可能性不高。
因此他们只能为人们提供采取哪种存款方式的建议等,无法给出建设性的投资规划意见。
所以在该领域,,浙江省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出现了人才供应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的现象,由此导致相应的负面效应不断凸显,例如客户满意度较低。
现阶段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往往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变化不足,且整体质量较低,依据不一样客户的不一样需求的理财产品不多,一家中介机构刚一推销一类产品,立刻就被快速模仿。
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相关理财产品时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正确的导向,很多居民的理财观念停留在较低水平,对于理财产品购买欲望极低,同时也对金融机构大失所望。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可能妨碍了国内理财服务业的前景。
出现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缺少专业的居民理财人员设计符合居民具体情况的理财产品。
2.合适的金融理财产品较少表5 各机构理财产品基本信息资料来源:工商银行官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投资产品根本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其较高的风险让很多居民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能掌握主动,限制了其对资产的更好分配。
例如表4中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理财93较另一种工行的产品财富稳利350来说他期限时间较短,预期年化收益相差不大但是他的起购金额要10万,这对普通居民来说起购金额是偏高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很高,价格很不稳定,所以收入也很不稳定。
长期股票投资的平均年报酬率为10%-15%,收益远远高于同行业大部分产品,到时与此相对应的是安全性较低,大部分居民认为购买此产品得不偿失。
投资渠道的狭隘也从一方面阻碍了浙江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因此,要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和丰富各类金融产品。
要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展开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帮助客户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相关产品,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方案,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增加客户经济收益,并在适当时间调整投资组合,使投资收益最大化。
3.居民理财风险大根据图1可以看出,浙江省居民大多是风险厌恶者。
他们往往不乐意以降低资金安全为代价来获取较高收益,因此很多理财手段虽然在经济收益方面有限,但往往因为其较低的风险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整体水平低下,居民对其还不能完全放心,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想法设法来弥补国家保障体系的缺陷。
因此,居民更容易将资产放入风险较低的银行,以满足个人的心里预防机制,用来来抵御未知风险。
从表4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选择定期储蓄的人占总数的71%,基金的人占总数的60%都超过半数较多。
说明浙江省选择承担高风险进行理财的居民并不多。
居民需要充分发挥自主积极性,以更高的热情了解学习如何提高财物安全,同时结合国家的宏观环境,在此基础上对理财方式做出合理选择,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进行风险评估可以看出居民个人或居民可以或者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这样可以在进行理财投资时避免超过能力承受范围从而导致损失出现无法进行有效应付。
一些居民对于风险的认识较为片面。
按照严格的划分,风险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前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公司外部或者公司所不能预计和控制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是属于宏观环境的影响。
这些因素如果发生,将会使证券商品的价格都发生动荡,它涉及面非常的广,并且不能预测从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规避这些风险。
由于其风险往往保持在较高水平,很难通过相应的措施对其带来限制,因此系统性风险也被称为分散风险或者宏观风险。
它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变化带来的相应影响而导致证券价格下降的概率。
这种风险的发生往往具有较大偶然性。
因此往往不会造成太大的连锁反应,危机整个行业,成为偶发性风险或者残余风险,主要指的是非系统风险。
4.居民理财投资渠道少从早期钱庄开始,人们就将手中剩余的存入钱庄。
到如今,商业银行的建立,人们也习惯将钱放入商业银行,用来防备突发事件发生急需用钱的情形。
虽然目前浙江省也有其他的居民理财方式,但是居民长期将资金存入银行,储蓄存款己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与此同时,其他理财产品的安全性也比储蓄存款低,上述原因造成了我国储蓄存款占比高居不下的情形。
除了将居民收入用于消费以外,所持有的金融财产种类不多,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有22%的居民采用了是银行存款的理财方式。
同时,按照中国统计局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民存款金额达485, 000亿元,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实事上,储蓄存款最严重的两个缺点是增值性和保值性比较弱。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因为物价上涨从而造成实际利率为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此外,银行存款占比较高也不能满足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这会造成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整体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