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化行为有的人只要情绪一来,就什么都顾不得了,什么难听的话都敢说,什么伤人的话都敢骂,甚至还作出后果严重的违法乱纪的行为来,这就是人的情绪化。
人的情绪化行为有哪些特征呢?行为的无理智性。
人的行为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外部活动。
人区别于其它动物之一,就在于人的行为的理智性。
但是,人的情绪化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往往缺乏这一点:不仅“跟着感觉走”,而且“跟着情绪走”。
行为缺乏独立思考,显得不够成熟,浮于表面,轻信他人,而且有时还依赖于他人。
行为的冲动性。
人的行为本应受意志的控制联系,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
但是,人的情绪化行为反映了意志控制力的薄弱,显得冲动。
一遇什么不顺意的或不称心的事,就象一个打足了气的球一样,立即爆发出来。
带有情绪化行为的冲动,看起来力量很强,然而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紧张性一释放,冲动性行为就结束了。
这种冲动性行为往往带来某种破坏性后果。
行为的情景性。
它的显著特点是为生活环境中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刺激所左右。
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一出现,就显得非常高兴;一旦发现满足不了,就会异常地愤怒。
因此,这种行为就显得简单、原始,比较低级。
如果他人故意地制造一个情景,那么,一些人就会按照他人预计的方式行动,就会上当受骗。
行为的不稳定性、多变性。
人的行为总有一定的倾向性,而且这种倾向性一经形成,会显得非常稳定。
但是,人的情绪化行为却具有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行为的攻击性。
这类人忍受挫折的能力相当低的,很容易将自己受到挫折产生的愤怒情绪表现出来,向他人进攻。
这种攻击,不一定以身体的力量方式出现,也可以语言或表情的方式出现:如不明不白地讽刺挖苦他人,在脸色上给他人难堪和下不了台等。
正因为人情绪化行为具有上述特点,就使这种行为具有不少消极特点。
例如,情绪化行为会成为个人心理发展的障碍,使人变得缺乏理智、不成熟,甚至成为后果不堪设想行为的起端;对于群体来说,过多的情绪化行为会妨碍青年人之间的融洽与和睦;对于社会来说,当人的情绪化行为成为一种倾向时,就比较难于为社会控制,甚至成为某个社会事件的起因,给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那么,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化行为呢?要承认自己情绪的弱点。
在每个人的情绪世界里都有他的优点弱点,长处短处,为此自己一定要认识自己情绪世界中的弱点和短处,不能回避,不能视而不见。
譬如,有的人喜欢激动,而且一激动就控制不住自己。
怎么办?就要承认自己有这个毛病,在承认的基础上再认真分析自己好激动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激动?然后再找一些方法去克服它。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提醒自己:“可不能放纵自己啊!”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人的情绪化行为大都是自己的欲望、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
当一个人的行为都只与“我”字相关的“功”与“利”联系在一起而不能满足时,只与能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物欲”联系在一起时,行为就为变得简单、浅显,就会产生短视、剧烈的反应来。
在“索取和获得尽量多一点,付出和贡献尽量少一点”的不正常心态下,产生情绪化行为是不足为怪的。
因此,要降低过高的期望,摆正“索取与贡献、获得与付出”的关系,只有加强了理性认识,才可能防止盲动的情绪化行为。
要学会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上在的各种矛盾。
有很多情绪化行为是与不会认识、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起的,所以一定要学会认识问题的方法,不能走极端,不能片面化,不能以点概面,不能形而上学,不能主观主义,这样只能使增加自己的消极悲观情绪,使自己越来越沉重;要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积极的一面,从多个角度、多种观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并能深入到现实中去,这样能使自己发现原来发现不了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乐观一点,这样会增加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加自己的希望、信心,即使遇到严重挫折也不会气馁,不会打退堂鼓。
要学会正确释放、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一般来说,当人处于困境、逆境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当这种不良情绪不能释放、长期压抑时,就容易产生情绪化行为。
怎么办?要承认现实,要认识到,环境的不幸是难免的,关键是不要自己折磨自己,过度的压抑不会帮你摆脱痛苦,相反地,它会加速缩短你的生理寿命和社会寿命。
为此,就要旧地重游这种消极情绪适时地将它释放、宣泄出去,譬如多找一找好朋友谈心,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参与社会,多找一些乐趣的事干,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出一点成果,从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安慰、精神寄托等等。
因为我有一个理想的工作,所以我很骄傲。
因为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所以我很温暖。
因为我今天气色不错,所以我很精神。
有一个男青年失恋了,他很痛苦地到酒吧喝酒,直到酩酊大醉,才踉踉跄跄地回了家。
并且,从此一蹶不振。
另一位男青年也失恋了,他也跑到酒吧喝酒,但却是为了庆祝。
他觉得自己自由了,又可以重新飞翔了。
在酒吧,他与另一位单身女孩友好地攀谈,寻找并制造着另一种契机……这是台湾成功学专家杜云生先生上课时表演的一个模拟故事。
控制情绪的四种小诀窍表演总是难免夸张,但道理却意味深长。
生活中,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我们也会走进情绪的低谷,经历类似的无序。
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呢?杜云生向我们推荐了4个解决”量”点:要经常把注意力放在“要的”结果上。
杜云生曾经作过一个小小的试验,他让在座的人用30秒的时间先看看屋子里有什么蓝色的东西,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再接着问屋子里有什么颜色是绿色的?什么是黄色的?什么是白色的?结果大家都答不出来。
这时候,他让大家把眼睛睁开,问有没有绿色的东西?回答说有。
有没有白色的?回答说有。
杜云生又问,那你们刚刚想到的是什么颜色7大家一致回答:蓝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先引导他们注意蓝色。
所以,他们满脑子只有蓝色。
也就是说,人的注意力无法同时看到所有的事物,想到什么时,他的脑子里就充满了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论:既然你把注意力放在了”要的”和“不要的”上,都会有结果。
那为何不把注意力放在”要的“上面呢?人生本来有快乐的、成功的。
兴奋的事情,可是一般人情绪不好时,总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失败的、带给自己挫折感的不如意的事情上。
情绪控制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调整过来,关注人生中好的一面。
比如,当你早晨起床后,你可以问自己,今天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自己高兴的?今天有什么事值得骄傲?今天有什么事值得振奋?今天有什么事值得感恩?问完这些后,试着找到答案。
再抑或是对自己说,因为我有一个理想的工作,所以我很骄傲。
因为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所以我很温暖。
因为我今天气色不错,所以我很精神——总之要在脑海中让自己看到一些美好、成功的景象,这样便能够让自己感受到良好的情绪。
要学会问自己,在问题发生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不妨先问问自己,发生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从今以后我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错误?失恋后倘若能静下心来,想想男朋友为什么一去不回头,可能”失恋“就变得积极而有益了:假如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以免碰到下一个意中人时,又重蹈覆辙;假如是对方不懂得什么样的女孩子值得珍爱,这样的男人又有什么值得自己倾注所有情感的?这样一来,问题自然也就找到出口了。
但反过来,遭遇不顺有些人经常自问的却是: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这么不如别人?不好的情绪犹如乌云,肯定愈加浓密。
要改变情绪,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身体状态要有颠峰的情绪,先要有颠峰的动作。
要有颤峰的动作,失要有强烈的、夸张的表情,呼吸状态和走路方法。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肯定会有高兴的作动:手舞足蹈、愉快的笑容。
而一个人不高兴的时候,则会垂头丧气,两眼天神。
这证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身体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想要改变情绪,想要改变心理,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身体状态。
只要我们改变自己身体的状态,我们就能改变当时的情绪。
例如,一个人到了迪斯科舞厅,跳了20多分钟,会很兴奋,这时你如果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他会说,跳舞当然高兴了。
也就是说,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情,也可以很高兴,只要他做出高兴的动作。
“一个人的肢体动作可以创造情绪。
这是身心互动的原理。
进一步说,要有愉快的情绪,先要有愉快的动作。
要有愉快的动作,先要有强烈的、夸张的表情,呼吸状态和走路方法“杜云生说。
有的学员问杜云生该怎么做。
杜云生会告诉他:“你就先假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
学员问:“怎样才能假装”?杜云生反问:“如果突然中了大奖你会怎样”?他说:“会跳起来,会手舞足蹈”。
于是杜云生放一了些表现快乐的音乐,让他做一些类似的动作。
他做了,而且越来越高兴。
“想要自信怎么办?假装你很有自信。
当然要做出自信的动作:雄赳赳,气昂昂,双眼有神,走路快速,腰板挺直。
想想成功的人是怎么做的?他们通常都很有朝气,气定神闲。
你也要这么做,只要你能做出来,就能感受到自信的情绪了。
这个小小的试验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不是成功了才是成功者,一个人得先像成功者,他才慢慢会走向成功。
只要改变一种用语,就可改变一种情绪不知为什么,“累”、”烦”这样的字眼会经常挂在一些人的嘴边。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凡是爱说“压抑“、“痛苦“、“没劲“的人,通常情绪都比较低落。
负面的用语不但束缚自己,也会影响别人。
比如老板对自己的员工说,“你这件事情没做好”可以换成“你觉不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再做得好一点”;如果你把“你这样表现很差劲”的话语,换成“你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他听了肯定会备受鼓舞,会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再举个古代的例子:有一次,张飞带兵打仗,他们因为没有计划好而打了败仗。
张飞让他们撤退,士兵们情绪不高。
张飞说,我们不是撤退,只是换个方向前进。
大家一听,好,那就换个方向前进吧。
所以,要改变说话的方式,杜绝渲染自己的痛苦和不快。
你可以讲,我只是有一点需要释放,有一点需要放松,而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就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丰富多彩的情绪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