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
20世纪40年代前
【与直接法对立,客观上成为语法翻译法的继续】
教育学:前苏联的重视德育、把教育教养放在首位
语言学:语言三要素
心理学:两个信号系统
1.用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
2.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3.理解地模仿
4.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5.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材料
1.把语言对比引进第二语言教学并置于重要部位,同时强调发挥学习者的自觉性;2、形成既有翻译又有对比的现代意义的新型翻译法
3.继承了直接法的主要原则,把句型作为教学核心,同时又有所发展,强调二语对比
4.母语的使用上也比较灵活,避免了绝对排斥母语的片面性
1.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认为了解语言结构就能使用语言,与语法翻译法无差别
2.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行为主义将人与动物等量齐观,忽视了人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能力
直接法(自然法、口语法)
19世纪下半叶
贝力子【德】
帕默【英】
语言学:语言是习惯;不同语言并不对等,反对翻译法
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
教学过程模仿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
1.直接联系原则,排除母语,用直观手段,常用表演
2.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先听说后读写
3.以模仿为主原则,直接感知
4.句本位原则,句子是基本教学单位
视听法(情景法、圣卢克法)
20世纪50年代
古根汉【法】
吉布里纳【南斯拉夫】
语言学:结构主义
心理学:行为主义
【继承了直接法和听说法,又强调了情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
1.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整体结构感知
4.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
5.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1.如何把最新科学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还比较模糊
2.较多地运用在教本国人学外语上,对于教外国人学外语的实践不多,还需探索
自觉实践法
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
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外语学习途径,为听说法、视听法等流派开了先河,促进了翻译法变革,首开经验派教学先河
2.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编出了有成效并广泛推行的教材,在世界外语教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了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2、偏重经验,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3、早期过分排斥母语,一点就透的也不用母语讲反而影响教学
阅读法
20世纪初
韦斯特
口语教学难以达到
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避免使用母语,要求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在上下文或者插图的帮助下直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语法项目和词汇都是在上下文。
1、首次提出以培养阅读技能为主的单项语言技能训练方法,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2、严格控制母语和翻译,强调直接阅读目的语材料,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体现了直接法的基本原则,而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进行对比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1、最大的贡献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大拓宽了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使第二语言教学法走上了更为科学的道路
2、运用了听说法句型操练和语言对比的手段,又运用了语法翻译法的自觉掌握语法知识的本质特点
侧重阅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其他语言技能;后来由侧重实用性知识,到越来越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
听说法
20c40年代,盛于60年代
弗里斯【美】
拉多【美】
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
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对活的语言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
心理学:行为主义,刺激反应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情景法
20世纪20—30年代
帕默 霍恩比
帕默的语言观: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有意识的和天赋的,两种要同时运用;并且教学方法要取各家之长
1、教学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掌握语言结构是前提 2、从口语开始3、课堂使用目的语4、新的语言点在情境中介绍并操练5、先掌握词汇语法之后再叫阅读和写作
1、继承了直接法的特点,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特别是对词汇和语法的控制方面以及强调运用情景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文学名著
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基础
2.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能较好地培养阅读和翻译的能力,体现了理性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
过分强调语法学习,依赖母语,过分注重书面翻译,忽略口语教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7.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第一次建立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2.重视听说训练,强调实践性,建立起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
3、教学重大问题做了系统研究,提高了外语教学法的科学性
1.夸大了外语课的政治作用,混淆了外语教学与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的界限。把外语课视为母语课的一种补充和附属2、过分强调翻译对比和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认知法
20世纪60年代
卡鲁尔
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理论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1、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内化语言知识体系,反对刺激反映论
1、是对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进一步发展,将声音和图像结合,充分调动感觉器官,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2、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同生活结合,提高学习有效性
3、教材建设:《新概念英语》等
1.过分强调语言材料的整体模仿,缺少分析和归纳规则
2.强调口语、忽视书面语的阅读
3.根本的问题:重视形式,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
自觉对比法
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
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派
项目
产生时间
代表人物
理论基础
教学原则
优点
缺点
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19世纪
奥伦多夫【德】
语言学:历史比较(所有语言都始于一种原始语)
心理学:德国官能心理学(训练官能)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注重培养阅读、写作、智力,不重视口语和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