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试卷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共25大题)
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
A.工业化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高度发达的社会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
B.世代更替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
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读右图,回答5~6题。

5.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
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较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大洋洲、非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欧洲
D.亚洲、拉丁美洲
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
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B.①国就业压力大
C.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 D.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
10.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
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
11.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
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
机械增长加快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
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13.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人口合理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B.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C.居民的膳食结构
D.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15.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
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17.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陕西的大学生毕业后由西安去上海工作
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去进行学术访问
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
D.节假日到外地休假
18.下列现象中,对中西部剩余农业劳动力而言,属于
人口迁移拉力的是()
A.东部地区气候优越,降水丰富
B.到东部大城市找工作收入多
C.东西部语言差异大,日常生活的交流隔阂多
D.政府政策不妨碍农民跨省界各工经商
1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
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20.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
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21.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黄土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恒河平原
22.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
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近几年,关于口迁移带来的问题的说法错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
.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异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4.在泰国多数家庭中子女较多,并且没有男孩的家庭很少;在欧美许多国家,许多年轻人结婚较晚,有的家庭不愿生子女。

对以上成因解释最可能的是()A.地域文化不同 B.避孕技术是主要影响因素C.生育政策不同 D.饮食结构不同
25.在各国运动员中,有许多是从其他国家迁入的,例如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银牌得主新加坡队的两名运动员都是华侨。

对这种人口迁移解释最可能的是( )
A.他国自然条件优越
B.受婚姻家庭影响
C.受政治因素影响
D.他国经济水平高,或在他国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综合题
26.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_____ ,属于________ 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____ 、_____(填字母)。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

(4)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阶段。

由于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 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 模式。

27.读“接受教育程度统计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子女
数(1981年)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
_______妇女,随妇女________ 的提高,生育的子
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妇
女的生育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可推知:
①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②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
对生育率影响极大。

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落后地区
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当务之急。

29.读“1984~1985年我国人口流动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10分)
(1)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目的是
________ 。

(3)影响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 ,
造成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_。

30.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1)甲、乙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国,
理由是:
(2)甲、乙两国中,近年来人口净增数量较大的是()国;
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国;具有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年龄
结构特点的是()国。

(6分)
(3)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