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

2019-4-18
学习目标:
• 1、通过举例明确小说的三种叙 叙述角度转
重换难的妙点处:
1、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及 作用 2、关于叙述角度转换的妙
探究活动 一
第一人称:
作用思考: 叙事者、见证者、参与 者 、感受者
例:《祝福》语段: (P58, 第4--13段)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 真实。 ②故事结尾情节发生突转,戛然而止, 使小说富有张力,具有什么色彩。 ③突出中心,结局美好,帮助别人就是 帮助自己,歌颂人性之美。给读者留下 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参考答案: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 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①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 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 开故事情节。
尤其利于写心理
有限视
第二人称
• 作用思考:感受者 叙述
对话式
• 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你 ”的一种抒情目光,将“你”当作朋 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你 )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
有例理:解《、欣棋赏殇、》责怪“等1褒6贬8”情感 的P3意9味。
此文交待背景,便于叙事、抒情,将对方的心 理变化过程(高兴--平静--悔恨)较好地展现, 有利于明确主旨,便于读者理解。
国III )P32
样的艺术效果?
2016年 《玻璃》 3.“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
课标全 (贾平凹 是什么?请简析。
国III )P39
2014年 《鞋》( 3.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
课标全 刘庆邦) 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
国II
P41 简析
典型的叙事艺术:《五三》P51
1、叙述视角
2、叙述人称
• 分析:关键词——“豫备”、诧异、悚然(遭了 芒刺一般)、“踌蹰”、疑惑、吞吞吐吐、吃惊 、“支梧”
• 作用: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带入故事中我是叙
述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通过“我”和祥林嫂的
对话,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表明“我”是一
作个 同用情知延却识展又分:软子叙弱的无形述能象亲,,切无着自力重然给表,祥现给林“人嫂我以”以帮对真助祥实的林、窘嫂 生境动。的全现文场“感我”,是利祥于林描嫂写悲和剧抒的情见证议人论。,
• ②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 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 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
3、叙述方式 4. 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 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
5 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 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小说《天嚣》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 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 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③这祥样林做嫂兼离顾开叙鲁事镇的的活完动整就性必和须真由实卫性婆,子 来使转情述节,更因简此洁,,这段更转有述利,于就主变题成的了表卫达婆 。
小结: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方向
充分理解把握设题内容的 特殊性
• 人物:角度人物的身份、内心 、感情变化
• 情节:推动发展、氛围特点 • 主旨:情感多样、多角度
• 优点: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 任何限制,使人物和事件得到最广泛最自 由的表现,使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
2018年 《赵一曼 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
全国I 女士》( ,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阿成)
请简要分析。
P31
2017年 《天嚣》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
课标全 (赵长天 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
小结:
第一人称 “我” 抒情、议论
亲切、真实、
、主旨
见证者 人物、情节
参与者 人物(关系 )、情节、主旨
有限视角
旧题重做
《老校长的雨靴》:
小说中“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 ①“我”从第一人称叙事,是故事的叙述者,参与 者、见证者,使故事真实可信,使老校长形象更
真实可感。
2我“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小说始终,通过我的见 闻感受展开故事情节,使故事完整紧凑。
3、我”衬托了老校长的形象,我先后心理的变化 对比,突出了老校长的乐观豁达、以苦为乐,使 其形象更鲜明。
典型试题
1、《老校长的雨靴》试题回顾: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 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① “我”是第一人称,是故事的参与者、 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 更加真实可感。② “我”是叙述者,小说 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以苦为 乐、乐观豁达的形象。③“我”是感受者, “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 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
2、《祝福》中的两个语段:体会小说中叙述角度 转换的妙处
思考:
《祝福》中叙述视角有哪些变化?有什么 效果?
①首尾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添了故事 的真实性。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 “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
②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是从“鲁镇人 ”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 接叙述;
作用延展: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
情性和亲切感
有限视
第三人称
• 作用思考:讲述者、旁观者
例:《祝福》语段 四段)
(P61,第
• 内容分析:
• 祥林嫂的外貌、背景、特点和工 作环境,
•作其用他延人展的:反应和特点(四叔、四 不婶受)时空限制,叙述灵活; 客观公正,利于评论分析;
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全知视角
“林黛玉进贾府”众多人物的叙述
• 采用转换叙述角度 • 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
外貌特征。 • 通过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 写出了 贾
母及其他重要人物外貌特点 • 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 写
出了 黛玉的外貌与风度 • 这样使叙述既具有客观特征,又有叙述
主体的主观感情,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
四、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作业 课后阅读:
谢谢大家!
有限视角
特点: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 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 条件(如身份、性格、生活经验、时空 范围等)的限制。 如《天嚣》
有限视角中可以是第一人称叙事,也 可以是第三人称叙事,以某个人的眼
全知视角
• 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 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来龙去脉,知道所有 人物的一切隐秘,特别是其复杂微妙的心 理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