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运动分享快乐——水平二《快速跑》单元计划及课时设计分享运动分享快乐——水平二《快速跑》单元设计一、教材分析水平二快速跑的教学,是在水平一走和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中结合多种方式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能。
通过教学,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锻炼兴趣,激发他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本单元设计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把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运用在实践中。
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启迪、导疑、创新为主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反复学练的过程中,掌握浅易的知识,学会简单的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挑战,自我超越,从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
所以我把本单元分为4个课次来完成,让学生从各种突发信号的起跑、高抬腿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M全程跑等四个过程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对快速跑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为薄弱,侧重于感性。
根据学生喜欢模仿的特性以及模仿能力强且好学的心理特征,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加强对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个别辅导),另一方面由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作展示,让其余学生观察,以提高动作质量。
通过表扬、榜样、直观示范、实践及比赛等方法进行教学,并采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动作质量,同时结合运动保健,观注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三、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快速跑的技能,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通过跑的专门练习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跑的能力,改进跑的姿势,发展腿部力量。
3、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合作学习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次——是为了进一步建立快速跑的概念,使学生在运动中掌握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课的开始,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先有一个起跑的概念,再从中导入各种突发信号跑的动作及要求。
接着让学生在老师发出的信号下尝试做各种突发信号起跑的方法和姿势。
之后让学生练习几次,教师有目的地请动作完成情况不同的几个同学上来演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教师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并有的放矢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最后让学生再次进行练习,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按不同信号做不同姿势与方向起跑5——10米。
第二课次——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之间通过(1)原地高抬腿踏步(2)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膝触同伴手掌(3)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脚背触同伴手掌(4)原地高抬腿跑膝触同伴手掌(结合合作展示)(5)原地听节奏高抬腿跑(6)原地高抬腿跑(结合分组展示)(6)原地高抬腿跑接10-20米加速跑的练习,达到本课的要求。
游戏的设计起了个巩固的作用,并为下一次课做铺垫。
第三课次——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起跑姿势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逐一起跑姿势的尝试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出最快的一种起跑姿势,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在对技术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过程中,由学生两人一组的尝试学习,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并在巡视观察中指导“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第四课次——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动手、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激烈的游戏竞争中学习。
根据课堂设计的思路要求把本环节设为五部分:a.直线跑练习;b.跳过“小河”跑的练习;c.钻“山洞”跑的练习d.学生代表展示;e.“勇敢者”之路。
(竞赛)接着运用游戏“播种抢收”把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
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各项目与游戏紧密结合的形式对每项技术动作进行教授,同时通过偿试——质疑——解难——学练的步骤,鼓励并启发学生亲身去偿试学习快速跑的每个动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挑战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效果预计本单元教学练习强度:预计本课的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6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
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1、散点的教学的多,可能会出现安全的问题,教师应要组织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大腿抬不高(曲小腿),二是重心提部高(坐着跑)的现象。
对于这些情况,教学应尽量鼓励,并通过动作语言或在在斜坡上做高抬腿跑的练习来激励学生,让他增强自信,展示自我。
3、起跑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抢跑的现象及同手同脚的状况。
教师应及时的纠正和多次的发令,让其提高准确性。
4、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站位不明确的现象,教师在讲解时力求讲到位。
七、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录音机一台、小排球2个、呼啦圈4个、接力棒4根、小红旗1面、《站立式起跑》课时设计(一)一、教材分析:《高抬腿跑》课时设计(二)一、教材分析:快速跑是属于田径运动赛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强度最大的项目。
一般在运动竞赛中称为短距离跑或短跑。
快速跑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属于“极限强度”运动。
因此,对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均有较大的锻炼价值,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均有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可运用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培养体育兴趣。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二的学生,自控能力及认知能力较水平一的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但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较强,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高抬腿跑,初步学会这一跑的专项练习手段。
2、技能目标: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改进跑的技术、发展跑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程序:1、开始热身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做蛇形慢跑,并用简单的徒手操让学生身体各关节得以充分的活动,为以下的教学做铺垫2、学习提高部分: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之间通过(1)原地高抬腿踏步(2)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膝触同伴手掌(3)两人一组原地高抬腿走脚背触同伴手掌(4)原地高抬腿跑膝触同伴手掌(结合合作展示)(5)原地听节奏高抬腿跑(6)原地高抬腿跑(结合分组展示)(6)原地高抬腿跑接10-20米加速跑的练习,达到本课的要求。
游戏的设计起了个巩固的作用,并为下一次课做铺垫。
3、整理恢复部分:(1)放松舞蹈:《小燕子》(2) 课后小结:总结本课学生的优缺点(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五、课堂教学效果预测:1、85%的学生能掌握其动作2、预计本课的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45—15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
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大腿抬不高(曲小腿),二是重心提部高(坐着跑)的现象。
对于这些情况,教学应尽量鼓励,并通过动作语言或在在斜坡上做高抬腿跑的练习来激励学生,让他增强自信,展示自我。
七、场地与器材:操场一块、录音机一台《高抬腿跑》课时设计课后反思:在这次课中,我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提高体育学习能力。
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有不少的缺点,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努力,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就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
《站立式起跑》课时设计(三)一、教材分析:站立式起跑是跑的一种基本起跑姿势,要求反应快,摆臂协调,蹬地有力,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学内容之一,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中。
本课通过多种不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快速跑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二、学情分析: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
把“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潜意识,课中主要通过与学生平等的交流,用他们的经验总结来进行学习,这样一能让老师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二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通过多种形式的尝试练习让学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单一,能够更好的刺激他们的参与热情。
通过评价交流活动,进一步将学习内容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中,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认知站立式起跑动作与起跑动作在快速跑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学生的快速反应起动能力有所突破。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意识,发展小组合作的精神四、教学流程:1、开始热身部分:课堂常规教学,师生问好,宣布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语言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小游戏和跑的专项练习为以下教学做铺垫。
2、学习提高部分:①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起跑姿势的掌握情况,并通过逐一起跑姿势的尝试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出最快的一种起跑姿势,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②通过教师技术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在两人一组的尝试学习中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姿势,并在巡视观察中指导“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③通过展示环节,让学生在观摩与评价中加深对动作的准确性的掌握,同时通过教师的再次引导让学生提高练习的要求和水平。
④通过学生的集体练习一方面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竞争的意识下提高练习效果。
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更加强对刚才学习的一个巩固。
3、整理恢复部分(1)课的结束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伴奏下,师生共舞以达到身心放松。
(2)师生共同小结。
(3)收拾器材五,教学预计效果1、85%的学生能掌握其动作2、预计本课的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为145—15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