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单元三复习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单元三复习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 A.中国 B.英国 C.雅典 D.美国 2、“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领导权基本上掌握在哪 一阶级或阶层的手中 A.国王 B.新贵族 C.封建地主 D.工业资产阶级 3、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C.1688年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4、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 不同是 A.组织形式 B.内阁与君主的关系 C.机构性质 D.权力大小
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 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 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 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徒有虚表,法 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由君主任命对自己 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由议会行使立 法权。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决权,可 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并不由议会掌控。
A
D D
B
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核心是 A.下院 B.上院 C.内阁 D.君主 10、17、18世纪,英国的重要制度创新主要有①责任内阁 制②君主立宪制③两党制④共和制⑤代议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把“光荣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其主 要依据是 A.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B.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资产阶级完成了夺取政权的目的 D.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1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大宪章》的制定 ②“光荣革命” ③两党制逐渐 形成 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A
3(10年全国卷2-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 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 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 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 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10年江苏卷 15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 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 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 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 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从原因、过程、影响三方面回顾)
(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 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开始(1640年)—共和国成立 (1649年)—复辟(1660年)—“光荣革命” (1688年) (3)影响: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掌握了政 权,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前提条件。
3、确立标志: 限制了国王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哪些权力?
B
B
D
C
5、英国新贵族之所以被称为新贵族是因为 A.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B.控制议会 C.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D.经营商业 6、内阁主要承担国家的 A.司法权 B.立法权 C.财政预算权 D.行政权 7、1832年议会改革的受益者是 A.新贵族 B.工人阶级 C.城市市民 D.工业资产阶级 8、对于17世纪英国新的政治体制的确立,马克思指出: 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由封建社会的人治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 B.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 产生了积极的广泛的影响 C.建立在宪法原则上新型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取代了建 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 D.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A D
C
B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 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D
14、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 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
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立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 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 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司法权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 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1、责任内阁的产生 1721年,罗伯特 · 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1)英国政权运行程序
唐宁街十号
首相 白金汉宫
内阁 组 织 下院 选 举 选 民
议会大厦
君主 任 命 上院
2)英国议会 与政府的关系
首相
内阁与首相在 政治上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议会 下院
内阁 (政府)
保证了议会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哪些权力?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选举权 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言论自由权 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 集会权 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的原则: 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 •《权利法案》的意义: 宪政要文;立制;样板 二、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政党通过议会协商妥协解决问题,避免暴力 和内战,使政治斗争维持在相对有序的状态, 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 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英国资本 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 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
小结
英 国 议 会 制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建 立
二、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2、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
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 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
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 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 速发展。
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影响: 1、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确立
过程 发展
《权利法案》的颁布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议会改革
完善 特点
•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 •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议会掌权(19世纪中期以来移到内阁和 首相手中)
作用
避免暴力和内战,维护社会的稳定; 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 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促进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 了一种模式。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 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 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构。 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将立法 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 权力的滥用,来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
英
美
国
国
总统制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保留了君主,但国王“统而不治 ”。世袭, 临朝不理政;作为国家元首代表国家,是民族 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 脑,起维系联邦的纽带作用。
3)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立法、财政和监督 行政
4)责任内阁制: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
决策者和领导者。
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B
1、(10年北京卷21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 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 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 别是 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高考回眸
B
2(10年山东卷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 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 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B
D
第1课
考纲 课标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 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考试说明】
《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历史传统: 13世纪议会(惯例: ) 2、前提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