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1.目的:
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及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定义:
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专员具体执行。

4.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2 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4.3 采购部、技术部负责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5. 来料检验注意事项:
5.1来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
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5.2 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5.3 来料检验时的考虑因素;
5.3.1 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5.3.2 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5.3.3 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5.3.4 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3.5 客户的要求。

6.来料检验方法:
6.1 外观检测: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6.2 尺寸检测: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6.3 结构检测: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6.4特性检测: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
验证。

7.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
7.1 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7.2 抽检: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7.3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8. 来料检验的程序:
8.1采购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规定》,由采购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
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8.2采购部根据到货日期、到货品种、规格、数量等,通知库房和质量管理部准备来验收
和检验工作。

8.3来料后,由库房人员检查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重量)、包装情况,并及时通知质
量管理部检验专员到现场检验。

8.4 来料专员接到检验通知后,到库房按《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进行检验,并
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

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日报。

8.5 检验完毕后,对合格的来料贴上合格标识,通知库房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8.6 如果是生产急需的来料,在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时,须按《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规定
的程序执行。

8.7 检测中不合格的来料应根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置,不合格的来料不
允许入库。

将其由来料库移入不合格品库,并进行相应标识。

8.8 来料检验和试验的记录由质量管理部来料检验组按规定期限和方法保持。

8.9 检验时,如来料检验专员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应立即请相关部门会同验收,来判定是
否合格。

会同验收的参与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表内签字。

8.10 回馈来料检验情况,并将来料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记录,每月汇
总于供应商的交货质量月报内。

8.11 来料检验专员根据来料的实际检验情况,对检验规格提出改善意见。

8.12来料检验专员定期校正检验仪器、量规,保养试验设备,以保证来料检验结构的正确
性。

具体参见《量具管理办法》。

9.来料检验的结果:
9.1检验合格:
9.1.1 经来料检验专员按照《检验方案》要求操作。

验证,不合格品个数低于限定的不合格
品个数时,则判定为该批来货允收;
9.1.2来料检验专员应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通知库房收货。

9.2 拒收检验不合格:
9.2.1来料检验专员按照《检验规范》要求操作。

若不合格品个数大于限定的不合格品个
数,则判定为该送检批次为拒收。

9.2.2 来料检验专员应及时在《产品进厂检验单》上签名,经相关部门会商后,通知叫库房,
采购部办理退货事宜。

9.3让步接收:(具体参考紧急放行控制制度)
即来料经来料检验专员的检验,其质量低于允收水准,但由于生产急需或其他原因,生产部做出让步接收的要求,此情况需生产部经理签字,方可签收。

10.相关支持文件:
10.1 来料检验控制规定
10.2 产品进厂检验单
10.3 量具管理办法
10.4 紧急放行控制制度
10.5 来料检验通知单
11.附则:
本制度经采购部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附录:
附录1:生产部来料检验流程
附录2:采购部来料检验流程
附录3:库房来料检验流程
附录4:检验状态标识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