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试卷(7041YDA)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对孤独
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临床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印刻期
D、潜伏期
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A、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C、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

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

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前道德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
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性别化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印刻期
B、潜伏期
C、最近发展区
D、关键期
10、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A、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B、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C、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增多
D、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减少
11、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

这一过程是儿童()的过程。

A、个性化
B、道德化
C、社会化
D、学习化
12、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13、()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华生
B、班杜拉
C、劳伦茨
D、斯金纳
14、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这是()研究。

A、横断研究
B、纵向研究
C、序列设计
15、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

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

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A、混乱型依恋
B、反抗型依恋
C、回避型依恋
D、安全型依恋
16、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该理论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7、()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A父母行为 B父母教养观念C父母教养方式D儿童社会性发展
18、()认为,个体社会行为起源于直接学习和模仿。

A、弗洛伊德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9、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机制或途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四个子过程构成,顺序正确的是()
A、注意——保持——动作表征——动机
B、注意——动作表征——保持——动机
C、注意——动机——保持——动作表征
D、注意——保持——动机——动作表征
20、新精神分析主义者(),提出考察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又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个体社会化历程的不同时期中所经历的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