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早有五药之说,指草、木、谷、虫、石这五类药物。
在古代,中医就使用虫类药来治病。
清代医学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
”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其形体较小,多数属昆虫类。
由于它是“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命活性,所以历代医家都较重视。
2.近代善用虫类药的医家主要有张锡纯、恽铁樵、章次公诸先辈。
3. 虫类药因其含有较多的动物异体蛋白质,少数过敏体质者,服后会有过敏现象,如有皮肤瘙痒、红疹,甚则头痛、呕吐时,应立即停服,并用徐长卿15g,地肤子30g,白藓皮30g,煎汤内服,多数均可缓解,极个别严重者,则需中西药结合以缓解之。
4. 虫类药其性多燥辛平或甘温,但熄风搜风之药,其性多燥,宜配伍养血滋阴之品,如与地黄或石斛同用,攻坚破积之药多燥咸寒,应伍以辛温养血之品,如当归、桂枝等,这样才能既制其偏又增强疗效。
虫类药应尽可能制成丸、散、片及针剂使用,如此既节省药材,提高疗效,便于服用,又可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5.朱良春针对肿瘤,主要用了四种虫类药:蜈蚣、全蝎、蜂房和壁虎。
蜂房、全蝎、蜈蚣等可以攻坚破积、消除肿块,壁虎主治淋巴结结核和肿瘤。
”
6. 海马:海马和海龙同属海龙科鱼类。
性味为甘温。
具有补肾壮阳、消症瘕的作用。
可用于肾虚阳痿、难产、症瘕、疔疮肿毒。
海龙:属硬骨鱼纲,海龙目,海龙科。
是本科多种动物的统称。
市售的原动物有刁海龙、拟海龙、及尖海龙等三种。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列于介部。
性味功用与海马相同,惟力量较强。
7. 痹证治宜祛风, 散寒, 利湿, 参以治血。
章次公用药, 常取蜈蚣、全蝎、地鳖虫、蕲蛇
等虫类药以助疗效据章先生临床经验, 蕲蛇治风湿痛在腰部者最佳。
蜈蚣、全蝎走窜以祛风通络, 其中全蝎有良好的止痛功能, 治风湿病疗效卓著。
露蜂房具有祛风攻毒, 散肿
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