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单位:寺头镇寺头中学
姓名:刘翠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和技能。
3、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其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为社会做贡献
难点: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小故事等。
2、学生调查“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导新课:
教师播放2012年2月14日今日说法《打工老人的遗愿》视频。
思考:如何看待孙永海老人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的行为?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学提纲:(自学要求:通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时间10分钟,并将有疑问的问题做出标记。
)
1、谦让的含义、意义及其表现
2、分享的含义及其意义
3、助人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4、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四、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20分钟)
环节一:词语大比拼
教师展示提示词语,学生回答。
在相关词语的温故中明白什么是谦让。
例:活动一: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
1、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2、这个故事被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例子。
3、他在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
结论:孔融让梨
活动二:六尺巷的故事
思考:(1)词语大比拼活动所提到的内容对你今后的为人处事有何启示?
(2)谦让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节二:欣赏故事、歌曲,明道理
活动一:听故事:分外甜美的葡萄,谈感受。
活动二: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
“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思考:分享的好处?独占的危害?
环节三:情景参与,学会助人。
活动一:看教材P22-23页材料及图片
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活动二:身临其境
1、在你回家时,遇到一个老人到在地上呻吟,身旁还有一些血迹;
2、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只有你一个人,而自己又不
会游泳。
想一想:在上述情境中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人。
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帮助他人呢?帮助他人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环节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活动一:
观察教材P24图片,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自己有什
么感受?
活动二:
说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
顾宪成的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于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成就你
知道哪些?
做一做: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或村庄进行调查,看看存在哪些问题?自己能
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
活动三:
学生阅读教材P26“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谈一谈许多大学毕业生
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去做志愿者,对你有何启示?
五、展示反馈:(我的答案,我的疑问)
六、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
突出重点)
七、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补充构建成知识结构图
八、达标测评: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
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谦让的是()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
2.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
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
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告诉我们应该()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4.2005年8月8日,在青岛打工河南的青年魏青刚路过海滨广场时,看见一女子被巨浪卷入海中。
危急时刻,他先后3次奋不顾身地跳入大海,顶着10米高的巨浪营救女青年。
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舍己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魏青刚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③只要跳水救人就能评上“感动中国”人物④帮助别人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A.②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九、拓展提高: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从童年就未站起来过。
40岁时再遭厄
运。
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
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
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她还是
很多服刑人员“偶像”。
1、你认为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2、你认为怎样才能养成这种行为?
十、课后作业:
3月5日是雷锋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
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
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组织一次以“向雷锋同志学,为社会做贡献”
为主题的班会。
教学反思: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构建的基础。
人们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抓住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主题,使教学活动围绕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不论是引导学生待人谦让、与人分享,还是学会助人,都是在思考和学习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帮助学生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目的。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通过让学生谈体验活动的感受和讨论学会谦让与勇于竞争是否存在矛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谦让对集体、对社会的意义,也要让学生考虑他们在谦让时在个人物质利益和名利上做出的牺牲,然后通过对思考谦让的代价和意义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