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题含答案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农业的区位选择练习题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 D )A.中央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西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B.湄公河三角洲、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C.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D.湄公河三角洲、中央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2.影响丙地两大农业部门生产结构作出调整的最主要因素是( B )A.保鲜冷藏技术B.国际市场需求C.气候不断变化 D.交通运输条件车厘子(一种水果)原产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味道鲜美,但容易腐烂。
某网店采用“先订购,后采摘”的预售方式销售美国车厘子,力求进口水果从源地直达消费者。
下图为销售流程,回答3~4题。
3.美国最适宜种植车厘子的地区是( A )A.西部高原区 B.佛罗里达半岛C.中央大平原 D.密西西比河口4.智利也是着名的车厘子产区,如果该网店欲预售智利车厘子,最佳时间在( A ) A.12月下旬—次年1月上旬 B.2月中旬—2月下旬C.6月下旬—7月上旬 D.8月中旬—8月下旬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着名的葡萄酒产地。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 )A.a处 B.b处 C.c处 D.d处6.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C )①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7.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C )A.增大田间温差 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 D.接受阳光直射下左图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右图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
读图完成8~10题。
8.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B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大气污染9.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10.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D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
读表回答11~12题。
③15~18>1 600200~500>800④20~30>8 000>1 500>2 00011.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D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
据表完成13~15题。
13.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D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C.减施有机肥料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4.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是( A )A.甲、乙B.丙、丁C.乙、丁D.甲、丙15.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C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回答16~17题。
16.“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D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17.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B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单位:千克/亩),据图完成18~20题。
18.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D )A.湖北 B.安徽 C.江苏D.江西19.与丙地相比,乙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C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C.光照不足 D.水源不足20.对甲地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B )A.沙尘暴B.干旱 C.风暴潮 D.洪涝读下图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C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B.①棉花②油菜③花生④水稻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蔗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2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A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青藏高原形成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完成下列问题。
23.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A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24.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A.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B.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C.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D.土壤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下面左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右图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25~26题。
25.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C )A.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B.东南沿海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C.西部大开发 D.西北地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26.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C.农业劳动力增加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
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
回答27~28题。
27.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C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28.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A.里约热内卢 B.开普敦C.罗安达 D.布宜诺斯艾利斯29.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B ) A.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D.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30.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澳大利亚利东北部水系图和大自流盆地示意图(图甲)。
材料2: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分布图(图乙)。
材料3: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
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不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
材料4:甲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Ⅰ.架子牛生长(小牛在本地天然草场上生长),Ⅱ.在罗克汉普顿育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喂养粗饲料(牧草、秸杆)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需大量的人工。
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
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1,说出卡奔塔利亚湾沿岸的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2)根据材料2,评价大自流盆的地下井水对农牧业的影响。
(3)说出架子牛在罗克汉普顿市育肥的时间多选择的季节,试分析原因。
30.(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
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31.(1)向心状水系;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流量小;多季节性河流;无结冰期;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2)有利影响: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地下水量大、井水可以自流,开采成本低,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井水含有一定盐分,适于牲畜饮用。
不利影响:井水水温高,需降温处理;井水盐分高,需人工除盐,增加了利用成本(或盐分高,不宜直接灌溉亦可给分)。
(3)秋冬季节,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