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2、自净作用一般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
3、三致:致突变、致畸和致癌,应用在药品管理法中,环境保护及饲料添加中经常用到。
4、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职业病。
目前是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也是12种尘肺中较重的一种。
5、膳食纤维:是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
6、推荐摄入量(RNI):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组成部分。
RNI的含义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推荐摄入水平。
7、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它是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有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8、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
合理饮食可以达到显著减肥的目的。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
平衡膳食宝塔以直观的形式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
11、BMI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12、等级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13、变异:指的是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
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
14、误差:一个量的观测值或计算值与其真实值之差;特指统计误差,即一个量在测量、计算或观察过程中由于某些错误或通常由于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变化偏离标准值或规定值的数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5、非参数检验:单样本非参数检验是对单个总体的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其中包括卡方检验、二项分布检验、K-S检验以及变量值随机性检验等方法。
16、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17、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或有缺陷者。
18、传染病的消灭:简单的讲就是通过针对某种传染病开展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如儿童基础免疫中,通过五种疫苗的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的七种传染病,使之在人间绝迹。
19、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20、垂直传播:主要是指胚胎内的婴孩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而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
21、人畜共患病:一种传统的提法,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如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二、简答题1、何为三级预防答: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为病因预防,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哮喘、溃疡病等大多与心理因素有关。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亦称“三早”预防,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它是在疾病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
3.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亦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调节代偿能力,将出现伤残或死亡的结局。
此时应采取对症治疗,减少痛苦延长生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康复。
2、评价环境毒物毒性有哪些常用指标答:LC0是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指一组受试试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LC50是半数致死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LC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反之,LC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LC100是绝对致死量或浓度,指引起一组受试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MLC是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是指一组受试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3、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有那些?答:一、满足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膳食中应含有人体需要的热能和一切营养素。
各种营养素相互比例要适当。
二、正确选配食物和科学烹调加工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构成。
三、应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环境膳食制度中以定时定量为最重要。
4、平衡膳食宝塔有何应用答:1.确定食物需要“宝塔”中食物适宜摄人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成年人,每个成年人应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等因素做出判定。
2.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宝塔”包含每一类食物中都有许多品种,同一类中的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大体近似,可以相互替换,这样不仅可以均衡膳食,还可以使饮食丰富多彩。
但是,同类互换必须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
3.合理分配三餐食量一般三餐食量的分配以早、中、晚餐分别为30%、40%、30%为宜。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牧区可适当提高奶类食品的摄人量,沿海地区可适当提高水产品的摄人量,山区可利用硬果等资源。
5.养成习惯,长期坚持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结果。
6、河豚鱼、毒蕈、砷化物、亚硝酸盐等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答:一、河豚鱼中毒1、中毒机制: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兴奋传导,使神经中枢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使随意肌进行性麻痹,并直接阻断骨骼肌纤维;使感觉神经传导阻滞;使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下降;对呼吸中枢有特殊抑制作用;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胃肠炎症状。
2、.临床表现河豚鱼中毒的特点是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0.5~3小时。
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然后出现一系列麻痹症状,如手指、舌尖、口唇、肢端及全身麻木,眼睑下垂、手足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最后出现紫绀、血压下降、昏迷,多死于呼吸麻痹。
3.防制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不准河豚鱼上市,防止误食中毒。
(2)对中毒患者及早催吐、洗胃和导泻,促使毒物排出,并及时对症治疗。
二、毒蕈中毒1.毒素及中毒特征:毒蕈毒素成分复杂,几种毒蕈可同时含一种毒素,一种毒草也可分别含几种毒素。
根据毒素作用的器官及中毒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
如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损害型。
2.防治措施(1)加强宣传,使群众了解毒蕈的危害,不随便采食野生蕈,不吃不认识的野蕈,以防误食中毒。
(2)对中毒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以尽快排出毒素,并积极对症治疗。
三、亚硝酸盐中毒1 临床表现:亚硝酸盐所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是急性中毒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组织缺氧是主要中毒症状。
如口唇、指甲、面颊和全身皮肤青紫,胸闷、心悸、气急等。
并可伴随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
2、.防治措施(1)早期洗胃,灌肠,导泻,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
(2)及时应用解毒剂,美蓝与维生素C合用。
(3)对症治疗。
(4)不食用如腐烂变质青菜、腌制时间过久或变质腌菜等。
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10、什么叫地方病?典型地方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1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研究设计类型如何分类答:按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分类,一般分为四种方法,即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
三、论述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
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2、试述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答:一、满足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膳食中应含有人体需要的热能和一切营养素。
各种营养素相互比例要适当。
二、正确选配食物和科学烹调加工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构成。
三、应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环境膳食制度中以定时定量为最重要。
4、平衡膳食宝塔有何应用3、试述营养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答:调查目的是为了居民膳食摄取情况及其与营养供给量之间的对比情况;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和研究营养政策提供基础情况;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科学研究,如某些地方病、营养相关疾病与营养的关系,研究某些生理常数、营养水平判定指标,复核营养推荐供给量等。
主要内容包括:1.膳食调查2.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3.营养不足或缺乏的检查4.人体测量资料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被调查者个体进行营养状况的综合判定和对人群营养条件、问题、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分析膳食调查的方法:称重法、查账法、24小时回顾法、化学分析法4、试述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及供给来源答:人体的热能来源于每天所吃的食物,但食物中不是所有营养素都能产生热能的,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会产生热能。
供给热能的营养素在腆食中所占的比例,可因共特点、在机体中的作用、饮食习惯和各地食品的种类而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膳食中大约总热量的60~70%来自碳水化物,16~25%来白脂肪,10~14%来自蛋白质。
[1]5、试述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和缺乏症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是构成鱼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保持人体物质的正常代谢和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7、试述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1、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2、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3、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4、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6、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7、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8、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10、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8、食物中毒的特征、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答: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