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理大学预防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详解

大理大学预防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详解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一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2.适用专业:08级护理学(专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吉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三版)绪言至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2.自净作用#少量的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可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而使环境复原的功能3.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4.生物富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尤其是向生物体内转移往往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5.矽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6.气质即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在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

7.职业外伤系指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

8.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指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

1.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2.三级预防3.环境指在特定的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和人类活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以使现时或远期的。

5.生物圈指地球表层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立体空间,其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11km 至海平面以上10km包括其中的生物、地壳、海洋、大气层7.食物链在生态环境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从而形成以食物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连锁关系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9.生态系统指生物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联系共同10.蓄积11.生物转化12.自然灾害13.地球化学性疾病14.碘缺乏病指机休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因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15.地方性氟病是生活在高氟地区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16.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活动使有害的物质或因素进入环境造成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现象18.远期危害19.不良建筑物综合征22.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23.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

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24.健康监护25.农药中毒27.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夏季室外通风温度计2℃或2℃以上的作业28.职业性耳聋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预防为主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

2.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3.预防医学的发展可分成几个时期?4.按物质属性怎样划分环境要素?5.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什么?6.怎样预防碘缺乏病?7.形成高氟地区的类型有哪几种?8.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9.自净作用的途径有哪些?10.二氧化硫有哪些危害?11.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12.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指标包括哪些内容?1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什么?14.铅、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15.哪些职业和工种容易发生苯中毒?三、论述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关系2.试述影响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因素。

3.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

4.试述影响居民健康的社会因素。

5.地方性氟病防治方法。

6.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7.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8.噪声与人体健康。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二第三章至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膳食纤维#营养学上,把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称为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

2.低脂膳食因机体脂肪本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分解消化能力减弱,或因病情需要而减少膳食中各种类型脂肪摄入量的膳食称为低脂膳食,又称限脂膳食或少油膳食。

3.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4.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营养代谢疾病。

5.食品腐败变质是食物霉,微生物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使食品成分,感官性状发生变化降低或丧失其食用价值。

6.完全胃肠外营养#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全部采用静脉内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入,就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7.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

1.营养机体摄取外界食物来满足机体说需要的生物学过程2.营养素指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1.营养素供给量2.蛋白质消化率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4.必需脂肪酸6、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代谢。

即在无任何体力活动及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情况下,用以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基本功能生命活动的的能量消耗。

7、食物特殊动力作用8、合理膳食10、社会支持11、健康12、亚健康状态13、婴儿死亡率14、出生率15、减寿人年数16、健康期望寿命17、健康危险因素18、评价年龄19、增长年龄20、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的全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简答题1、蛋白质生理功能是什么?2、蛋白质主要食物来源是什么?。

3、脂类怎样分类?4、碳水化合物怎样分类?5、维生素有哪些共同特点?6、维生素A、D缺乏分别会导致什么后果?7、维生素E、C的生理功能各是什么?8、维生素B1、B2的理化特点是什么?9、哪些因素影响钙、铁消化吸收?10、钙缺乏会导致哪些后果?11、锌有哪些生理功能?12、蔬菜水果的营养特点是什么?13、营养调查包括哪些内容?14、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的问题?15、家庭类型有哪些?16、性格分哪些类型?17、怎样倡导促进健康行为?三、论述题1、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2、目前我国膳食结构的特点。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食物中毒的特点和分类。

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原则。

6、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

7、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

8、人口数量过多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9、卫生资源与健康。

10、气质与健康。

11、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

12、危害健康行为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三第六章至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等级资料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

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

2.样本#样本是根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3.非参数检验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参数检验共同构成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

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断的方法4.发病率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5.筛检#是通过简便快速、安全经济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在健康人群中将那些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鉴别开来。

6.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

7.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又称率比(rate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u)的比值。

8、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

1.人畜共患疾病是由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消灭#即在局限的区域内病症的发病率为零或者是没有发生感染。

而最高的等级为消灭或根除,指的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将一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作为一个物种彻底消灭。

3.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4.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

5.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阻止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措施。

6.疾病监测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到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

7.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群因某病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8.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自外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1.初级卫生保健2.社区3.总体5.概率6.误差7.系统误差8.抽样误差9.随机测量误差10.数值变量资料11.分类变量资料12.变异系数13.医学参考值14.标准误15.相对数16.率的标准化17.现况研究18.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的现象。

24.疾病监测二、简答题1.什么叫地方病?典型地方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和分型标准;3.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哪些内容?4.卫生法律规范有哪些分类?5.目前我国有哪几部卫生法律?6.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那些内容?7.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8.集中趋势指标包括哪些?9.离散趋势指标包括哪些?10.检验假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1.相对数的常用指标有哪些?12.应用标准化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3.行×列表卡方检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4.统计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16.抽样方法包括哪些?17.什么是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18.对法定报告传染病人的管理措施有哪些?19.非传染性疾病的可能致病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1.全球卫生政策。

2.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3.初级卫生保健八项工作任务。

4.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5.检验假设的意义和一般步骤。

6.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

7.常用统计图及其适用范围。

8.疾病的三间分布。

9.临床预防措施。

10.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