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某市君山区花卉苗木基地1.1.2承办单位:某市君山区西城办事处1.1.3项目性质:新建1.1.4项目拟建地点:某省某市君山区1.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1.2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1)有关本基地的项目建议书;(2)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地现状图(1:10000)及其它图纸;(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国家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规定。
1.2.2研究范围本项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项目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建设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在上述各项技术、经济、环境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靠的研究结论,并针对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建议。
1.3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1.3.1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A、基地建设规模为:基地范围内总用地面积201.7hm2(折3025.5亩),其中:1)绿化苗木生产区38.73 hm22)花卉盆景生产区76.76 hm23)草坪生产区31.09 hm24)花卉市场区6.34 hm25)花卉公园5.95 hm2B、设计产品方案为:1)鲜切花: 2000万支/年2)盆花及观叶植物: 100万盆/年3)绿化苗木: 80万株/年4)盆景: 5万盆/年5)草皮: 50万m2/年1.3.2 生产技术方案1)草皮生产:利用基地良好的地形、土壤、气候和灌溉条件,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建立31.09hm2草坪种植区,年产优质草皮50万m2。
2)苗木繁育:珍稀绿化苗木繁育是本基地的主要生产建设内容,基地共设计绿化苗木生产区面积81.53hm2(含优良绿化植物种质园),通过播种、扦插、组培等苗木繁育方式和先进的苗木繁育生产工艺,设计年产各类珍稀绿化大苗80万株。
3)花卉盆景:结合基地园林绿化的造景布置要求,设计花卉盆景园76.76hm2,年产各类优质高中档鲜切花2000万支,盆花及观叶植物100万盆,盆景5万盆。
1.3.3 基地建设条件某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基地年均气温16.8℃,年均降水量1245.3mm,有效积温(>10℃)为5644.2℃,年平均日照时数2673小时,无霜期288天,降水丰富,光照充足,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多种林木、园林植物的培育。
基地位于某市区边沿,洞庭湖大桥直达市区中心,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水、电、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1.3.4 环境保护本工程为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花卉苗木种植本身就是一项增加绿色植被,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工程。
对种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轻微农药、化肥等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设计采取生态农业等技术措施予以综合防治,把基地建成城市的后花园。
1.3.5 组织与定员基地实行规范的公司制管理,企业总定员15人。
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3人,技术工人5人,服务人员2人。
上述定员不包括企业临时聘用的季节工等短期劳务用工以及基地内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花农。
1.3.6 总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为498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5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10万元建设期利息116.1万元1.3.7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整个项目计划二年内建成,第三年正式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1.3.8 研究结论本项目属于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程,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3660万元,正常年利润总额1503.9万元,投资利润率30.2%,投资利税率39%,销售利润率41.1%,财务内部收益率19.66%(所得税后),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良好。
同时通过植树绿化,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因此,本项目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生产安全可靠,项目可行。
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续表1-1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我国花卉业发展的新阶段自1984年以来,我国花卉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改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在“稳步、调整、提高、增效”的方针指导下,各地加大了对花卉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重视了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保持了花卉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花卉生产稳步增长,花卉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国花卉业供需情况得到根本改善。
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花卉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花卉产品短缺现象得到根本改善,正在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阶段转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花卉业还未形成产业,花卉产品的商品量较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意识的转变,花卉产业“七五”时期进入了起步发展阶段,花卉生产面积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由于商品量少,花卉价格昂贵,大多数消费者望而生畏。
“八五”时期,花开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5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达到7.5万hm2,鲜切花产量达到7亿支,分别比1990年增长2倍和3倍以上。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花卉业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花卉产量大幅度增长,扭转了花卉产品短缺的现象,市场供应比较充裕。
目前,我国花卉业由追求产量转变为稳定发展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改进品种和提高质量、效益的新阶段。
B、花卉业的发展逐渐向受市场的约束转变。
由于我国花卉业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质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对于花卉的品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国要打开国际市场,更多地出口花卉,则要求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品质的花卉产品。
因此,“十五”期间,花卉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市场的变化,将进入一个以销定产,由国际国内市场决定生产规模,由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来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档次的新阶段。
C、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花卉业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我国花卉业是新兴产业,由于生产手段还较落后,经营比较粗放,大多数花卉生产还采用传统的技术,现代技术还远未普及,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花卉业的发展要逐步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1.2 花卉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是实现国民经济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随着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综合国力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花卉业的发展将面临着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市场推动农业发展将成为主动力。
特别是在农产品全面走出短缺状况,将用更多的精力用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花卉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用于高新技术的投入会有较大增长,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会有较大增加,为我国花卉业上水平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际市场看,由于受生产成本和出口效益的影响,发达国家花卉的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
而一些适宜花卉生产的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正在迅速崛起,逐步成为花卉出口大国,随着国际市场生产布局的调整,国际市场也将重新调整出口份额,这将为我国的花卉出口提供难得的机遇。
2.1.3 花卉业面临的不利因素A、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花卉业与国际市场联系日趋密切,花卉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B、资本对花卉业发展的约束力逐渐增强。
我国花卉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个薄弱产业,今后的发展,对资金的要求最大,资金不足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将对花卉业上新台阶有一定的制约。
C、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有的地方不因地制宜,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致使花卉生产单产低、质量差,产品滞销,对花卉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1.4 花卉业“十五”规划的发展任务和目标A、提高花卉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均衡、稳定增长,满足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保证有效供给。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各类鲜切花、益花、观叶植物、草坪等数量增长的同时,在质量上要有明显提高,实现规模化、批量化、规格化生产,满足城乡美化和各消费层次的需求,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
B、优化花卉业的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增加出口创汇。
“十五”期间,花卉业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突破,有所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花卉名牌品种。
要采用各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效益,随着国际花卉一体化的形成,使我国逐步向花卉出口国迈进。
C、加快花卉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促进花卉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的生产方式迈进。
基本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把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需求较好结合起来的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1.5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新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花卉开始作为商品大规模生产。
伴随着经济的复苏,花卉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
花卉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消费量逐年稳步上升。
本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贸易额不足3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为150亿美元,1990年为305亿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亿美元,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二十世纪末,世界花卉消费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
目前国际花卉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各国花卉生产有起有落,生产格局出现新的调整。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hm2。
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hm2;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hm2;美洲地区的栽培面积有4万hm2。
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
由于各地区花卉科研、生产、流通和消费水平不同,花卉业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的鲜切花、切叶及盆花的世界出口总额达42.3亿美元。
其中欧洲地区出口量最大,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7%,美洲地区占19%,亚太地区占5%。
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十个国家依次是:荷兰、哥伦比亚、丹麦、以色列、意大利、哥斯达黎加、比利时、美国、泰国和肯尼亚。
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
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
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