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会:从价值,套利、情绪三个角度都会有投资机会,最主要是从价值的角度找,8种路径。
价值角度:信息、方法、结论、预测差。
越是高端的客户,越看重信息和方法,越不看重结论。
掌握足够的资料与信息(基础),掌握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灵魂)。
理透公司的各类信息,对于最近五年上市的公司,一定看招股说明书,因为上市公司第一次给投资者讲故事,非常详细,之后的年报都是对招股书的更新,更正。
同时研究员一定要持续跟踪公司的公告,不仅是重点公司,对非重点公司,也要跟踪平时的变化,以方便以后选股。
做哪家公司的研究,比怎样去研究更为重要,选择的过程至关重要,要有目的性的去做研究。
第一步,选股。
不同的市场阶段,切换不同的公司,市场热点在变,重点研究的公司一定要变,所以平时要对余下的公司不能完全抛弃。
上市公司调研,要做充分的准备,准备是从研究这家公司,看招股书就开始,不断形成需要的问题清单,然后在调研中一举解决掉。
数据、信息、方法,方法是灵魂,数据是基础,根据方法找数据,不能倒过来。
电力公司做盈利预测,一定要先分固定、变动成本,不能上来直接用毛利率方法。
分析师在报告中不含内幕信息,但在结论中含有内幕信息,通过传播结论,来传播内幕信息,变成公开信息,通过研究报告的结论传递内幕信息。
调研,是为了获取内幕信息。
研究公司的基本流程:宏观研究-行业研究-公司治理-战略分析-营销分析-会计分析-报表分析-财务分析-初步建模-公司调研-思考提练-盈利预测-估值-评级-投资案件-推介调研:重点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零售、旅游行业要求与人沟通的能力要特别强。
思考提练:大胆假设,敢想。
投资评级:金融市场、货币流动性。
在报表分析之前,一定要先做会计分析。
研究上市公司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
提练投资案件,投资行动,一定是买或者卖,观望的投资评级不构成投资案件。
宏观行业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将尚不清楚的信息列入调研清单。
选股,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选哪些公司研究比怎么研究更重要。
这也是投资的策略问题。
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选择,流水线操作+手工雕琢,宏观、策略、行业研究+公司研究。
某些标准,什么时候去研究一家公司。
选择公司时,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公司治理,要么折价,要么放弃研究,不能选择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
表面看公司现金流高,价值低估,现金流可能会流向实际控制人,而不是股东。
公司治理,目前学术研究的公司治理不是指向证券投资的,是为监管层提供建议而用的,是为政府服务的,而非投资服务的。
因其研究经费是政府或者交易所提供的。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所有股东、控股股东、管理层利益三角冲突。
可能为控股股东谋利或者管理层谋利(实际控制人)。
公司治理不是因为有了它就可以使公司获得成功才被重视,而是因为公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使然。
(李维安)企业通过经营产生现金流(债权人、股东),实际控制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冲突产生治理问题,此消彼涨,实际控制人有权力,有能力使现金流漏出,流向实际控制人。
地产公司,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开发期卖给上市子公司,收入期回购给母公司。
理想与现实的公司治理环境,现实,代理问题,各类股东对管理者、决策与经营者的控制微弱,信息不对称。
好的公司治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溢价,研究表明亚洲的治理问题更为严重。
抬高实际控制人价值,贬损企业价值,常见的手段:侵占,非公平关联交易、占用、担保(应收账款,冲销?);在职消费,募集资本后改建办公楼、汽车、买飞机、。
低效率的投资低质量的信息披露,隐瞒、非公平披露、虚假、非及时股票分置时代:最主要手段是侵占,重组、关联方交易。
全流通后:最主要手段可能是低质量的信息披露,侵占不灵?全流通后股票涨跌与大股东有关,上市公司不希望因信息披露导致下跌,信息优势交易。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股东权利与控股股东,董事与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信息披露。
人员、业务、财务独立,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领薪但为母公司服务,。
资产的独立,关联资产,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
举例:承德露露,股价表现很好,品牌权,属于母公司,无偿提供给上市公司使用,上市公司经营,生产、投入,品牌价值上升,但归母公司,按评估价将品牌卖给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公关投资者。
后来该案例做成方案。
飞亚达,没做成,上市公司没有公关投资者。
有哪些资产是必须在上市公司手里的,品牌,核心研究、核心营销、渠道、原材料供应、技术等等。
所谓资产的独立不仅是有形资产,更多是无形资产和辅助性资产。
注意股东大会,股东参与度。
投票权与现金流量化的偏离程度,关联交易,非对称信息披露,小资产撬动大资源。
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会故意隐瞒实际控制人,举例: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刘。
监事郭。
,公告实际控制人为监事郭。
但现实中发现董事长刘。
用公司的钱做慈善事业,做慈善事业一定会自己去做,而做坏事则会找人垫背。
再考察与之相关的子公司,有多家公司的控制人为刘姓兄弟,因此推断实际控制人应该是刘。
董事、监事,观察股东大会上有实际话语权的人,有的实际控制人也不进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新湖集团。
隐瞒实际控制人,往往会有特殊目的。
资本市场上有一些特殊利益集团,(哈。
四川。
泰。
)这些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专做坏事,往坏的地方重组,买上市公司。
重组不都是乌鸦变凤凰,也有变小麻雀的,琼海德重组,纺织,兄弟重组,让公司破产,亏损公司并不表示手上没黄金,资产。
特别小心宝塔型的持股结构、交叉持股,A-B,关注董事会结构,总经理一言堂,各类委员设置《美国十大舞弊案例剖析》,分析师先预测,上市公司再努力调业绩达到分析师预测水平,一般是高管对二级市场有需求。
如果上市公司可预测性强,则投资风险低,股价坚挺,所以有的公司可以做到分析师预测多少,年报就会报多少。
美国有家公司,连续15年公布的业绩符合分析师预测,第15年崩盘,但此前高管的股权激励已经出逃。
现代企业运行,会计专家?资本运作高手?趋势:会计外包,财务总监专注资本运作。
研究、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对于治理质量不佳的公司,成本可能太高,只研究有能力研究的公司。
首先要研究,如果信息不透明,没办法建立稳定的信息源,投资风险无法把握,宁可不推荐。
是否对这家公司研究建立稳固的信息源,不能只根据传说,如果没有,推荐是危险的事情。
建立稳固的信息源!推荐完一只股票,要持续跟踪。
善于给公司高管推荐股票,上市公司高管一般缺子女教育,提供一些行业信息、国家政策解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建议,世界是对等的,需要交换。
一定要考虑研究成本!数字的背后是人性,通过数字看人性的本质,数字、观点、人性。
研究公司最终是看人,研究宏观最终也是看人,看国家领导人的背景、性格。
公司战略、营销和财务。
公司战略与内外部环境是否匹配,分析师经营自己,经营一家公司。
确立公司战略层面的问题,内外部环境,如果不匹配,战略实现不了,战略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所有股东的战略。
公司战略指导营销策略和财务策略。
公司战略承上启下,所有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体现在公司战略上。
战略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关注重点不同,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基于环境、战略。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五粮液,高档白酒消费与军费开支正相关。
广告,公司通过4P组合能否获得成功?经营活动当中的财务决策、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股利决策。
选择哪些项目,与当前的生产能力无关,与下一期生产能力有关。
粮油。
相面的技术,研究员,基金经理应该学,上来三分钟看明白人。
在建工程,要特别留意,投股票是投的企业的未来,而决定未来盈利的重要因素是新的项目投入使用,就是在建工程,新建的在建工程,产能、低效?高效?什么时候可投入使用?达产率?市场环境?在建工程投入使用后,用什么折旧方法,折旧的年限。
东方明珠塔建成,但到98年才计成固定资产。
折旧用40年,用足了会计弹性,说明高管对公司未来盈利没信心,建议卖出。
确定的事件没有投资机会。
09年,国庆概念股,阅兵概念股,不存在。
换角度,军费开支增加。
军工股。
企业投资、需要融资,融资涉及到股权、债务融资,税盾,债务危机,短债长用,g=ROE(1-d),没有外力时的可持续增长率。
固定资产,生产什么,并不具有可转换能力,原值与生产能力相关,折旧的提取程度,高可能意味要再投入,技术更替,维修,在建工程规模、完工计划、转入固定资产的时间与标准。
财务决策,影响当期、下期的绩效。
在建工程投入使用,很可能是新的利润包袱,不一定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需要整理清楚的公开材料:组织结构图,以利润中心或者价值中心为要素,分部盈利预测,组织结构是什么样子,模型就是什么样子。
资产分布,有些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仍是资产,应收款,其它应收款,不规范的交易都反映在其它应收款中,年限、欠款方,折旧;评估形成的资产,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
主要产品各类及其经济数据,售价、成本构成,固定与变动分开主要业务的技术与流程。
主要业务与资产的会计处理。
会计和税收,分开,成本和收入方法改变,税不一定会影响举例:电广传媒、博瑞传播总额确认收入,净额确认收入,一般用总额,但有两个允许净额,一个是传媒、广告、另一个是旅行社,电广上市是通过IPO,总额法把营业收入做高,资产做高,母公司原始股东占的资本会更高,而博瑞,通过买壳上市,净额法可以把更多资产装进来。
大股东和高管人员的情况,调研,了解出来接待的上市公司的人,生平、言语。
搞定一个人,最好的是有过共同的人生经历。
建立信息优势,人与人交流一定要有信息基础,如果信息基础不存在,交流的基础就不存在,eg与纳米学专家交流,做基础功课,对行业的了解,对公司的了解,对个人的了解。
三个层面建立信息优势。
调研不要问错问题,上市公司调研忌讳:问ABC级问题,问已经公告过的问题,研究员靠专业能力打动别人,专家形象,财务顾问部,谈企业价值管理,怎么看上市公司、投行部。
会计分析、报表分析、财务分析评估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合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会计报表是主观的结果,会计工作三步曲,确认、计量、报告。
确认是主观的,计量也是主观的、报告更是主观的。
会计四大前提,人为的假设和估计上做出的,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软件、建筑工程),货币计量,会计估计,人为的估计,会计政策,同样的一笔业务,政策会不一样。
对外投资差额,亏钱,进利润表,冲利润,赚钱的进资本公积会计分析是报表分析的前提,棉纺行业,同样是纺织行业,厂房折旧年限不一样,港口,同样是码头资产,每家使用的折旧年限不同,所以EPS比较,PE比较没有意义,应该调平。
研究港口公司,折旧时间用的长公司,PE应该低,检验。
理解行业、公司、股票。
会计假设和会计估计存在局限性,企业的会计政策总是在调。
有目的做坏事。
会计弹性,是否用足。
审计,实务盘点?问题很大,上市公司对外经营很多,如果看到把大量的钱存在海外银行,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