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治心动悸脉结资料
• 以水4盅,酒 3盅,先煮8味,取2盅,去渣,纳阿 胶化开,分2次温服
• 脉何以结代?
• 血气衰微
心何以动悸?
神无所养。
脉搏动正常需要的三个条件:心气、心阳的功 能正常,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畅。
• 甘草:通经脉,利血气--《本经》 • 大枣:补少气,少津液--《本经》 • 生地黄:伤中,逐血痹--《本经》
《伤寒论》炙甘草汤原文
赵本: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黄半斤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阿胶二两 麻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 升,日三服。
康平本:
伤寒解而后,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 主之。
《伤寒论今释》
炙甘草汤治心动悸脉结代 《岳美中医案集》
2012051164 2012级中医2班
• 王某,男性,患心动悸症,脉小弱无力, 两腿酸软……4剂而两腿觉有力,再4剂而心 动悸基本消失。
• ——予以炙甘草汤。
• 炙甘草12克,桂枝9克 • 生姜9克,麦门冬18克 • 酸枣仁9克,人参6克,阿胶6克 • 生地黄48克,大枣10枚(擘)
» 通血脉,利气力--〈本经别录〉
• 所以大枣,地黄为辅助甘草“通经脉,利 血气”之辅药无疑。
• 《证类本草》《伤寒类要》治伤寒心悸、 脉结代者,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半, 服七合,日一服。
• 此所以命方曰“炙甘草汤”也。
岳美中在医案中问: “阴药则大其量,而阳药用量反不及其半”
•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 此处的“脉结代,心动悸”可能是广义伤 寒引起的心律问题。
• 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之心律 不齐疗效最佳,对于风湿性心脏病之心律 不齐有小效,对冠心病用高血压性心脏病 引起的心律不齐几乎无效。
• 黄煌认为:形容枯槁、羸瘦是客观指征。
• 汤本氏云:脉结代、心动悸者,有阴阳, 虚实之别,故非确认为阳虚证,则不得妄 用本方。
• 陆渊雷案:谓阳虚、虚证也依中土通例, 则当云阴虚证。
• 《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
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 古代把外感热病统称为“伤寒”。
• 所以:伤寒(解而后),脉结代,心动 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