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概要
新城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概要
河路平面及景观界面分析
(4)、520号规划路
规划设计范围为520号规划路最外控制线两侧各100米范围的地段,设计区用地约80公顷。
随着这三条大道的建设和府驻地的西迁,将向全社会表明兰州市政府建设兰州新城的决心和信心,加速启动兰州新城建设,促进第二市中心的形成。
通几条重点路段的开发建设,将带动新城开发的全面展开,并有效带动周边安宁、七里河、西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旧城改造,疏关中心区人口,缓解城关区建设压力,优化和完善城市结构,塑造新世纪兰州城市新形象,毫无疑问,三条大道是开户兰州城世纪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二、规划概要
1、规划结构
本设计确定规划范围的规划结构为“一心、二轴、三线、一环、六区段”。
“一心”:行政中心与市民广场。
是区域的地理位置中心,城市开敞空间网络的中心,新区景观中心和灵魂。
“二轴”纪大道和518#路互相垂直的景观和发展主轴,以行政中心为基点向四面衍伸,使新区的空间发展结构更为丰富和全面。
(1)世纪大道主轴线:步行尺度为主的主体景观轴线,南北几乎贯通了整个新区,北接大青山,南连黄河,将成为兰新时期的地标,与行政中心一起,担负着塑造城市崭新形象的使命。
(2)518号规划路次轴线:链接新区东部教育区和西部农业种植区,以景观绿化与商业界面为主。
是世纪大道主轴线的充。
“三线”:以514#路、520#路、滨河路为三条城市发展引导轴线和景观轴线。
北滨河路:是连接兰州市各组团的主要干道里黄河风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以生态湿地公园为主结合桥头广场形成游憩性生态廊道。
520号规划路:连接新区中心迎、崔家大滩和马滩的三个部分,是进入新区的门户,通行能力突出,主要为商务界面街道,强调交通干道的景观意向。
安宁西路兰州旧城区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新区目前开发最多的区域,新区的开发必然由此开始向滨河方向延伸,我们在开发顺序上将其为初期商业开发的重点,以此带动整个新区的商业繁荣。
同时它是将来连接各个组团的城市发展轴线之一。
一环:调整12地土地平衡,由原来单纯的文化娱乐性质用地调整为商务、零售与文化娱乐混合,以此将左右两个商业区连成一片,形成界面连环形步行尺度商业街,整合得到更为集约化的结构模式促进土地利用的效率达到最高,达到商业繁荣。
并使群集效应向核内渗透六区段”:根据功能定位,将三条路及08号街坊划分为六个不同的区段,分别是:
Ⅰ区——商务办公区
Ⅱ区——行政中心区
Ⅲ区——商业服务区
Ⅳ区——文化娱乐区
Ⅴ区——文化商贸服务区
Ⅵ区——教育科研区
2、功能布局
Ⅰ区——商务办公区
本区段是世纪大道的514#路以北部分,规划沿世纪大道为新城商务办公区,考虑政府西迁后及沙井驿铁路编组站建设需要大量的办公建筑。
纪广场鸟瞰
Ⅱ区——行政中心区
本区段是世纪大道及新城的核心区,新城行政中心,新城世纪广场。
该地段规划布局为:纵轴序列、背负青山、面向川坪、南纳环水,东映青龙、西迎黄河、共生共兴。
518#路以南规划量宏伟的新城行政中心,横跨轴线作为广场和世纪大道的对景,行政中心中部是政府大会堂,其形式为雄伟壮丽的“世纪之门”政中心以此门为中心左右对称。
街坊北半部分中部规划为世纪广场,一半圆形水系环绕的新城中央公园分列广场两边,在东西0#规划路转弯处规划城市规划展览馆和会展中心,与行政中心共同围合广场,并形成520#路的对景,提升广场的文化品位。
区——商业服务区围绕行政中心外围,利用规划522#路设计步行商业街Ⅳ区——文化娱乐区本区段是世纪大道520#规划路以分,为文化娱乐区。
主要功能为完善新城区的文化功能。
创造与世纪广场相呼应的开敞空间,作为世纪广场景观高潮的延续和。
Ⅴ区——文化商贸服务区本区段是520#规划路为文化服务区。
在银滩桥头规划兰州文化艺术中心,以兰州大剧院为中心,围
四座主题文化场馆,由敦煌歌舞剧团、陇剧团、秦腔、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作为日常排练办公所用,以弘扬兰州文化艺术,以成银滩桥头的标志景观。
府大楼
3、在此段结合广电大厦设置黄河明珠塔,形成俯瞰眺望新城的制高点。
Ⅵ区——教育科研区创造富有明确地域文化特色的黄河沿岸空间序列,通过对银滩湿地公园和部分景观节点的重点设计造生态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系统。
四、基础设施
根据《新城分区规划》、《兰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兰州新城至201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33万人,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7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为102.32平方米/人。
兰州新城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给水、雨水、污水、供电、燃气、供热相关规划,完全可满足33万人及规划用地内的基础设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