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反应
发生血管内、外溶血。
2.轻度溶血可出现发热、茶色尿或轻腰背痛、呼吸困难、心律加快、血 压下降、酱油色样尿,甚至发生肾功能衰 竭,少尿、无尿。
3.休克:表现为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大 汗、皮肤潮冷、脉搏细弱和血压下降。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可发 生广泛渗血及凝血障碍、皮肤淤斑、伤口 出血,可进一步引起DIC。全麻时患者发 生伤口渗血、出血不止和血压下降是发生 溶血的重要表现。
8.合并DIC的患者,应用肝素治疗: 4000u/小时(每毫克等于125u)静滴, 以后1500u/小时维持6~24小时。 9.为防止肾衰,应记录尿量,维持尿量 100ml/小时,可适当给予20%甘露醇 100~250ml静滴或呋塞咪(速尿) 40~80mg静注。经上述处理仍然少尿或无 尿者,可行血液透析。
5.根据尿量、尿色,补液可选用生理盐水 或(和)葡萄糖盐水,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静滴。 6.输入相配合的新鲜同型血200~400ml (如为ABO溶血,应使用O型洗涤红细 胞),或冷沉淀5~10u/kg,或凝血酶原复 合物,或单采血小板。 7.维持血压,如出现休克,可选用阿拉明 20mg或/和多巴胺20~40mg,静滴。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 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 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 降。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 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 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一)临床特点
1.起病缓急与血型及输血量有关。ABO血 型不合,输入50ml以下即可出现症状,输 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甚至 导致死亡。Rh血型不合引起的反应多出现在 输血后1~2小时,随着抗体效价升高亦可
溶血反应
神经内科 王升武
溶血反应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 由于病人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
原发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 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 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
溶血反应 ——原因
(1)输入异型血。ABO血型不合。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 (3)血中加入低渗或高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
(二)诊断
1.根据症状判断:腰背疼痛、脸色潮红、 寒战发热、尿呈酱油色等,手术麻醉中发 生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伤口过度渗血。 迟发型溶血多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输血后 发生无其他原因的发热、贫血和黄疸。 2.立即取血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呈粉 红色,并作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3.检测反应后第一次尿(尿呈浓茶或酱油 色可能是初次见到的体征),作尿血红蛋 白测定,并化验尿常规。 4.核对配血试管的血标本,患者的血标本 和血袋上的标签是否同型。 5.复查血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血 袋和配血试管的血均须作ABO和Rh血型鉴 定,观察有无血型错误或不相符合。
的药物,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解。 (4)Rh血型系统不合。
溶血反应 ——症状
临床表现与所输的不合血型种类、输入速度 与数量以及所发生溶血的程度有关。
ABO血型不合:最重,10~15ml即可出现 症状;
Rh血型不合:可在输血后数小时乃至数天 后才出现症状。
溶血反应典型症状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 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 痛、恶心呕吐等。
10.严重病例应尽早进行换血治疗。 11.其它:四肢厥冷时要保暖,发热时行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切忌用酒精擦浴), 呼吸困难或肺气肿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给氧吸入。
(四)预防 1.对血液制品的标签、配血管标签和患者 的血标本、试管标签应仔细正确地书写, 严防任何差错。 2.发血前仔细核对血液制品血型和患者姓 名。 3.认真仔细地鉴定患者和献血员的ABO及 Rh血型,作交叉配血试验。 4.尽可能对患者和献血员作不规则抗体筛 检,尤其是对经产妇和有输血史者。
(三)治疗
1.立即终止输血,核对血型,并重做交叉 配血试验(包括盐水、酶介质和间接抗人 球蛋白试验)。 2.0.1%肾上腺素0.5~1.0ml皮下注射,或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静注。 3.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考的松 200~300mg静滴。 4.碱化尿液可选用5%碳酸氢钠125~ 250ml静滴,6~12小时后可重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