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护我成长《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动画片《我要上学》讲述小芳和妈妈的遭遇,引出课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
3.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学会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二)自学、合作探究“求助有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对第一部分进行自学,之后小组之间交流、解疑,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归纳。
1.请认真阅读教材P108—110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自学3分钟后,小组内交流2分钟)(1)小芳父亲不给抚养费,她首先可以怎么办?如果不行,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2)工厂任意开除小芳母亲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小芳妈妈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3)以上这些求助方式属于哪种维权手段?有什么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归纳:权利被侵害,我们可以首先跟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不成,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多个部门进行求助,通过投诉、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这些都属于非诉讼方式。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
2.故事发展:小芳虽然找了很多部门,但爸爸始终不肯付给小芳抚养费。
而妈妈的事情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终于获得了赔偿,并回到工厂继续上班,小芳不用去卖花了,那她的抚养费还要不要?(要)怎么要?(打官司)可是小芳根本不知道怎么打官司,她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找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但是小芳家条件不好,请不起律师怎么办?(弱者的保护神——法律援助中心)3.教师用大屏幕对第一部分“求助有路”进行归纳。
并向学生介绍介绍本市的一些求助电话:秦皇岛市妇联: 3220091 秦皇岛市青少年维权热线: 12355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海港区法律援助中心: 12348秦皇岛市仲裁委员会: 3262686(三)自学“敢打官司”:学生自学教材110页最后一段至112页“相关链接”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时间为3分钟:1. 正当小芳为打官司做准备时,同村的一些人却说起了闲话:“没听过有孩子告爸爸的,这多丢人啊。
“小芳听后很是为难,打官司告父亲难道真的是一件丢人的事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通过非诉讼方式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就要采取最后一个手段,也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也就是常说的“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敢打官司”。
2.诉讼分哪几种?解释涵义?(2) 每种诉讼能简要举例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精讲点拨和补充。
之后,出示三个案例让学生判断。
(四)合作探究“善于斗争”:案例再现,小组讨论,归纳要点。
看录像《路遇抢劫》,讨论:1.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小强当时应该怎样做?要特别注意什么?2.面对不法分子要求他第二天带钱的要求,小强可能怎么做?每种做法可能有什么后果?3. 面对不法分子要求他第二天带钱的要求,小强可能怎么做?哪种做法是对的?为什么?第一个问题要点:1.不要哭 2.不要激怒对方3.不要妥协4.善于周旋5.记住相貌特征6.告诉老师或家长、报警第二个问题:小强可能有三种做法:一是忍气吞声,妥协退让,结果是助纣为虐,自己的权益还会屡受侵害;二是打击报复,以暴制暴,结果可能是自己和朋友滑入违法的深渊;三是依法自护,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保护了自己健康、平安成长。
4.录像《特别提醒》,归纳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学生应该怎样做,强化依法维权、依法自护意识。
自我保护八要领1)记住可依赖的成年人的名单、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帮助。
2)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比如让我们去打群架、赌博、看黄色录像等等,我们坚决不要去,并劝说朋友也不要去。
3)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有人撬门趴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
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4)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5)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6)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即使携带了,也不要随意显露。
7)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
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时要镇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8)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份特征和其他一些突出的特征,以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三、知识小结:1.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一)、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二)、诉讼手段:诉讼也就是打官司。
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4、诉讼的种类:(1)、刑事诉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5、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特别时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3)、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
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A.法律B.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C.诉讼D.到律师事务所投诉2.张某6年前借王某8000元钱,可到现在迟迟不还,还想“赖账”。
王某迫于无耐将张某告上法庭,。
这属于___案件()①公诉②自诉③民事诉讼④行政诉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中学生刘洋在放学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
刘洋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装作肚子疼请求司机将她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
司机以送刘洋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
这表明刘洋①胆小怕事,不敢见义勇为②机智勇敢,善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③缺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④法律意识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④4.2002年3月24日,到西安打工的四川人彭文军,因为夜里到几个浙江人的香菇棚偷香菇,被发现后遭到这几个浙江人的殴打。
后来,彭文军接连被这几个浙江人敲诈。
无奈,彭文军到派出所报案,最终这几个原来是受害者的浙江人被逮捕。
这告诉我们()①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要勇敢地报案②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③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应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简要回答5.因为一句玩笑,七年级学生刘某将赵某的眼睛打伤,并花掉医药费等1358元。
赵某的父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为孩子讨回公道。
他们可以怎样做呢?6.社会青年张某在学校附近拦住一位同学,强行向该同学索要50元“保护费”。
正巧你在此路过遇见此事,你会怎么做呢?阅读理解三、材料分析7.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
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
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
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
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
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
结果,双方争执不休。
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2)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3)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一、1.C 2.C 3.B 4.B二、5.可以到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获得法律服务和帮助;还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诉讼(民事诉讼)手段来讨回公道。
6.略(从敢于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角度来回答)三、7.(1)法律。
(2)民事诉讼。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