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 整理与归纳: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表示方法 • 练习巩固
三短四长七不全
第1周期:2 种元素 1H~2He
短周期
第2周期:8 种元素 3Li~10Ne
第3周期:8 种元素 11Na~18Ar 第4周期:18 种元素 19K~36Kr 第5周期:18 种元素 37Rb~54Xe 第6周期:32 种元素 55Cs~86Rn 第7周期:26种元素 87Fr~ (也叫不完全周期)
a.卤族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副族和第Ⅷ族 d.碱金属元素
分析:要熟悉第ⅠA族、ⅦA族、0族的俗称及过渡元素
的内容。
答案:①—d ②—a ③—b ④—c
2.填空。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金属元素的主族:___________; (4)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非金属元素的主族:_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中常温下单质固、液、气三态都有的族: 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
(横向)
长周期
18个纵行
16个族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主族:
(七个)
1
2
13
14
15
16
17

(七个)
副族: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ⅠB , ⅡB
3 4 5 6 7 11 12
(纵行)
第VIII 族:包含三列第8、9、10三纵行 零族: 稀有气体元素(第18纵行)
[例2]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 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 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
S 16硫
Cl 17氯
Ar 18氩
11钠
同 电 子 一
最 外层 电 子 数 逐 渐 增 多 原 子 半 径 逐 渐 减 小(稀有气体除外) 金 属 性 逐 渐 减 弱,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层 周 数 期 相 同
活动与探究(P8)
从Ⅶ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形成的难易程度和热稳定性 看,你认为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变化有什么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1869年门捷列夫在继承和分析了前人工作 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 和概括,成功地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他总 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 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 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 他还预言了一些未知元素的性质都得到了 证实。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 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 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时间: 1869年 (2)绘制者: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3)排序依据: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4)结构特点: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5)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里程碑
(1)H、Li、Na、K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 、 、 ,原子最外
层都只有 1 个电子,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
(2)11~17号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从 1 ~ 7 ,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元素金属性逐渐 减弱,非金属
性逐渐 增强 。 (3)非金属单质中, 石墨 可用作电极材料,晶体硅 是常用 的半导体材料。

增 强
性 ?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1 2 3 4 5 6 7 ⅢA ⅣA ⅤA B Al Si Ge As Sb Te Po ⅥA ⅦA 0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At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练习3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专 题 1
温 故 知 新
第 三 课 时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学习目标】
1.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知道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 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 4. 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的结构、元素性质 三者之间的关系。 5.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应用。
同主族(从上―→下)
电子层数递增,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 逐渐增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性质
同周期(从左―→右, 同主族(从上―→下)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最高正价(+1 ―→ 最高正价=族序数(O、 +7) 非金属负价 F除外) 非金属负价
主要化合价 最高价氧化物的
=-(8-族序数) 酸性逐渐增强
X是第4周期,第ⅠA族
Y是第5周期,第ⅦA族
氟 元素。 2、某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
练习4
• 同一周期的X、Y、Z三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H2YO4、 ¥HZO4,则: (1)X、Y、Z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
Z>Y>X _____________ 。(2)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XH3、H2Y、H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它们稳定性强弱为 XH3<H2Y<H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
周期表中,根据同周期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
律知,第2周期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同主族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O的非金属性比S强,K的还原性
比Na强。 [答案] C
该类习题解题思路:先确定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关系,比较其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再依据递变规律
做出判断。
1.元素的“位、构、性”
2.三者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 (1)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 价数。 (3)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4)最低负价绝对值=8-主族数(ⅣA~ⅦA)。
(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形 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6)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气态氢 元素 化物
F
Cl
H2与Cl2 混合,光 照或点燃 时发生爆 炸 HCl 稳定
Br
H2与Br2 混合,加 热时发生 化合 HBr 较稳定
I
H2与I2混 合,加热 时化合, 同时又分 解 HI 较不稳定
H2与F2 混合,在 形成的难 冷暗处剧 易程度 烈化合并 发生爆炸 HF 组成 热稳定性 很稳定
=-(8-族序数) 酸性逐渐减弱
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 物形成难易、热
碱性逐渐减弱
形成由难―→易 稳定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形成由易―→难 稳定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
[例1] 的是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 ( )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 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2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周期 7 个(共 7 个横行)


短 周期(第 1、2、3 周期 ) 长 周期( 周期 ) 4、5、6、7 第7 周期( 又称不完全周期 )
族 16 个 (共18 个纵行)

主 族 7 个(ⅠA· · · · · · ⅦA) 副 族 7 个(ⅠB· · · · · · ⅦB) 第Ⅷ族 1 个 (包括3个纵行) 0族 1 个 (稀有气体)
练习与思考1:
1、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的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 序数 周期 族 6 13 34
2
IVA
3
IIIA
4
VIA
练习与思考2:
2、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 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D )
( A) 2
3 11 19
4
( B)
2 10 11
18 19
( D) 6 14 31 32 7
Na
周期 族 2 3 3
ⅤA ⅥA ⅠA
原子结构示意图
(2)找出铝、氖、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即 指出具体的周期和族) 铝是第3周期,ⅢA族
氖是第2周期,0族 铁是第4周期,第Ⅷ族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描述
思考:C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描述?
第三周期VIIA族 第III周期 第3周期 第三周期 第七主族 VII族 VIIA族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性质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同周期(从左―→右,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 层电子数渐多 逐渐减小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性质 特点。
2.应用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 原子结构 ,预测 其主要 性质 。
(2)研究合成新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