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频
日本俳句朗诵、中文字幕日文拼音
(二)日本俳句简介
1.定义: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它
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从音频中我们可以听出,这是对偶的诗句,这种古典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我国作家郑振铎《蝴蝶的文学》:“在日本的俳句里,蝴蝶也成了他们所喜咏的东西。
”
2.连歌与俳谐(起源):
连歌是源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
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
连歌中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
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
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
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
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
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3.特点
俳句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季语。
(ppt上举例但不用念出来,一带而过)但也有一些无季语俳句和自由律俳句
4.代表人物:
俳谐三祖: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松永贞德——松尾芭蕉——谢芜村与小林一茶。
(图片)
(三)日本俳句名家介绍——松尾芭蕉
(四)俳句和中国诗歌的对比
1.内容对比
2.格式体裁对比
3.联系与发展
创新:刚才的那首芭蕉的《古池》(青蛙噗通)娴熟的运用了以声显静的文学手法,可以说是日本俳句文学的一个重大创新;其二,引禅入俳也是其一大创新,,与中国唐宋时期佛教盛行有很大关系。
宗教思想作为最高层次的文化对中日两国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第三,日本诗人写生活情趣的俳句增多,意在雅俗共赏,贴近百姓,恐怕与中国市民文学的倾向不无关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从隋唐时期便开始的文化交往。
俳句更是文化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体现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和创新以及文化交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