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培训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培训课件
8
医适宜技术穴 9
肺系疾病:感冒、气管炎、哮 喘、
心系疾病:失眠、高血压、冠 心病、中风
脾胃病:胃痛、胃下垂、腹泻、 胆囊炎、便秘
肾系疾病:糖尿病 其他:头痛、肩周炎、颈椎病、
小儿厌食、慢性咽炎
中医适宜技术穴 10
感冒发热方
药物:白芥子20g 吴茱萸10g 用法:药物研末,每次取15g
药量剂量小,易于操作 成本低,对场地人员要求少 制作简单 安全稳妥,不会造成重大医疗
事故
中医适宜技术穴 4
经络传导:药物对体表腧穴的 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内脏或病 所,发挥调节和治疗作用
皮肤透入:药物加用适当赋形 剂,能通过表皮从真皮吸收到 人体里
黏膜吸收:从口腔、鼻、眼、 及前后二阴给药,黏膜吸收
黄酒调成糊状,帖双涌泉穴 膏药底布覆盖,热水袋加温 风寒感冒发热效果较好 一般两天内见效
中医适宜技术穴 11
宁嗽软膏
药物:白芥子、杏仁、半夏等份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适量调成软膏 用法:晚洗脚擦干,帖双涌泉
穴,次晨取下,每日一次 白芥子、半夏生用效果较好
生白芥子刺激性强,注意不良 反应
中医适宜技术穴 15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 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 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 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 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 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 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 冬季发病的症状。
中医适宜技术穴 16
三伏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 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 皮肤吸收药效,将等中药磨粉 赋形后,敷贴于肺俞、心俞、 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 必须经中医辨证论证会更有效, 因为病与证不同,同病可能不 同证,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 证,禁用于发热,糖尿病,结 核病,若是热证,则热更盛。
中医适宜技术穴 5
辩证论治:根据病人的阴阳寒 热虚实,选用药物及穴位
选择适宜的药物:内服多用炮 制,外用多用生品
恰当赋形剂的选择:膏药、蜂 蜜、动植物油脂、水、酒、醋, 二甲基亚砜
避免毒副作用:药物的毒副作 用和治疗的毒副作用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中医适宜技术穴 6
皮肤表面破溃 对药物及赋形剂过敏 妊娠期妇女 活动性出血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 皮肤吸收产生蓄积中毒的药物
中医适宜技术穴 18
发泡膏
药物:斑蝥、白芥子等份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调成膏状备用 用法:1.定喘、肺俞、天突
2.身柱、大杼、风门 急性期取穴上两组,交替。 缓解期:足三里、肾腧、
中医适宜技术穴 19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 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 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 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 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 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 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 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 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
技术简单实用 对场地、人员限制小 疗效确切 简、便、验、廉 病员丰富 安全可靠
中医适宜技术穴 2
针刺 推拿按摩 艾灸 耳针 拔罐 穴位敷贴 中药熏洗
中医适宜技术穴 3
药物外治,作用迅速,简便廉 验
广泛应用于各科的多种疾病, 疗效确切 ,病源丰富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调成膏状备用
用法:蚕豆大一团,帖双涌泉 穴,膏药底布覆盖,次晨取 下,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
程
中医适宜技术穴 22
宁心安神膏 药物:炒枣仁30g 菖蒲20g 丹参
20g 远志20g 朱砂10g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调成膏状备用 用法:贴脐
用前洗净脐眼,软膏填满, 膏药底布覆盖,每晚换药一次
中医适宜技术穴 20
帖药一定选准穴位,药物不要 扩散
如感觉疼痛,及时取下 揭下后起水泡,通常2-3天逐渐
干瘪
起泡后尽量不要碰破,破后消 毒
发泡膏麦粒大帖敷,三小时后 取下(儿童两小时)
热性病、急性病期间禁用
中医适宜技术穴 21
定喘膏
药物:生麻黄10g 生半夏20g 吴茱萸20g 炒白芥子40g 明矾20g 杏仁30g
中医适宜技术穴 17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 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 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 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 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 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 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 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 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 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 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 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中医适宜技术穴 23
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 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 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 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 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 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中医适宜技术穴 7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 含硫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 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具有吸湿 性的可燃液体,既有高极性, 高沸点,于水混溶的特性,毒 性极低,热稳定性好,能溶解 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 溶剂”。各种药物溶解在 DMSO中,不用口服和注射, 涂在皮肤上就能渗入体内,提 高了病区局部药物含量,降低 身中体医其适他宜的技药术穴物危害
中医适宜技术穴 12
二甲基亚砜具有挥发性 调软膏后注意密封
中医适宜技术穴 13
止咳方
药物:生百部、五倍子等份 制备方法:研细末,30%二甲基
亚砜适量调成软膏备用 用法:贴脐
用前洗净脐眼,软膏填满, 膏药底布覆盖,可用热水袋温 覆片刻,每晚换药一次
此方新旧咳嗽均可使用,安全有 效,对肺结核、百日咳有较好 疗中效医适宜技术穴
14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 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 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 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 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 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 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 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 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 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