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票据业务检查

如何进行票据业务检查

(by 票友)银行票据业务面临主要问题-市场1)消规模普遍:承兑无控和贴现受控的制度缺陷导致贴现供需失衡,大量银票被违规隐藏。

一部分银承贴现后被银行间接通过会计科目或资产转移方式违规消减;另一部分则流入在民间融资市场。

2)风险上升:票据掮客非法参与票据买卖,金融风险上升;部分金融掮客参与票据业务,导致与之业务紧密联系的银行机构及后续参与相关票据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都面临较大的案件风险和法律风险。

银行票据业务面临主要问题-银行1)模式之变:传统的“持票生息”经营模式面临转型压力2)空间受限:银行信贷增长受到货币政策调控,票据业务受到银行信贷投放政策的制约。

新资本管理办法,强化资本约束。

外源性补充包括净利润留存,银行存在缺口。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银行必须控制全行资产业务扩张速度和调整资产结构。

票据市场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by 票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市场资金价格票据供求关系监管政策票据市场变化与监管重点关系(by 票友)1)低利率推升票据:如果货币政策宽松情况下,资金成本低,企业选择商业汇票,小股份银行和城商行因为对存款保证金的需求,会接受需求,增签银行承兑汇票,监管重点为中小银行新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2)冲时点是个问题:如果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的增加会引发贴现压力增大,银行信贷规模容纳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是在可容纳范围内吸纳,特别是时点存款做出贡献。

各类银行均会增加,重点关注新增贴现资金的冲时点问题和资金流向问题。

3)出表有巨大需求:银行吸纳的信贷资金不能占资产过久,因为有资本限制,规模限制,以及套利空间限制,银行开始设法出表,与信托合作、与证券合作应运而生。

关注违规行为,蒸发信贷资产。

票据理财、票据信托叫停、与证券公司等合作票据理财为监管重点。

4)低利率推升融资票:如果贴现利率低于贷款利率时,市场上融资性票据就会大量出现,贸易背景为重点。

5)民间资本看准低利率:如果贴现与资金成本利差收窄,银行贴现积极性不高,部分承兑汇票不能被银行贴现,民间资本介入,从企业买入票据直接贴现,或通过相关公司背书对票据进行“包装”(假造合同、发票)后贴现,直接获取价差。

需要依托上门办理贴现的中小金融机构,关注中小金融机构异地票据贴现。

6)银行联合消规模:若信贷规模吃紧,票据资产需求出表,农合机构参与其中,与多家中小银行联手,消化卖出回购和买入返售资产,帮助银行逃信贷规模。

关注中小银行交易对手为农合机构的业务,以及关注农合机构的票据流量业务。

7)利率波动推升错配:若是利率波动过大,二级市场买卖票据业务和回购业务活跃,存在套利空间,关注股份制银行、大型银行的二级市场的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

银信理财类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表外转表内类(by 票友)票据资产逃规模加强票据业务管理(by 票友)第三部分:票据业务检查重点和方法(by 票友)------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检查重点-票据业务制度及流程(by 票友)1)银行内部管理办法中的一些条款与监管规定不符(未将低风险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只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纳入统一授信)2)相关制度未根据业务发展、流程变化、岗位职责变化及时修订;制度覆盖面不全(保证金来源合规性审核要点和方法;缺少票据贴现业务的贷前调查、贴现资金用途的审查、贷后资金流向监控的相关规定;缺少规避对集团企业母子公司重复授信的管理办法)3)操作规程不明晰(票据审查、审验流程规定模糊,业务档案资料保管不明晰等)4)职责分工不清晰(对票据贴现业务的要式审查和授信审查岗位或部门没有分开设立,客户经理与票据查询不得由一人担任)5)制度不健全:票据融资业务内部监督、检查审计和后评价机制不健全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银承授信主体资信1)授信准入检查:纳入对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严格企业准入制度,视同一般贷款审查,以信用状况为衡量标准。

2)授信人排查:审查申请人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以及财务状况、其他非财务因素以及日常管理等情况。

3)深度看水电煤:对客户及其交易对手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通过客户材料、实地调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财务报表、历史交易流水、水电税及发票等了解客户及其交易对手日常经营是否正常合法。

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银承贸易背景1)审查企业生产销售情况,了解企业是否有真实贸易,审查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以及增值说发票真伪。

签发银承后,原则上在2个月内收集增值税发票,检查原件后复印留档,并提供货物运输单据、检验验收单据、出入库单据等2)合同与经营范围对照:购销合同中的货物是否在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内3)劳务合同与交易核对:企业提交的商品劳务交易合同要素不全,合同效力存在问题;如购销合同货款结算期限与银承付款期限一致;合同中约定支付方式为“银行承兑汇票”。

增值税发票开具时间与合同签订时间的对应关系,发票的货物名称与合同货物名称对应,发票金额与合同金额一致4)无增值税发票:承兑汇票所附交易凭证为收据而非发票;为无增值税发票的企业办理贴现;5)发票真伪:对收集的增值税发票要在“某某市发票查询系统”查询真伪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 银承保证金管理(by 票友)1)严格审查保证金来源,防范利用信贷资金缴存保证金转嫁风险。

要求保证金均为开票前存足,一般为申请人同名划转方式,若来源于第三方,企业均要出具说明及合同显示其正常贸易关系,这样能够阻止保证金来源不真实。

不得以贷款和贴现资金缴存保证金;不得挪用或提前支取保证金;不得将保证金账户与其他账户串用;保证金未覆盖部分所需的抵押、质押或第三方保证必须严格落实。

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贴现用途和资金流向(by 票友)1)资金投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用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购销或项目;2)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如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和增资扩股等;3)用于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投资;为证券、期货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提供资金;4)用于非自用不动产、股权、实业等投资活动;5)严禁贴现资金用于保证金开银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案件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206号)加强对贴现资金划付和使用情况的管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贴现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检查,对与企业经营范围或合同约定不符合的资金流转行为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严禁贴现资金直接转回出票人账户;杜绝随身携带票据和印章,凭传真和电话指挥划款,事后补办贴现资料和划款凭证的情况,严禁机构异地办理票据业务。

承兑贴现跟单资料审查----发票、合同与汇票内容匹配(by 票友)1)交易合同签订日一般应早于或等于商业汇票出票日;2)合同中的供需双方应是商业汇票的最后背书人与其直接前手;3)合同无重复使用现象,合同金额应大于或等于累计办理的商业汇票金额;4)如合同载明履约的有效期限,则票据的出票日、发票的开票日应在有效期内;5)如合同记载数量、单价等要素,则应与发票一致;6)审查合格的交易合同原件复印,复印件需要加盖申请人公章及“已与原件核对无误”审核专用章;7)发票日期应在合同签定后和票据贴现前,发票期限的跨度需控制在半年以内,或应有合理的解释;8)发票的总金额必须大于或等于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9)发票购销方与交易合同供需方及商业汇票最后背书人关系一致,发票载明的货物名称与所附合同交易的货物名称须一致,单价要相符。

(by 票友)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滚动签发承兑汇票(by 票友)票据“空转”,风险集聚,个别企业利用银承的资金融通职能,虚构贸易背景或利用关联交易套取银行贷款,滚动签发银承,贴现资金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信贷资金一旦收紧,企业资金链风险将立刻显现,势必埋下银行垫款隐患。

滚动签发由关联企业或集团内部互开向有经济利益往来的上下游企业链条演化。

举例:票据“空转”的基本运作方式是:首先,一家本身并无资金的企业先在某家银行贷款1000万元,然后马上转为存款,并以此作为保证金,假设保证金是50%,则可以开出一张2000万元的承兑汇票。

然后,企业将此承兑汇票拿到他行贴现,假设扣除贴现率可得1800多万元的资金。

而后,又以该笔资金作为保证金开立4000万元的承兑汇票,再次贴现后,又作为保证金并开出8000万元的承兑汇票。

最后,是1.6亿元、3.2亿元……如此循环往复。

银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关联企业间对开或互保开立银承汇票关联企业间对开银承。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或关联公司之间相互对开银承,且交易比较频繁,虽附有交易合同,但作为母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票据业务往来频繁,且不使用其他结算方式处理账目往来,涉嫌套用银行资金。

关联企业提供担保。

关联企业间提供担保甚至是互保,降低了有效担保质量,将风险敞口留在银行。

承贴现业务检查重点--自开自贴银行自开自贴:由业务品种演化为调剂手段,虚增规模。

银行要求承兑申请人缴纳全额保证金,申请开立银承,收款人为关联企业或上下游关系单位,由收款人在本行贴现,将贴现资金回流至承兑申请人,再次申请开立全额保证金银承并再次贴现,多次循环操作。

银行存贷款规模和中间业务收入均以倍数激增,而企业则以为数不多的手续费加强了与银行管理层的融资关系。

企业自开自贴:自开自贴。

企业甲向银行申请并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汇票收款人为其关联企业或收款人背书转让给其关联企业,在银行办理贴现后即将资金转回企业甲或关联企业账户,以套取银行资金。

承兑贴现业务检查重点—票据中介(by 票友)中介公司:不是实体公司,多为贸易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等空壳公司。

(工作人员拿名片在金融机构门前收票,或通过多种方式联系金融机构,寻找合作机会,了解企业出票信息,并控制和拥有一定票源)贴现企业,有银行内部员工参与。

票源特点:开票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时间集中:当天开银承,在2、3天内贴现,大部分贴现票据均为同一天到期;流向集中:开票的企业有商贸、燃料、物流、汽车销售、金属、建筑、钢铁、石油、投资、废品回收,即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均与最终贴现企业存在业务往来,一般都超出贴现企业的经营范围。

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企业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都经过同一企业背书后再到城商行、邮储银行、村镇银行贴现,且异地办理贴现,后续企业票据转让过程的贸易背景真实性值得怀疑。

与贴现银行合作,银行贴现业务量在一天突然超出常规业务,以虚假的手续办理贴现业务,多数票据均为光票,无有效商品合同和发票,谋取利差或佣金;票据中介进行资本运作时,出票人集中少数几家企业,关联企业参与其中。

(by 票友)承兑贴现业务检查重点—票据质押(by 票友)票据置换业务,是指持票人将其持有的一张或多张银承或商业汇票向银行作质押,由银行重新为其办理银承(一张或多张)的行为,以此变更票据期限与票面金额。

票据管家业务,是指银行为企业开办存票、取票、票据通存通兑服务。

企业可质押在银行存放的票据,并以存放票据总额为限,申请办理银行表内外资产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