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1.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它最真实、最生动、最直接地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人民斗争走上了新的阶段,也使反映人民生活斗争的民歌取得了更辉煌的成就。

民歌中出现歌颂党这一主题是必然的。

材料说明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非常艰巨C.党是我国国家权力的拥有者、行使者D.党的领导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①竞争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②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③竞争的重点越来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整理的力度。

在增加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的同时,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群众民歌活动从精神层面上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表明,我国政府①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树立求真务实的的工作态度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4.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光碟播放、比赛等形式,开展群众民歌活动,扩大了民歌活动队伍,充实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文化优秀人才,营造了浓厚的精神文明氛围。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政府A.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B.要切实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D.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5.通过举办中国民歌大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要重视文化这种精神力量,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注重实践,积极创新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中国民歌大会的举办,贯彻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激发了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发展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要提升文化的品位就必须A.重点生产经典的、传统的文化产品B.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C.发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D.让人民群众都参与文化产品的创作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10.《中国民歌大会》在以往民歌类节目基础上另辟蹊径,推陈出新,立足寓教于乐,运用纪录片式的创作手法,从主持人下乡采风,到最终的舞台呈现,使观众对民歌及其根源有一个宏观全面的了解,激发了观众的热情。

这表明A.文化创新必须迎合年轻人的要求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D.以现代手段改造传统文化,就能实现文化创新11.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

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

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在文化领域,举办中国民歌大会,是因为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②发展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③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发展民歌文化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让主持人下乡采风,走进田间地头,真正去接触民歌的源头,搜集不同民族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民间艺术。

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14.民歌集中体现出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精神和气质,是不可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歌大会立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结合黄河、边疆、长江、沿海等不同地域的独特人文风情,共同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

之所以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因为它们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本次民歌大会精心遴选节目和人员,做到“三个坚决不用”,即对党离心离德、品德不高尚的人员坚决不用,低俗、恶俗、媚俗的节目、人员坚决不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人员坚决不用。

这启示我们必须A.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D.提高眼力,拒绝污染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D.重视整体的同时不可忽视部分A.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居安思危,注意量的积累C.看到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18.坚持矛盾分析法。

一般来说,民歌成为该区域的一张宣传名片,从而成为人们了解区域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兴起,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民歌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生存的土壤不断在缩减。

从狂欢后的隐忧我们可以看出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④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9.民歌震撼人的不是艺术,而是人民朴实的生活。

艺术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终极目标,通过艺术方式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化,才是艺术的根本。

民歌大会追求的目标不是收视率有多高,而是节目是否能走进观众的心里。

从哲学上表明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D.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20.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节目的热播,《康定情歌》、《赶集》、《乌苏里船歌》、《鸿雁》这些大家曾经非常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一时间在观众中掀起一股民歌热潮。

在舞美设计上,《中国民歌大会》在宏观的角度上体现中国元素和国际审美,用斗拱的设计作为舞台的主要景观,斗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形式,从外观上看更像一个粮仓。

粮食是生活之根本,取斗拱的造型也意味着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近年来,传媒技术发展尤为快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文化交流与发展使世界趋向一体化。

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材料二在“明星霸屏”的当下,《中国民歌大会》从传统民歌文化切入,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体现出民歌与祖国山川、人民生活劳作的紧密关系,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

随着人们生活推进,民歌已不再以原有的方式出现。

没有听众,没有市场,民歌艺术很难生存和发展。

民歌要发展,就要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应主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民歌艺术工作者的天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中国民歌大会》节目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发展中国民歌艺术?1.A2.A3.D4.C5.A6.C7.A8.C9.B10.C11.D12.A13.D14.C15.C16.D1 7.B18.D19.B20.(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随着节目的热播,《康定情歌》、《赶集》、《乌苏里船歌》、《鸿雁》这些大家曾经非常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一时间在观众中掀起一股民歌热潮。

②文化是民族的,有是世界的。

在舞美设计上,《中国民歌大会》在宏观的角度上体现中国元素和国际审美,用斗拱的设计作为舞台的主要景观,斗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形式,从外观上看更像一个粮仓。

③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传媒技术发展,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很多网络、电视、校园里边的民歌大赛,更加推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歌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2)①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从传统民歌文化切入,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

②要树立创新意识。

要运用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特有交流语言,为民歌注入新的活力。

要坚持发展和创新,避免墨守成规,主动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

③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民歌艺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3.中国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并将于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国家主席在1月1日致信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拉开了2017年金砖国家“中国年”的大幕,标志着中国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的工作全面启动。

4.2017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调查登记工作拉开大幕,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为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

6.我国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近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动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约1600亿元,主要生产存储器芯片,总占地面积达1968亩。

7.日前,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环保税,由此成为我国的第十八个税种。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1日发表《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努力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太安全之路。

未来的地区安全架构应是多层次、复合型和多样化的,其建设应是地区国家的共同事业,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与地区经济架构建设协调推进。

12.1月16日,亚太议会论坛第二十五届年会在斐济召开。

中国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率全国人大代表团出席会议。

13.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战机1月18日傍晚飞抵驻日美军岩国基地开始进行部署。

这是美国首次在本土以外地区部署该机型。

16.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