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的实践与研究1 (一)幼儿自身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幼儿童话剧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多门艺术门类,它是一门天然性的、综合性艺术。
幼儿天生喜爱假装和幻想,天生是导演,天生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他们身上潜在的戏剧天性需要一种理想的教育去呵护、激发、引导,童话剧表演过程就是让幼儿在相互合作的群体工作中,学到知识, 丰富情感,学会合作,成为自信、开朗和善于表达自己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需求纵观我园艺术领域活动的开展,美术、音乐、文学活动长久以来倍受重视, 相应的教学研究开展得也很深入。
但我们常常把它们分裂开来组织,幼儿的童话剧表演也常常被老师理解为纯粹的故事表演,往往把关注点放在语言、动作的表演环节上,没有看到幼儿有做导演、做道具师等多种内在童话剧创作要求,幼儿始终处于被接受者的状态。
当谈到"幼儿童话剧"相关的活动时,常常局限于一些以成果为主的表演,对于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实质存在着相当模糊的概念,从而使童话剧表演所蕴含的特有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被埋没了。
为使教师明确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内涵,积累开展此类活动的有效经验,充分发挥童话剧的教育魅力,促进幼儿全面成长,特开展此项研究。
(一)幼儿童话剧表演的操作定义幼儿童话剧表演是指幼儿通过对喜闻乐见的经典童话的感受、理解,运用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活动。
(二)幼儿童话剧表演与相关表演活动的区别2 1、幼儿童话剧表演与故事表演的区别故事表演关注的是幼儿对故事角色语言、动作的完整再现;而童话剧表演关注的是幼儿如何运用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演。
2、幼儿童话剧表演与表演游戏的区别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活动;而童话剧表演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引发并推动表演的进展。
3、童话剧表演与剧场表演的区别剧场表演是以成果展现为主,关注结果;而童话剧表演更关注幼儿的表演过程。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童话剧表演的基本理论,试提出以下幼儿童话剧表演的目标: 1、培养和发展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兴趣,增进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了解,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理解、表现、创造,提高幼儿的艺术综合素质。
2、引发、支持幼儿主动尝试,自主表达,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7现自我、发展自我。
3、转变教师观念,打破传统"教"和"学"的模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为每一位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创造条件。
(一)创设良好的童话剧表演环境。
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设一个充满童话剧氛围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浸染。
1、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的童话故事呈现于走廊,为幼儿、家长在平时交流互动中提供方便,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使幼儿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受到启发。
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熊请客》、《金鸡冠的公鸡》等故事,通过教师与幼儿的绘画后做成大图书布置在走廊墙壁,引发孩子在反复观察中理解、体验故事内涵。
2、专用活动室的创设3 为了更好的开展表演活动,我们专门设置了舞美室、表演室。
舞美室内提供幼儿制作道具的材料,并通过墙面展示出来,表演室内提供道具、服装、头饰、化妆镜、童话剧剧目、幼儿表演的照片等,让幼儿一走进其中就产生表演的欲望, 引发幼儿表演的行为,能充分展示各自的表演才能。
3、区域环境的创设围绕童话剧表演的内容,各班在区域投放相关材料, 比如:在进行《小熊请客》童话剧表演时,我们就在区角环境增设了:为小熊包装礼物,制作头饰、制作连环画、阅读大图书、为小熊布置家等等,还有专门为表演而设的小剧场。
(二)感知、体验1、通过多维度的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文学体验。
(1)让幼儿反复地阅读连环画,通过视觉刺激,使幼儿获得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具体表象。
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是唤起幼儿想象最直接的形式。
幼儿喜欢阅读有多幅连续图的童话,由于它是情的分解图,故事发展过程比较明白,最符合幼儿的认识水平。
图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凭借物。
(2)让幼儿观看动画片,提供幼儿模仿学习的条件。
为了增加幼儿对童话及表演的兴趣,组织他们观看相应的动画片、童话剧成品表演。
进一步增加了幼儿对童话剧表演的了解。
通过同一作品多纬度的欣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反复欣赏文学作品的心理需求,还能满足幼儿童话剧创作的需求。
2、生活体验童话本身充满着幻想,很多情节对于幼儿来说,充满了神秘气息,他们无法立刻用动作和语言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我们需要给幼儿一个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体验这种情感,让他们在实践、经历、行动中体验角色及其情感。
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表演过程中,幼儿很难表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理,们就组织幼儿观看了小班开学初"宝宝找妈妈"的录像,和他们一起讨论:你当时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你找到妈妈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又是怎样的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急着找妈妈,你当 4 时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有了这些直观生动的生活经验,幼儿创造童话剧形象时就不再是原有文学作品的照搬,会加入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情感,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蝌蚪"形象。
(三)自主表演、相互评价幼儿童话剧表演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幼儿有表演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与他人的分工合作下, 把所体验到的情感、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运用到童话剧表演中; 其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动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提出质疑,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参与童话剧表演全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让幼儿在童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丰富情感、学会合作,成为有自信、开朗和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让幼儿参与童话剧表演的准备(1)童话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或改编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那么活动的内容就要符合幼儿的兴趣点。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教师,应该在深入观察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因素加以提升和引导。
这样, 童话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既满足了幼儿的意愿,又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春暖花开的春季,幼儿带来了许多的小蝌蚪放在饲养角,大家对小蝌蚪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从而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小蚪找妈妈》的童话剧表演。
又如,刚过春节,我们开展了"热热闹闹过春节"主题,幼儿在角色区模仿家人请客、招待客人的游戏。
《小熊请客》的童话剧表演就这样产生了。
但是,他们认为:小狐狸既没吃到东西,还挨了一顿打,真不值得。
他自己也可以种些东西,然后请小动物做客,这样,大家也就可以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我们一起续编了故事《小熊请客》的情节。
(2) 童话剧表演所需的道具、材料和背景音乐的制作。
幼儿童话剧表演中的道具等材料不应该片面追求精致高档、富丽堂皇。
应该选用什么材料和方法来制作,应给予幼儿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并尊重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挖掘幼儿的潜力。
5 以下是Z 老师在童话剧《小熊请客》的组织过程: ①讨论童话剧表演需要准备哪些道具。
幼儿在充分熟悉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始了道具的准备阶段。
他们认为:"需要小熊头饰、小狗、小猫、小鸡、狐狸头饰""小熊的家和门""狐狸休息的树、小花、小草""小熊的家应该有桌子、椅子、床、冰箱"等,还有小熊家应该布置得漂亮些......" 幼儿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小熊家的布置上,大家七嘴八舌。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他们的回答反映了各自家庭的特点。
)当时Z 教师认真地听取了每一个小朋友的讲述,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通过讨论决定,我们定下了下列道具:大树、门、桌子、头饰、冰箱、小动物吃的食物。
大家决定后,我就开始布置任务--回家收集制作道具的废旧物。
②收集制作的道具材料第二天,大家把家里的废旧材料拿来了,有鞋盒、泡沫板、方便面盒等,开始摆弄,把方便面盒当成了桌子,把小盒子叠加在一起当作墙,用橡皮筋等材料制作头饰等道具... ③道具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C 幼儿说:"冰箱里的东西应该是分几个抽屉的,把不同的食物放在不同的抽屉里,就不会变臭。
"于是,他们在纸巾盒的大箱子内放了很多小纸巾盒,算作一个个抽屉。
并做了相应的记号。
L 幼儿说:"礼物应该要包装一下的,这样才好看。
"于是,大家就从家里拿来了包装纸,对饼干盒进行包装,还用了喜糖上的蝴蝶结,就这样,一个个美观的礼盒就产生了。
④音乐配乐Z 教师收集了很多恐惧、伤心和快乐情感色彩的音乐,然后,将同一情感类型的音乐放给孩子们听,组织幼儿欣赏感受,由他们举手表决是否适用,如果赞成和反对的票数一样,还要通过辩论作出最后的决定,最后,教师把被选的音乐录到磁带上,这时候,我们就讨论出了录音规则:一要仔细欣赏音乐;二要在录音时不能讲话。
他们也会很自觉地遵守。
在这过程中,师幼关系始终处于"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状态,教师的行 6 为推进着幼儿活动过程的开展。
(3)童话剧角色的安排。
如果由教师看来指定角色的话,会有很多弊端。
一是这种做法会使一部分幼儿从小养成一种优越感,二是会造成一部分幼儿的自卑,从而将幼儿本来具有的潜能扼杀。
比如:在《小熊请客》童话剧表演中,我们鼓励幼儿通过讨论和商量确定角色的分配。
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意见不统一出现争吵。
因为狐狸一开始是一个反面角色,大家都不喜欢。
于是大家就在一起讨论:狐狸的角色到底由谁演的问题。
并想出了很多的对策,加以尝试。
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协调的机会。
在组别分工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很自然的分成两组,手工好的报名参加道具组,表现力强的加入演出组,其他的就做观众。
他们分工非常明确,作也非常好。
道具组的成员会主动问:"你们还需要什么道具"演出组的在表演时发生什么问题,就会找道具组:"XX 音乐可以播放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合作互相发生着影响,同时也推动着活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会进行角色交换,道具组的、表演组的、观众的都会过一把瘾。
2、运用生活经验,创造表演。
幼儿童话剧表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性。
幼儿在表演前没有固定的文本, 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大胆发挥想象,自己构思情节和对话,比如:X 幼儿扮演的小蝌蚪,他没有直接找鸭妈妈,而是用玩具收集打了110,他说:"找不到妈妈, 可以找警察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