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体会吴店一中苏兆勇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所占比重之大是人皆共知的,其得分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一篇好的作文得分能在48分以上,而一篇较差的作文得分可能不足30分,要想使中考作文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思想内容应深刻思想内容深刻是作文得分关键。
今年我市高分作文大多是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作文,考生或阐述对生活的感悟,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而那些得分较低的考生作文,内容则显得空洞贫乏,缺少实实在在的内涵,仅仅是凑一些字数,敷衍成一篇非常乏味的“政治式论述题”。
因此考生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阅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展示自己的思想境界,写出一篇实实在在的文章,切不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不可架空文章。
二:篇章结构应完整结构完整,这是中考作文最基本的要求。
一篇未及完篇的作文,无论语言多么优美,观点如何新颖,也只能归入三类卷,所以在中考作文时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也应结合作文的开头急就一个作文结尾。
其次,中考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作文应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另外,作文篇幅也应控制在600~700字之间,作文太短了,会让人觉得内容单薄,太长了又会让人感到厌烦。
三:切入角度应新颖要想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切入角度的新颖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今年我市的中考作文不少考生写半命题作文,大部分的考生都是从题目的提示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题中,如写生活、社会,越来越好等,这样的文题当然可以,但写的人多了,阅卷者难免会觉得乏味,如果作文语言不是很精彩,那么你的作文就很难得到高分。
但有些考生就很聪明,他们舍弃了这些考生常用的话题,而另辟蹊径,有的写心情、环境,越来越好”等,这样新颖别致的文题就很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如果言之成理或描述得当,则很容易得高分。
四:表达形式应多变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懂分段,一篇作文就老三段——开头、中间、结尾,甚至全文就一段,这就使得作文显得非常呆滞,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重视而得不到高分。
而今年我市中考作文形式多样,从体裁上看,有记叙文,有抒情散文,有日记体作文,还有诗歌、戏剧等。
在表现形式上,有以题记式开篇的,有以后记式结篇的,还有的将全篇分成几个小片段,每个片段冠以一个小标题,几个片段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这样,多变的形式为作文获得高分加上了一个有力的砝码。
因此学生在平时作文训练时应有意识的加强文体训练,多吸取别人作文的成功经验,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五:语言表达应有味语言项是作文主要采分点。
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尽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力争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今年我市中考作文在语言表达上可谓异彩纷呈:有俏皮幽默的,有老成持重的,有清新亮丽的,有古朴典雅的……优美有味的语言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也为作文获得高分提供有力保障。
尽管语言优美是较高要求,需长期努力训练方能得到,但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时注意提炼语言则很必要,也很有效。
语言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阅卷者在判你作文时首先就是看你的语言,语言不够精彩就可能失去得高分的机会,因为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每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停留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阅卷者是不可能细细琢磨推敲你的作文的,如果你的作文开头就显得很拖沓,写了一大段还没写到点子上,那么你的作文可能就要面临得低分的命运了。
因此,考生在写作文时开头应简洁,并迅速入题,尽量做到语言表达的生动精彩。
作文中间段落每段开头的语言应简洁生动,并尽量在每段开头用优美的语句概括本段内容或紧扣作文主旨。
作文的结尾更要注意锤炼语言并再扣主题,如能用画龙点睛式的句子突出中心或升华中心,则效果更好,应尽量避免使用“所以”“因此”一类的字眼作总结,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觉得你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回答问答题。
六:卷面书写应工整卷面是作文的门面,卷面书写洁净工整会让人赏心悦目,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而卷面脏乱不堪的作文只能让阅卷者望而生厌,难得高分。
我市从去年开始,中考命题时就已把卷面书写列为得分项,分值为5分,由此可见对卷面书写要求之高。
今年我市考生卷面书写质量有很大程度提高,脏乱差的卷面数量大幅度减少。
但仍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抹,这就直接影响了他的作文得分。
当然语文考试的书写不同于书法,只要你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就可以了。
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时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写作时细心些,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如遇确实要修改的地方,千万不要在错误的地方肆意涂抹,你可以用小括号把错的地方括起来再用笔在错的地方轻轻的划一条横线,这样你的卷面就不会很差了。
2011年中考数学阅卷心得吴店一中田海俊2011年襄阳市继续实行中考网上阅卷,学校抽调我参加了中考数学阅卷工作。
六月二十四日上午到襄阳市川惠宾馆报到,下午二点在襄阳四中听网上阅卷工作动员会,开始了为期五天的阅卷工作。
1紧,这是第一感觉。
因为这次阅卷点是在襄阳四中,而我们住在川惠宾馆,两地有一段距离,所以每天都必须早早起床,对距离襄阳四中较远的市区阅卷的老师要求起的更早。
上午要求12:00结束工作,下午13:30开始阅卷,中午休息的时间比较少。
对于如此紧凑的生活节奏非常的不习惯,加上工作强度很大,整个人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
谨,这是第二感觉。
踏上阅卷点,先报到,领取工作证,在保卫人员的注视下进入阅卷机房,然后经过培训签一份“承诺书”,一切都是那么的严谨。
接着分发试卷和答案,阅卷老师先各自把所要批改的题目做一遍,再与答案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由题组长讲解评分标准,再进行试批,批了一定数量以后进行讨论。
组长把我们试批时遇到的方法和情况进行统计,然后统一给出各种方法的得分点。
经过一个下午的总结我们才开始正式批改。
这次网上阅卷,评分老师只能看到被扫描的答案部分,其他无关信息一律无法看到,十分安全。
数学对后两题实行“双评”,即每道题均由两名教师评卷,如果得分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系统会自动将试卷发给第三位老师评卷,最后由阅卷组长进一步校正。
确保了阅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更好地控制评分误差。
同时系统会自动统计你的阅卷量和无效次数。
竞,这是第三感觉。
由于在阅卷过程中实行实时、全程管理,题组长不断地量化通报阅卷教师的阅卷进度和质量,所以一方面提高了评卷速度,另一方面更是保证了评卷质量。
出去阅卷,代表的就是学校,所以时时告诫自己不容有一丝差错。
阅卷过程中,评判一个老师的工作是从工作量和无效率上来看的。
每天,都可以看到电子屏幕上哪个学校哪个老师阅卷工作得到嘉奖,可是在那种氛围下,我们需要鼓励,我们需要竞争,这样我们才会做的更好。
原本规定每天9:30有一个15分钟的休息,午饭期间也有1个多小时进餐和休息时间。
可是,我们很多人只是吃完饭,滴几滴眼药水,又投入工作。
5本次中考阅卷,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启发:(1)注重答题格式。
1(2)加强计算能力训练,减少计算失误。
3(3)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换元法。
1(4)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24题,由于题目较长,部分学生一看到试题就产生恐惧感,其实本题方法很简单,但学生缺乏耐性去阅读理解。
(5)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公式、定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不能靠题海战,重复训练同类题,甚至是同一道题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应该强化学生自己去体会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灵活运用。
(6)在注重双基训练的同时,加强中档难题和较难题的训练,加强利用几何变换设计的新题型的训练。
8(7)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解题思路方法的训练,让学生能从众多解题方法中寻求到最优化的解题思路。
(8)注重研究中考的动向,改进教学适应中考的改革。
这次中考阅卷,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我们要为每一个考生的前途着想,来不得半点差错。
虽然工作很累,但是我们从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受到了一些启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改卷心得与教学反思平林中学李明明中考结束,我参加了语文改卷,忙了几天,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结合改卷,好好反思一下一年的教学。
今年中考,大多数考生、老师对语文中考题的印象深刻,特别是作文。
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多愁。
前几年,语文中考题目都比较简单,我们每个班有一半的同学能得96分以上,102分以上的也有二十几个。
今年的中考难度系数加大了,在0.26左右,所以学生出了考场都说语文难。
改卷前,我看了看试卷,确实是有点难,但从试题的总体上来看,我们一年来的复习是卓有成效的。
例如,“积累与运用”中的字词书写、注音、默写、名著导读,“阅读与欣赏”中的诗词赏析和文言文阅读的题目都是我们常训练的题,几乎没有区分度。
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和口语交际,虽然不是平时做的原题,但做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同学们都牢记在心,区分度也不高。
改好试卷后又问了问改基础部分的老师,以下都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也是区分度最高的地方,体现学生能力的地方。
一是“积累与运用”中的“成语使用”,虽然成语都是中考说明或指南上的,但进行了变形,以前是错误的,现在改成正确的,正确的改成错误的,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迷惑性。
“修改病句”虽然属于中考的六种类型,但题目紧扣时代,不是我们经常见的句子,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去品读句子,才能发现句子的毛病。
二是“综合学习”,平时我们认为,这是最灵活的题、也是最容易得分的题,但今年在“综合学习”中出现了对联,受各地适应试题的影响,我们以为会出选择题目,结果给了一段话,给了上联,要求结合划线句子对下联,学生们觉得简单,直接在文中找词语“莫让年华付之流”,但对联要求比较高,除字数相同外,还要求词性大体一致,这种答案就要扣掉一分,“莫让年华付水流”才是最准确的。
另外综合学习最后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写“形象大使”具备哪些条件,部分学生受平时影响,任意发挥,就是错误的;还有的虽然是在材料中找的,但关键词找的不全,也要扣分。
三是现代文阅读,是最难的。
虽然平时对说明文训练的少,但在适应性考试后进行了强化训练,方法同学们是掌握了,由于语段难读懂,所以失分较多。
通过以上分析,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对基础部分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1、注意复习的全面性,重视考前的热身训练,应适当的关注中考说明与复习指南,例如本次考试的书写、注音、成语使用都是这上面的变形,综合学习是中考说明样题上的模式。
2、注重默写、课外文学名著与文言文阅读等基础分,争取最大限度的得分。
3、重视现代文阅读的训练。
除了教给学生常见文体的不同答题技巧外,做一些难易程度适中的题外,对稍难的也要做一做,形成一种习惯,不要让学生一遇到难题就心里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