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秋部编版九上语文(学练优)10岳阳楼记

2020秋部编版九上语文(学练优)10岳阳楼记

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主旨。
课外拓展提升
【甲】《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
、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
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
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
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
贬官 同“俱”,全、皆
(((((45678)))))引属予朝前• 增予观晖人• 其 作 夫 夕 之• 文 巴 述旧 阴以 陵 备制• 日记 胜 矣•规光之 状模详尽同美“好嘱”,嘱托_
((91)0南)迁•极•客潇骚湘人•至贬、谪到、达降职
((((11111234))))连 日 去 春• 月 星 国 和不 隐 怀 景开 曜 乡 明••
(6)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6.名句默写。 (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政__通__人__和__,__百__废__具__兴___。
(2)描写洞庭湖波涛汹涌、辽阔无边的句子是: _浩__浩__汤__汤__,__横__无__际__涯__。
(3)描述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是:不__以__物__喜__,__不__以__己__悲__。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 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9.课文末段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 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作者希望拥有同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一样的 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 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10.下列对课文第三、四、五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 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本文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骈散结合 ,体现了汉字的音韵美。 D.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无人的日食岁衣、婚丧嫁娶、家居或居官都有分门别
类的养济之法,体现出范文正公设置义田悉心尽力,慎重其事。
C.范文正公对设置义田早有此志,贵显后方得以施行,他去世
后,子孙们能够承其志把义田办下去,仁义之行得到发扬光大。
D.范文正公虽身居高位,却以禄赐之入置义田千亩养济群族,
实践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B.乃重修/岳阳楼
C.若夫/淫雨霏霏
乃/重修岳阳楼。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C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5.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指天气放晴 光芒 离开 日光
(15)沙鸥翔• 集 停息
(((((1111267890)))))长 宠 把 或 不•• 烟 辱 酒 异 以• 一 偕 临 二 物•• 空 忘 风 者 喜• 之因全一持为为起、或执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B.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C.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D.嫁娶凶葬皆有赡 赡:赡养

供给。
1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无法找到“古仁人”的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 畅游。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 帮助。
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公 既 殁 /后 世 子 孙 修 其 业 /承 其 志 /如 公 之 存 也
(4)赞颂古仁人忧君忧民的句子是: _居__庙__堂__之__高__则__忧__其__民__,__处__江__湖__之__远__则__忧__其__君__。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岳阳楼记》作者__范__仲__淹__ ,字希文,北宋_文__学__家、 _政__治___家。有《__范__文__正__公__集__》_ 传世

(2)《岳阳楼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 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以_记__叙__ 为主,议__论__、__抒__情__为辅,但本文强化了后两种表达方式

课内重点巩固 8.课文首段交代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记录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 为后文写古仁人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 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 罢了。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6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 (1)范仲淹文学政治范文正公集(2)记叙议论抒情
8
记录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仁 人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9 表现出作者希望拥有同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一样的思想感情,
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乙译文】范文正公,是苏州人氏。一生乐于周济别人 ,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 予以帮助。 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 田一千亩,名为“义田”,用来赡养救济同族的人。使 他们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穿,遇到嫁女儿、娶媳妇、 结婚、丧葬,都有补助。选择族中年长而贤明的人,掌 管资金的调配,适时收付财物。每人每天给一升米,每 年给一匹绢;嫁女儿的给五十千钱,改嫁的给三十千钱 ;娶媳妇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十五千钱;丧葬者同改 嫁
给的数目一样,埋葬幼儿的十千钱。族里的人聚居在此 的有九十名,义田每年可收入稻谷八百斛;拿义田的收 入,供给那些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使用不尽。凡曾 经出仕而暂时解职在家等待新职的人,也给予救济;已 经出仕为官的人,就停止供给。这就是义田的大概情形 。 当初,文正公还没有富贵显达时,就已经有意这样做了 ,可是二十年来一直没有力量办到。后来他做了西部边 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 入,而终于完成他的心愿。文正公去世以后,他的子孙 经营他的事业,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谪守(zhé) 淫雨• 霏霏(fēi ) 日星隐• 曜( yào) 樯• 倾楫• 摧• (qiáng)( jí)
浩浩汤汤(shāng ) 阴风怒• 号(háo ) 忧岸谗芷• 畏汀讥兰• ((zchhǐá)n()tīng)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23)))谪越百• 守明废巴 年 具• 陵 兴郡到
10
。D(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思想主旨)
11 D(赡:供给)
12 A(并没有无奈)
13 (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
畅游。(2)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 都予以帮助。
14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20秋季学期 语文·九年级上 配套最新版部编教材
第十课 岳阳楼记
RJ·九年级语文上册
快速对答案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zhé shāng fēi háo yào chán qiáng jí zhǐ tīng
(1)贬官 (2)到 (3)同“俱”,全、皆 (4)规模 (5)同“嘱
2 ”,嘱托 (6)美好 (7)日光 (8)详尽 (9)至、到达 (10)贬
谪、降职 (11)指天气放晴 (12)光芒 (13)离开 (14)日光 (15)停息 (16)全 (17)一起 (18)持、执 (19)或许、也许, 表示委婉的语气 (20)因为
3 B(乃/重修岳阳楼)
4C
5 (1)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 都兴办起来了。(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恐怕会有所不同吧?(3)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4)处在高高的庙 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 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5)在天下人忧之前先 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6)如果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
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
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
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 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 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 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