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学习目的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

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2、交通调查与预测;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2、交通调查与预测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1)基本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V:40~60km/h;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车行道横坡:1.5%;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

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1)图纸目录1份(2)道路系统规划图(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4)标准横断面图(CAD)(5)平面线形图(CAD)(6)纵断面图(CAD)(7)交叉口设计(CAD)注意事项:设计成果统一A3、装订成册,包括封面、封底、正文;封面可自行设计,含课程设计名称、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等必备信息。

电子稿名称格式:学号姓名.doc。

所有图纸均有统一的图框、图名、图例、比例尺,设计者姓名及日期等。

道路系统规划图和平面线形设计图还需指北针。

五、进度要求:2016年 06 月 27 日9:00前必须上交成果。

统一交至授课教师处。

备注:建议道路网间距:快速路1500~2500米;主干路 800~1500米;次干路300~500米;支路 150~250米。

中等城市道路宽度:主干路 40~60米;次干路 24~36米;支路 15~24米。

交叉口缘石半径:主干路15~25米;次干路 8~10米;支路 5~8米。

单位出入口:3-5米。

注:设非机动车道时选用低值。

空间结构规划设计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分区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城市的总体发展与满足当前居民的生活需要[5]。

根据东环路地块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形成“二轴、四线、二心、三区”的规划结构。

二轴:一条景观轴从娄门桥路到杨枝塘路,沿着莫邪路呈南北向发展,形成环古城传统景观轴,沿线主要有永林新村、苏州大学北校区、里河一村、现代花园等小体量滨水建筑,建筑具有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而另一条景观轴也是从娄门桥路到杨枝塘路,并沿着东环快速路这条主干道发展,形成以大体量、高层住宅和办公建筑为主要特色的东环路城市景观轴,沿线主要有杨枝新村北园、长风别墅、东环一三村、相门新村等。

四线是沿着娄门路、干将路、葑门路、杨枝塘路这四条主要道路形成的东西向城市景观风景线。

这四条景观风景线将东环路地块划分为三个大致均等的区域,形成四道独特的空间走廊。

二心是二个特色商业游憩中心:娄门路商业中心——滨水生态特色街区,葑门路游憩中心——以葑门西街保护为出发点,同环古城风貌带相衔接的传统特色街区。

三区是结合现状,规划了三个大型特色居住片区,即苏大、里河、宏葑。

这三大片区沿主要干道建设发展,依据景观、交通等有利区位,形成集居住、商业、游憩为一体的大型居住区二、庆阳市城区的交通运行现状(一)城区主干道拥堵严重随着庆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居民对小汽车的消费水平也迅速增加。

庆阳市目前机动车保有量140769辆,仅2014年度全市新挂牌的私家车就有24635辆,年增长率17.5%,加之庆阳市位于银西公路中段,过往车辆数量多,机动车辆的增加导致道路负荷增加,堵车几率增大。

①通常情况下,庆阳市城区主要干道上的车辆行驶速度为30~40公里/小时。

由于车辆增多、道路建设和改造的滞后,城区主要交通干道时常发生拥堵,上下班的高峰期拥堵更为严重。

交通拥堵导致市内主干道上车辆行驶速度低于30公里/小时,有时甚至车辆行驶速度不足10公里/小时,东西大街和九龙路上各类车辆行驶速度常常低至15公里/小时。

庆阳市城区中心区已经发展成为集商业、生活、娱乐为一体的中心地带,人口密度大,交通出行量剧增,而庆阳市在早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并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如此之快,交通运行对道路需求压力如此之大,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到停车问题,导致停车泊位严重不足,机动车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只要有能停车的位置车主就随意泊车,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能力,形成了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车辆的停放问题,庆阳市政部门决定于2010年开始在街道路面两旁设置临时停车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问题。

但由于街道两旁停放车辆过多、停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原本不宽的街道变得更窄,比如东、西大街因为街道两旁停车过多,致使道路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成双向两车道,加上行人不按照交通指示要求定时定点定地过马路,人车混杂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城区道路拥堵,机动车辆正常通行受阻。

(二)机动车辆违规行驶且人车混行庆阳市城区交通参与者因为受传统交通观念和传统交通行为方式的影响,整体素质较低,无视交通法律法规的存在或者交通意识淡漠,文明的交通习惯尚未形成,各类车辆随意违章行驶现象普遍存在,交通违规违法现象十分突出。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有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在庆阳城区的街道上,部分车辆超速行驶,在十字路口和街道交汇处,如果有行人正在通过人行道,车辆不仅不按规定让行反而加速通过。

大多数行人在通过街道时也不走人行横道线,往往占用机动车道随意穿行。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区的交通秩序,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公交车、出租车随意停车揽客现象也十分普遍,市区的主要街道没有明令禁止各类车辆临时停靠,出租车司机往往为了抢生意随意停车载客。

许多公交站点没有明确的标注,乘客随意招手上车现象屡见不鲜,整体的交通通行受到很大阻碍。

位于东大街中段的陇东商场出口处,许多小摊贩摆摊设点占道为市,致使该路段人车混行、行人随意穿越街道,严重影响了街道的通行效率。

(三)公共交通需求供给失衡且运行效率低庆阳市城区没有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工具主要以公交车和出租车为主。

这种单一的公共交通供给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城市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出租车2200余辆,公交汽车309辆,公交线路12条,149个公交站点,公交路线覆盖率95%,公共交通供给不足未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①城区公交运行路线重复率高,仅九龙路上的公交线路就有5条,其他路段公交路线交叉重复率也很高。

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许多站点没有公交站牌,部分公交站点设置在十字路口、单位大门口或街道的交汇处附近,因为这些地方行人密集,人流量大,影响了街道上车辆的通行速度。

出租车动力系统通过改造,由燃油动力变成天然气动力,但庆阳市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庆阳城区仅有三个天然气供应站,经常出现“断气”现象,尤其冬季更为严重。

据调查,每天停在加气站外等候加气的出租车有300辆左右,有些出租车为了加气会持续等待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加不上天然气就不会上路行驶,直至加上气之后才会运营。

这样以来,实际运行的出租车数量大大下降,许多想要乘坐出租车出行的市民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搭乘到出租车,出租车对于公共交通的分担能力远远不足。

(四)交通事故频发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主要街道上车辆经常拥堵,驾驶者违章行驶,行人不走人行道,人车混行等一系列原因,庆阳市城区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据庆阳市交管部门统计,仅2014年全年市内共发生交通事故1053起,其中因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356起。

①此外,庆阳市城区的机动车辆流量大,并且很多车辆质量状况差,废气排放量和噪音大,行车带来很多灰尘,直接影响到市民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对城市环境污染程度也很高。

机动车辆尾气的大量排放已成为污染大气的元凶,汽车尾气中铅、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造成居民疾病发生率上升。

二、庆阳市城区不良交通现象的原因分析(一)客观原因1.城市车辆不断增加从2000年起,在汽车消费信贷等金融政策的支持下,汽车开始从高端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小汽车已经成为城市部分家庭的便利交通工具。

近年来庆阳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庆阳市GDP已经突破600亿元,人均收入年均增长超过了10%。

②城市人口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居民对于汽车的购买愿望和购买力也大大增强,很多工薪阶层都已贷款买车或者计划贷款买车,商界人士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小汽车,私家小汽车数量迅速飙升。

车辆增加使城区道路上车流量不断增大,必然会加大道路的负荷,人均占有道路面积也越来越小,加剧了交通拥堵等不良交通现象的发生。

2.道路结构不合理且发展缓慢近几年,庆阳市虽然实施了包括小十字、九龙路、东西大街、南北大街等地段老城区主干道路面拓宽等工程,但城市道路供应明显不能满足人车通行的需要,市政府只注重主干道网规划建设,忽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支路和次干道对主干道交通压力的分担能力有限。

相比于迅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庆阳市城区道路建设整体发展缓慢达不到国家建设部规定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应在11平方米以上,路网密度应大于3公里/平方公里的标准[4]。

而庆阳市目前人均道路面积为9.18平方米/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路网密度为1.27公里/平方公里,也与国家标准相差较远。

庆阳市城区道路结构为不规则的“井”字型,道路结构为单一的平面空间,没有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道路布局过于集中在老城区的小十字、人民医院十字中心周围,122①②参见:庆阳市交通警察大队2014年统计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