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材料题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材料题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材料题1、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材料: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是1936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写的,词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

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材料四: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

材料五:“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考点:秦: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2、各朝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奔巴瓶(金瓶)材料三材料四考点: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后来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元朝时,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①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②设立驻藏大臣。

3、五次侵华战争:材料:图一:中英代表在签订条约图二:致远舰冲向敌舰图三: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考点:五次侵华战争名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代化的探索材料一:图1 “师夷长技”图2变法图强图3 孙中山图4 陈独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考点: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资产阶级改革)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和“科学”,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5、两次转折性会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草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1978年。

6、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材料: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之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6届)新时期的外交成就:2001年中国上海承办APEC会议;2008年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7、三次科技革命材料一: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这场革命,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

图一图二考点: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

主要成果有: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轮船、火车机车。

时间:18世纪60年代。

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有:“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汽车;飞机(汽车、飞机的发动机是内燃机)。

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4个成就: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8、重要文献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择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四“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自由。

”材料五:拿破仑曾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

”材料六: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有事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考点:《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76年大陆会议,标志美国的诞生。

《1787年宪法》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三权分立。

《人权宣言》《法典》拿破仑《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9、三次重要改革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材料三: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四:(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册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考点: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改革,意义: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俄国1861年改革:资产阶级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要出钱购买。

10、世界格局:材料一: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曾经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者。

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

苏联的解体,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军事力量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就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美国是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

一战以后,为调整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华盛顿体系。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这是对华盛顿体系的公然挑衅,但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妥协政策。

这一政策使美国人后来自食其果,日本给美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二战以后,美国为遏制中国,又从经济上扶持日本,在政治上实行了改革,使日本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加强。

日本成功地举办了亚洲第一次奥运会。

考点: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通过《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都与中国有关。

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成立;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方向:多极化。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1、两次世界大战材料一凡尔登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70万人。

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惨烈的标准并不只是死亡人数,还有战役的激烈程度、持续的时间、动用的准备等。

材料二: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三: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材料四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考点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的逐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重要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结束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2、思想解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十七大精神的照耀下,十七大提出的“解放思想”,正成为贯穿2008年“两会”的一条红线。

“两会”再次唱响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材料一:材料二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