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电路交换技术(二)

第二章 电路交换技术(二)


息,如图 *.1(b)所示。由于是顺序读出,故在第j时隙读出话
音存储器第j单元的内容,同样完成了第i 个输入时隙与第j个 输出时隙的交换。
19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举例:话音信息在TS50,要将其交换到TS450。 • 采用输出控制方式。如图*.2(a)。 1)定时脉冲到,在SM中顺序将话音写入50单元。 2)CPU在CM中450号单元写入50。 3)定时脉冲到,从CM的TS450读出内容50作为SM地址到 SM50 中取内容,实现TS50内容交换到TS450。 • 采用输入控制方式。如图*.2(b)。 1)CPU在CM的50号单元写入450。 2)CM在定时脉冲下,顺序读出,当TS50时,读出内容450。 3)450作为SM的写入地址,将输入端TS50的话音写入到450单 元中。 4)定时脉冲下,SM 顺序读出,TS450时,读出TS50的内容, 实现交换。
16套 PCM16套 PCM 的 TS0 的 TS1 … …
16套 PCM 的 TS31
第 1套 PCM 串 行 码 , 2 Mb/s
TS0 TS1


TS0 TS1 b1 串 /并 变 换 后 , 复 b2 用 前 , PCM 并 行 码 , 256 Mb/s b8

复用后 4 Mb/s
256Kb/s
处理机接口
这是一个控制写入、顺序 控制存储器读出方式交换单元结构, (CM) 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地址由 控制存储器提供,话音数 据读出采用时钟顺序计数 方式。 24
图2.13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电路组织结构
… … …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2. 空分型交换单元
1) 空分接线器组成(阵列交换单元)

TS17 A HW7

HW7
T接线器与复用器构成的交换网络(输出控制)
22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1. 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
TS1
a 话音存储器(SM) 串/并变换 8
0
TS1
8 并/串变换 c
ST0
TS1
b 串/并变换
TS1
并/串变换 b
ST0

a b
ST1
32 33 95
ST1

……
c
TS 2
14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CM的作用是控制同步交换,其容量一般等于话音存储器的 容量,它的每个单元所存的内容是由处理机控制写入的,用来
控制SM读出或写入的地址。因此,CM中每个字的位数决定于SM
的地址码的位数。如果SM有512个单元,需要用9位地址码选择, 则CM的每个单元应有9位。
15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元的内容,控制对应交叉点的启闭。 CM也可以按输出线设置,输出控制方式,即每一条输出 复用线用一个控制存储器控制该输出复用线上各个时隙依次与 哪些输入复用线接通,如图*.4所示。显然,在第2个控制存储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二)
2.4 数字交换网络
(补充)复用器和分路器
2.4.1基本交换单元 2.4.2 CLOS交换网络模型 2.4.3 TST交换网络 2.4.4 DSN网络
1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数字程控电路交换机,用户信号以8bit的字 节流表示,125µs为一帧 ,时分复用接
20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SM SM
TS50
TS50 A
TS450
A A 450
50
A
TS450 A
A
W 时钟 CM
R
W CM
R 时钟
450 50 450
50
W
R 时钟
W
R 时钟
(a)输出控制
(b)输入控制
图*.2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21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HW0 HW1 HW2 SM TS3 A 复 用 器 0 TS25 A A 255 时钟 0 25 255 CM 143 25 TS143 A 分 路 器 HW1 HW2 HW0
*叶敏, 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 3.5节
12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SM i
A A j W 时钟 CM CM R W i A j
SM
A j
A i
A
R 时钟
j
i
i
j
W
R
时钟 (a)
W
R
时钟 (b)
图*.1 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a) 输出控制;(b) 输入控制
13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SM暂存编码的话音信息。每个时隙有8位编码,考虑到要奇偶 校验等,所以SM的每个单元(即每个字)应具有8位以上字长。
c
ST31
串/并变换
8
1023 WR WDR RD RDR DATA RD
8 并/串变换
TS 2
a

ST31
读写信号和 时序产生电络 8KHz 帧同步 8192KHz 主时钟
0 32 33 95
这是一个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控制存储器内容写入由处理机按 1023 结构,时序电路按总线序号 DAT 照连接需求操作,单元号对应数 WR DR A 将同一时隙各总线上的数据 处理机接口 据接收方时隙序号,内容指示发 并行写入到相邻的对应存储 图2.12 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电路组织结构 方时隙序号。控存读出由时钟顺 单元中。 序控制。 23


95 33
控制存储器(CM)
32
WR—写信号 RD—读信号 WDR—写地址 RDR—读地址 Adr—处理机地址信号 STx —PCM链路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1. 共享存储器型时分交换单元
TS1
a 话音存储器(SM) 1 串/并变换 8
0
TS1
8 并/串变换 c
ST 0
ST 0
TS1
b 1 串/并变换
由处理机构造。处理机为输入时隙选定一个输出时隙后,控制 信息就写入控制存储器。只要没有新的信息写入,控制存储器
的内容就不变。于是,每一帧都重复以上的读写过程,输入第i
时隙的话音信息,在每一帧中都被交换到第j输出时隙中去。 (2)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原理相似,不同: CM内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地址,以此来控制话音存储器 的写入,即话音存储器第j单元写入的是第i输入时隙的话音信
3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b1 PCM0 1 16 16→1 b1


S/P
b8

b1 PCM15
1 16 16→1 b8

S/P
b8
复用器的组成
4
… …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复用器包括串/并变换和合路复用功能。假设有16条PCM分别 经串/并变换后进入“16选l”的多路选择器进行合路。8个16选1 的选择器中的每一个选择器接16个串/并变换器输出的同名比特 位。
入数字交换网络单元。
数字交换网络的作用,完成用户数字信号的 时隙交换,通过交换通信双方所占时隙号来 实现信息互通。 数字交换网络,可采用共享存储器方式、公 共时分总线方式实现电路接续交换。
2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复用器和分路器
信息以串行格式送入交换网络的入线并从出线送出。入线 和出线上一帧的时隙数定义为复用度。在交换网络中,为了提 高交换速度,信息以并行方式交换,因此在交换网络接口处, 要进行串/并和并/串变换。由复用器和分路器完成。
• 多个用户的数字话音信号以串行时分复用总线 方式接到交换单元,各个用户占用固定的时隙。 • 交换单元,按一定规律将流入的数据以时隙为 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在公共存储器的单元中,随后再按照 交换的需要分时从指定单元读出数据,并送给 相关用户(时隙)。 • 电路交换为同步操作模式,各用户数据信号以 125us时间间隔周期地被写入和读出。
变换后的并行时隙号 = 变换前的时隙号×复用器串行输入线数量 + 变换前串行输入线号
例如,变换前位于输入线5、时隙10的语音,变换后的并行 时隙是165(10×16+5=165)。
5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3.9 s 4.88 ns 1 2 3 4 5 6 7 8 TS31 TS0 b1 b2 …
… …
通过提高进入交换网络的时分复用线的复用度,扩大交换
网络的容量,提高交换的效率。
7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a)示出了4条各具有32个时隙的PCM复用线,经过一个TST网络 进行交换,其交换的总数为32×4=128个时隙。 (b)则示出了等效的单T交换网络。
与TST网络等效的T网络
8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 复用器把PCM复用线的复用度提高。在复用度较高的情况下,
16套PCM系统进行串/并变换后在8条并行线上的时隙进行合 路的过程。在3.9 μs中,原来每一时隙的8位串行码,现在变为 并行码排列在b1~b8 8条线的同一码位,成为变换后的一个时隙。 16套并行PCM合路后,原来一个串行时隙的时间间隔内排有16个 不同时隙的16位码。变换前后时隙的对应关系为:
空分接线器(Space Switch)简称S接线器,它由交叉点
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如图*.3所示。N×N的电子交叉点 矩阵有N条输入复用线和N条输出复用线,每条复用线上有若干 个时隙。作用是完成不同PCM复用线上同时隙间的信码交换。 交叉点是按时隙做高速启闭的。空分接线器是以时分方
式工作的。各个交叉点在哪些时隙应闭合,在哪些时隙应断开,
采用串、并变换(S→P)降低码率,实际上是由几级数据选择器
组成。
• 分路器的作用是把交换网络输出的信息先进行分路,再进
行并串变换(p→s),使其恢复为原来的复用度和码率。分路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