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00911111 姓名:侯天宇分数: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启”开元盛世“之伟业。

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有创作。

为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然而究其评价也是众说风云。

关键词:武则天,功与过,中国发展,影响,
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

她在四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魅力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究其功与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功
1、政治清明
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

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2、经济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

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

她继续推行均田制。

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

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

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

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3、国力强盛
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文化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

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

兼容三教,使其发展。

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

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二、过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

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

因此,要说武则天是个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据。

不过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

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

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

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

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1986《二十五史》本)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1984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