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史知识结构模式(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通史知识结构模式(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中国古代许多思想流派开始形成;标志中国思想文化进入第一个繁荣时期;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时间
(阶段)
政治(必修1)
经济(必修2)
思想文化(必修3)
政治
经济
思想
19世纪40——70年代
鸦片战争
经济结构的变动
新思想的盟发
20世纪初——40年代
8.新文化运动
1.民族工业的春天
新文化运动思想
9.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10.国民革命
1.
11.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时期)
1.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发展
毛泽东思想
12.抗日战争
1.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
西周实行井田制
《诗经》
春秋
战国
1.1.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东周
2.2.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1.1.农业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2.商鞅变法废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
3.3.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屈原“楚辞”
特点
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洋务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早期维新思想
阶段
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甲午中日战争
1.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维新变法思想
4.戊戌变法
1.近现代生活的变迁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1.
6.辛亥革命
1.
走向共和(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阶段
特征
7.(从导言中归纳)
1.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
外国
时间
(阶段)
政治(必修1)
经济(必修2)
思想文化(必修3)
政治
经济
思想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尧舜禹时期
实行禅让制
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相当发达。
夏朝
启开始实行王பைடு நூலகம்世袭制
《夏小正》制定

实行宗法制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甲骨文成熟

西周
1.周武王伐商纣,建西周
2.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