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
(A)一次电流倍数越大(B)一次电流倍数越小(C)一次电流倍数不变(D)一次电流倍数等于1
答: B
6、在相同的条件下,在输电线路的同一点发生三相或两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相间的残压()。
(A)相同(B)不同(C)两相短路残压高于三相短路(D)三相短路残压高于两相短路
答:A
7、一般()保护是依靠动作值来保证选择性。
(A)存在摩擦力矩(B)存在剩余力矩(C)存在弹簧反作用力矩(D)存在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
答:D
10、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则应装设()保护。
(A)三段式电流(B)二段式电流(C)四段式电流(D)阶段式电流
答: D
11、若为线路—变压器组,则要求线路的速断保护应能保护线路()。
(A) (B) (C) (D)
(A)消除三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B)消除出口两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C)消除反方向短路时保护误动作(D)消除正向和反向出口三相短路保护拒动或误动
答: B
17、Y,d11接线的单电源降压变压器在三角侧发生AB两相短路时,星形侧()有短路电流流过。
(A) AB两相(B)三相(C)CA两相(D)BC两相
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用等值电抗表示时,分别对应于系统最小和最大电抗。系统最小和最大电抗是短路电流计算的重要参数。
1、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分为()方式。
(A)(A)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B)最大运行和最小运行(C)正常运行、特殊运行
(D)最大运行、最小运行、正常运行
答: D
2、输电线路通常要装设()。
(A)主保护(B)后备保护(C)主保护和后备保护(D)近后备和辅助保护
答: C
3、DL-11/10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当继电器线圈串联时,其最大的电流整定值为()。
(A) 2.5 (B) 5 (C)7.5 (D)10
答: B
4、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
(A)金属性两相短路(B)三相短路(C)两相接地短路(D)单相接地短路
答: D
5、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所接的负荷阻抗越大,为满足误差的要求,则允许的()。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为使系统安全、经济、合理运行,或者满足检修工作的要求,需要经常变更系统的运行方式,由此相应地引起了系统参数的变化。在设计变、配电站选择开关电器和确定继电保护装置整定值时,往往需要根据电力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值来计算和校验所选用电器的稳定度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答:B
18、Y,d11接线的单电源降压变压器,在三角侧发生AB两相短路时,星形侧B相短路电流的标幺值()短路点短路电流的标幺值。
(A)等于(B)小于(C)等于 倍(D)等于 倍
答: C
19、改变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线圈连接方式,主要用于改变继电器的()。
(A)返回系数(B)动作电流(C)返回电流(D)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
(A)瞬时电流速断(B)限时电流速断(C)定时限过电流(D)过负荷保护
答: A
8、低电压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相比,()。
(A)两者相同(B)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低电压继电器(C)大小相等
(D)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过电压继电器
答:B
9、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等于1的原因是()。
答: B
20、改变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弹簧反作用力,主要用于改变继电器的()。
(A)返回系数(B)动作电流(C)返回电流(D)返回系数和动作电流
答: B
最大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小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根据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校验所选用的开关电器的稳定性。
最小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小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根据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校验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答: A
12、流入保护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的比值,称为()。
(A)接线系数(B)灵敏系数(C)可靠系数(D)分支系数
答:A
13、对电流互感器进行10%误差校验的目的是满足()时,互感器具有规定的精确性。
(A)系统发生短路故障(B)系统正常运行(C)系统发生短路或正常运行(D)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答:A
14、在不接入调相电阻的情况下,电抗变换器二次输出电压比一次输入电流()°。
(A)滞后90 (B)超前90 (C)约0 (D)超前约90
Hale Waihona Puke 答: D15、当加入电抗变换器的电流不变,一次绕组匝数减少,二次输出电压()。
(A)增加(B)不变(C)减少(D)相位改变
答: C
16、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90°接线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