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三种运行方式的比较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三种运行方式的比较

1)、电压小于1000V以下的三相三线制电网(380/220V的照明系统除外;)
2)、6~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Ic≤30A;
3)、35~60KV电网,单相接点电流I c≤10A。
宜有双电源
只需单电源
最好有双电源
和采用其他接地方式系统的连接
连接后的系统应重新归类,可能影响继电保护
不可能,除非经过隔离变压器
要丧失原有特性
操作过程
简单
要监视调谐情况,有时要调整接头
简单
对电讯的干扰
要很好的注意
问题不大
对无线电的干扰
最低
当持续性故障时应加以注意
接地装置的可靠性
良好
良好
良好
费用
最低
中等,如果能省去双电源时就低
绝缘费用较高
中性点三种运行方式的适用范围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我国500KV、330KV、220KV、及大部分110KV电力系统均采用此运行方式
我国35KV、及部分110KV电力系统采用过补偿方式。但发电机必须采用欠补偿方式,系统的并联电容也是欠补偿,以防止发生发电机传递过电压;国外也有采用完全补偿的谐振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三种运行方式的比较
运行方式
直接接地
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接地故障电流
高,有时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被中和抵消
电容接地故障电流,较小
过电压
非接地故障相
相电压
线电压
线电压或稍高
弧光接地操作过电压
可避免或最低
可避免或可控制
可能最高
大气过电压
直接
没有实际差别
间接
没有中性点振荡
产生中性点振荡
接地故障
转化为短路
受抑制
电容性电弧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设备的损坏
可能严重
避免
严重
断路器负载
需要经常操作和维护
不时常操作,两相接地故障时恢复电压增大
需要经常操作和维护
停电引起的副作用
百分比大
不时常停电
百分比大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系统稳定性
可能要采取特殊措施
良好
不可靠
供电可靠性
没有特殊措施不能保证
良好
不能保证
对系统布置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