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5现浇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55预制T型箱梁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一. 设计依据
1.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 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
3. 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二. 设计说明
1. 采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采用符合JGJ52-2006标准的中粗砂。
3. 采用符合JGJ52-2006标准的粒径5-20mm的级配碎石。
4. 坍落度根据预拌要求及运输情况出机时取170±10mm。
5. 采用符合GB8076-2008标准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6. 水灰比宜在0.3-0.4之间。
7. 考虑预拌混凝土拌制和结构物设计自身特点要求,砂率宜在35-40%之间。
8.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按GB50080-2002标准进行检测,力学性能按GB50081-2003进行检测。
9. 立方体抗压强度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三、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
试验过程中所进行各项试验项目用的仪器设备精度、规格、标准性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且均通过江西省计量测试所检定合格;水泥试件、砼试件进行标养,温度及环境均符合要求。
(见附表)
四、材料的选用:
1、水泥:选用海螺P.O52.5 级水泥,依据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2007要求,详见下表:
表1
2、细骨料:选用中粗河砂,依据JGJ52-2006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详见下表:
3、粗骨料:选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依据JTJ52-2006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详见下表:
5、外加剂:浙江江山虎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型号:(HQ-PC808),符合GB8076-2008标准要求,其各项指标性能详见厂家说明书及外委试验报告,掺量为胶结总量的1.25% 。
五、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依据JGJ55-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对C55预制箱梁砼配合比行设计与计算,具体过程如下:1、计算配制28天抗压强度值:
fcu.o=fcu.k+1.645×σ=55+1.645×5=63.2Mpa
2、计算fce值:
1
rc×fce,g=1×52.5=52.5
(注:rc为水泥富余系数)
3、根据粗集料的类型,计算水灰比:Mpa
0.46×52.5α×fceW/C== fcu.o+α×α×fce63.2+0.46×0.07ab×52.5=0.37
取水灰比为0.33,且水灰比在0.3-0.4 之间,满足JGJ55-2000表4.0.4要求。
4、计算用水量:
按JGJ55-2000标准表4.0.1-2要求,查得:碎石5-20mm,基准坍落度取75-90则基准用水量为215Kg, 出机坍落度取180mm时,则需调整用水量为mwo=215+(180-90)/20×5=237.5Kg
掺用高性能减水剂,掺量为胶结总量的1.25%,减水率取32 %,
则实际用水量为mwa=237.5×(1-32%)=161.5kg
根据砼坍落度设计要求,单位用水量:mwo=160 Kg/m3
5、计算水泥用量:
试拌时水灰比W/C选取0.31,0.33,0.35
计算水泥用量
①W/C=0.31
水泥mco= (mwo)W/C=160/0.31︾520 Kg
②W/C= 0.33
水泥mco= (mwo)W/C=160/0.33︾480 Kg
③W/C= 0.36
水泥mco= (mwo)W/C=160/0.35︾460Kg
6、选取砂率:查JGJ55-2000 表4.0.2 水灰比为0.40,砂率为39-34%,
定为34%。
考虑到是泵送混凝土,则砂率取34 +(180-60)/20=40% 取βS= 39%
7、计算每立方米砼集料用量:(采用体积法计算)
设C55砼组成材料密度ρ中水泥密度取3.1、碎石2.70、砂2.65、水1.0,则根据公式mc0/ρc+ mg0/ρg+ ms0/ρs+mwo/ρw+0.01a=1 βS= ms0/ (ms0/+ mg0)*100% 求:
2
当水灰比为0.31,砂率为38%(减1%)时,则:①将式中mg0用ms0取代,推算:mg0=(1-38%)/38% ms0=1.63 ms0 ②计算砂石的体积总量:
(mg0/2.70+ ms0/2.65)=1000-[(520/3.10)+(160/1.0)+0.01*1]=672.25 ③计算砂的质量:ms0(1.63/2.70+1/2.65)=672.25 计算得出ms0=685 取680
④计算碎石质量:mg0=1.63 ms0=1108 取1100
当水灰比为0.33,砂率为39%时,则:
①将式中mg0用ms0取代,推算:mg0=(1-39%)/39% ms0=1.56 ms0
②计算砂石的体积总量:
(mg0/2.70+ ms0/2.65)=1000-[(480/3.10)+(160/1.0)+0.01*1]=685.15 ③计算砂的质量:ms0(1.56/2.70+1/2.65)=685.15 计算得出ms0=717 取710;
④计算碎石质量:mg0=1.56ms0=1108 取1100
当水灰比为0.35,砂率为40%时,则:
①将式中mg0用ms0取代,推算:mg0=(1-40%)/40% ms0=1.50ms0
②计算砂石的体积总量:
(mg0/2.70+ ms0/2.65)=1000-[(460/3.10)+(160/1.0)+0.01*1]=691.60 ③计算砂的质量:ms0(1.50/2.70+1/2.65)=691.60计算得出ms0=741 取740;
④计算碎石质量:mg0=1.50ms0=1110 取1110
8、计算减水剂用量
采用C×1.25%掺量
①减水剂用量ma=520×1.25%︾6.5kg
②减水剂用量ma=480×1.25%︾6.0kg
3
③减水剂用量ma=440×1.25%︾5.5kg
四、通过上述计算确定砼配合比比例,试验时采用了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为基准砼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分别增减0.02水灰比及1%的砂率。
通过砼配合比拌和试验,对其拌合物分别进行了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合物制伴、标准养护,分别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检验。
试验结果详见下表:
六、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砼和易性的原则,根据拟定表中试验编号2为C55现浇梁砼配合比。
七、调整砼配合比计算:根据表2中配合比实际容重为2455 Kg/m3计算系数K值:
K=实测砼容重/假定容重=2455/2455=1.0
为保证砼有足够的控制成量,按照K值调整后的组成材料重量为:mwo=mco=mso=mgo=
160×480×710×1100×
1.0=1.0=1.0=
160480710
kg/cm kg/cm kg/cm kg/cm
333
3
1.0=1100
八、调整后配合比详见下表:表4 4
九、附件
1、砼设计配合比所做试验记录
2、砼7天、28天强度试验记录
3、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
4、粗细集料所做试验记录
5、外加剂说明书及外委试验报告5 1。